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江荔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Z1)
怀特海以有机整体论和过程哲学为基础 ,认为认识是一个生生不已、流动的过程 ,从功能上把握主客体关系 ,提倡一种作为整体的、有机的主客体关系。 相似文献
2.
怀特海的有机哲学是在批判和修正17世纪实体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批判主要包括:实体哲学没有明确预设理论假定;犯了"具体性误置的谬误";宇宙中不存在不变的、孤立的的实体;实体二元论对哲学发展具有灾难性;以感性知觉为基础的认识论具有狭隘性;方法论具有局限性;实体哲学给社会进步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元永浩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6(1):87-91
现实存在者是怀特海过程哲学的核心范畴。首先,现实存在者是构成世界的终极实在,我们无法到现实的存在者的背后去发现任何更为实在的东西。其次,任何现实存在者的存在意味着它的生成,而现实存在者的生成是顺应性的物理把握和主体性的概念把握综合的结果。再次,作为非时间性现实存在者的上帝既为一切永恒客体提供居所、价值和秩序,也为时间性现实存在者提供最初的主体意向。 相似文献
4.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作为一种有机整体宇宙论的观念体系,为当前追求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生态伦理建设提供了积极的理论支持.在跨越现代思想中人与世界的二元对立与分裂方面,它提供了人与自然合一的观念基础;在认识生态伦理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质方面,它揭示出二者乃是一种生成过程中的动态和谐;在建构生态伦理的善恶评价体系方面,它开创了一种面向未来的开放式善恶标准. 相似文献
5.
怀特海没有拒斥形而上学,反而着力创造了一种新的形而上学体系——机体哲学.在其哲学思想中,他不仅回应了20世纪初西方哲学界对形而上学的挑战,而且对有关本体论、认识论以及哲学归宿等思想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看法.在本体论上,怀特海坚持过程(机体)就是实在,实在就是过程,过程既是机体哲学的出发点,也是其哲学的归宿;在认识论上,他反对认识对象的主客二分,主张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哲学的归宿上,怀特海认为上帝是关系过程的一部分,每一种场合都体现着上帝,也在上帝身上体现出来.虽然怀特海的过程(机体)哲学终归以上帝作为其最后的价值归宿,但在其机体哲学中所阐述的思想与观点,对当代哲学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怀特海所创立的过程哲学是现代哲学中一种与生态哲学最为接近的理论形态。它使生命的有机性成为该系统最为耀眼的光环——自然作为生命现象与人类等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其与人类的合生,生态哲学的观念呼之欲出。然而,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仍与生态哲学存有"缝隙"。这具体体现在,过程哲学仍然是在线性物理学理论上建立起来的,它所规划的创造性机体的存在仍然是一种蕴含矢量发展逻辑的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7.
8.
朱学军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8-40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是一种宇宙论的观念体系,是对实在的一种全面理解。过程哲学又被称为有机哲学,认为世界是现实实在的统一体。在本体论上,怀特海之过程哲学把整个宇宙抽象为密不可分的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两个部分,进而把评价作为两个世界的中介。在怀特海看来,"理念"就是两个世界的共同因素。同时,怀特海运用作为本体论的价值论对个性同一性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阐释。怀特海价值论本体论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用新的科学成就和术语逐渐形成的一种泛价值主义。 相似文献
9.
抽象性危机,是现代科学和哲学的根本性危机之一。怀特海融合科学与哲学的最新成就提出的"事件"理论,克服了以往科学和哲学的抽象性弊端,为现代科学和哲学提供具体而可靠的形而上学背景,为克服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的抽象性危机作了原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郑晨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8):91-93
怀特海建构宏大的宇宙论体系与后现代“对元叙事的怀疑”的界定相冲突,但在他的过程思想中贯穿着向他者开放的后现代精神。从他对西方传统哲学思维的批判角度揭示其思想中的后现代内涵,有助于我们对其哲学丰富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赵兴良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1,3(3):11-13
世界眼光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为基础的对历史和发展问题的观察视角。这种视角包含了思维方式的转变,凸显了横向思维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作用。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学习,开阔视野,努力培养自己的世界眼光。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对人的价值意义的认定,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身心发展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直接影响,从而提高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发展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把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平等发展观念注入教育发展的观念中。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自觉地把握和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而且还要尊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6.
作者基于对罗尔斯的公平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的理解,深入阐释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即为公平,并分析了公平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具有基础地位和主导作用。此外,作者还指出了可持续发展不应只考虑自然资源和环境,还应包括制度、文化、信息、科技、生态等在内的各种资源、财富,应倡导大资源观基础上的公平观。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的诗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所以要对其有深刻的理解显得难度重重。本文作者有感于此,于是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努力尝试寻找一个突破口,经过反复的阅读,终于体会出“真理”范畴在其诗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就是作者以真理观为切入点对海德格尔诗学的一点体悟。 相似文献
18.
19.
20.
马莉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6):81-84
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的考察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现实的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必然的个人"、"偶然的个人"、"有个性的个人"等发展状态.通过对"现实的个人"这几种不同发展状态之间的关系的梳理,比较完整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的个人观.马克思的个人观对于探讨和思考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