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徐光金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3)
陈独秀是个情况较为复杂的历史人物。过去,在历史学界,作为学术问题,对他的评价问题曾展开过讨论。那时的讨论,认识虽未统一,但多数人认为:陈独秀曾经是个“拉车前进的好身手,”后来却堕落成为托派。但是,林彪、“四人帮”及其一伙,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垄霸史坛,任意褒贬历史人物,硬把陈独秀说成是一个“一生皆坏”的典型。多年来,谁要是不同意他们的说法,就会被戴上为叛徒“歌功颂德”、“树碑立传”的大帽子。关于陈独秀的评价问题从此就成了人们讳莫如深的禁区。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与托洛茨基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勤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6)
陈独秀参加并领导过中国的托派组织,然而在1937年从南京监狱释放出来以后,他与托派就再也没有组织上的联系了。探讨陈独秀与托派结合和离异的原因,对中国现代思想史的研究是有意义的。本文谨以此为目的,求教史学界。(一) “二次革命论”作为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自它形成之日起,就受到党内的不断批判。“二次革命论”认为,既然目前的革命(指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大革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初期,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都把达尔文主义的变化观点视为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规律.这种风靡一时的观点,在《新青年》,《新潮》以及其他一些流行的杂志中待别引人注目.无论讨论什么问题,几乎每篇文章都毫无例外地要援引达尔文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等时兴口号.中国知识分子当时的领袖人物如蔡元培、陈独秀、胡适和鲁迅等人,曾在不同时期明确表示他们对达尔文主义深信不疑.他们这样热衷于引用达尔文的术语,反映出一个总的信念:达尔文主义不仅是生物界而旦是宙宇和人类的普遍规律.这些作者并未阐明通过自然选择为什么适者才能生存,他们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毋庸详述的公理. 相似文献
4.
张文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
二十年代震惊中外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惨重的失败告终。失败的客观方面的原因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联合力量过于强大,而主观方面的原因在于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对党内的统治。陈独秀虽然在五四运动之后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并曾经为党的建立和党领导下的革命运动作出贡献,但是,他思想和世界观的转变并不彻底,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政治思想保留着很深的改良主义烙印,他的世界观没有跳出历史唯心主义的樊笼,他的方法论也是形而上学教条主义的。陈独秀投降主义的产生,正是这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恶性膨胀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略论陈独秀早期思想的两个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
陈独秀是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风云人物。他从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开始,就以急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姿态,崛起于思想界,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革命活动的开展,他做过不少有益的工作,但后来又堕落成为投降主义者和托洛斯基派。对于他在现代史上的功过,人们已多所评述,但是对于他的早期思想却研究得较少。从陈独秀出生 相似文献
6.
非理性主义是现代西方人道主义的根本特点,是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思想武器。它背叛了早期资产阶级哲学的理性主义进步传统,歪曲了现代非理性问题研究的科学成果,是当代西方意识形态腐朽、精神文明衰败的标志。马克思主义反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斗争是思想理论战线反和平演变斗争的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7.
本体论变革是当代心灵哲学的一个主流.取消主义借鉴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取消心理语言、抛弃常识心灵观念、排除心理实在等激进主张,成为这场变革的"急先锋".本文分析了取消主义的基本成因、演变历程、主要论证、遇到的驳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取消主义对深化心灵哲学本体论研究的启示意义和需要克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XIE Jin-jiang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3)
当传统唯物主义在解决心身问题遭遇二难问题时,取消主义异军突起,试图摆脱"非此即彼"的困境。它采取一种极端的形式,将其唯物主义的立场坚持到底。取消主义在心身问题上,主张取消"心灵",即心理实在的本体论地位,以及取消民间心理学这一错误的解释、预言理论。它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实在——物质。尽管这种学说自身存在很大的缺陷,但我们不能否认它对于心灵哲学研究的深化和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嵇晓萍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8,(1)
本文从权力意志主义、超人的理想模式、重新估价一切价值这三方面阐述了尼采思想的主要观点。文章认为:尼采的哲学和叔本华的哲学相似之处是从批判康德哲学开始的,但尼采改变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说”,提出了“权利意志说”,并强调重新估价一切价值是尼采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贯穿于他的全部成熟著作中的一个主题。文章对尼采哲学思想中的消极成分和糟粕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10.
雷庆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92,(3)
文章从分析孔子的言论和行为方面入手,论证孔子把快乐作为君子的标准和仁的内容之一,主张以道求乐、以礼求乐、以教求乐、以学求乐、以友求乐。同时也不排斥其他诸方面的人生之乐,如音乐之乐、美食之乐、山水之乐、游憩之乐、财富之乐、居官之乐等。但孔子的快乐主义思想与纵欲主义不同,是以“克己复礼”为条件的,因而更强调追求道德的快乐,倡导有节制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1.
伍新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为了肃清封建主义的流毒和影响,有必要进一步加深对封建主义的认识。这里我从中外对比的角度就封建专制主义的基础问题作些剖析。(一)专制主义作为一种政体,一种国家的政治统治形式,在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过。但总观中外历史,在资本主义国家,虽有过拿破仑的帝制,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专政,但个人专制独裁并不是常规。在奴隶制社会,专制主义比。 相似文献
12.
王志立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83-86
陈独秀、李大钊是特定时代的引领者,为世人留下了诸多精神遗产,宪政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从保障公民权利维度看,二人以公民参政为宪政民权思想的核心内容,强调民治;以保障公民权利为宪政民权思想的价值目标,主张人权。但陈独秀寄希望于国民性改造以提高公民权利意识,增强公民参政能力;而李大钊推崇宪法至高无上,寄希望通过宪法规范以保... 相似文献
13.
张丽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陈独秀是一位具有重大影响而又十分复杂的人物,他的一生有功也有过,故而评说不一。但对他早年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业绩,应是一致公认的。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 相似文献
14.
高力克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1)
五四后期,陈独秀逐渐疏离了他曾热烈信奉的启蒙主义,放弃了“个人本位’的人本主义和“以科学代宗教”的科学主义的主张,转而倡导整体主义的人生观和以耶补儒的文化观。陈氏的思想转变是文化冲突和时代矛盾的折射,它既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西方启蒙主义文化模式的限度,也表露了新文化运动之价值重建的困局。陈氏对启蒙主义的疏离和超越,成为其改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契机。 相似文献
15.
文春梅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5):52-55
中西文化心理架构的差异导致各自文学中感伤主义的不同表现: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感伤是群体意绪,西 方感伤则缘于个体幽思;在感伤与自然关系上,表现为"因感而伤"与"因伤而感";在对待感伤的态度上,中国多 肯定而西方偏向于否定。中国文学的感伤主义属于古典范畴,而西方感伤主义流派是现代思潮的先行。 相似文献
16.
刘绍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弗洛伊德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中有着广泛影响的重要流派之一,它是以创始人弗洛伊德而得名。弗洛伊德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奥地利著名的神经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他创立了独特的精神分析理论,拥有许多追随者和信徒,形成为一个新的心理学派。但是,他们对精 相似文献
17.
略论《野草》的超验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痛苦寂寞的心灵搏斗后诞生的篇章,展示出先生繁复沉厚的心理和精神趋向。超验主义的直觉,超灵,切近自然,与鲁迅深邃的思想融合,暴露了诗人渴望释放被现实束缚的自我的心声。 相似文献
18.
立早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
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一般说来。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但是,由于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没有经过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扫荡,因此,它的流毒和影响在我国还长时间地存在着,以致清除封建主义残余的任务,还要由中国无产阶级来完成。今天,认真研究一下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代表人物孙中山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对子我们深入批判封建主义,彻底清除封建主义残余,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9.
略论毛泽东、邓小平、陈独秀和瞿秋白的编辑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长寿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89-92
以陈独秀、瞿秋白、毛泽东和邓小平四位中共主要领导人为研究对象 ,简要叙述了他们的编辑历程 ,分析了他们的编辑特点 ,阐释了他们的编辑精神 ,力图通过对他们编辑实绩的总结来丰富社会主义编辑理论体系 ,并为今天的编辑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典范 相似文献
20.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且在实现国家现代化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为使中国传统封建体制奴役下的国民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历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建构具有更多现代特性的新国民,陈独秀一方面向黑暗腐朽的旧社会开战,另一方面又向传统国民传播新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促使中国国民获得独立人格、自由意志、开放心态、斗争创造精神、科学态度等现代特性,达到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即国家独立富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