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汪启淑     
汪启淑(1728-1800年),字慎仪,号讱庵、秀峰,歙县绵潭人。祖上在浙江经营盐业,于是侨寓杭州,曾担任过兵部郎中等职。年轻时喜爱读书作诗,后与杭世骏、厉鹗等人在净慈寺结社,称南屏诗社。著有《埠掌录》、《水漕清暇录》、《撷芳集》、《兰溪棹歌》、《小粉场杂识》等。汪启淑酷爱藏书,藏书楼名“开万堂”,藏书量在当时浙江名列前茅。清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时,汪启淑献珍本书600多种,乾隆皇帝特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并批准在绵潭村建“御书楼”收藏御赐书籍。  相似文献   

2.
竺可桢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是我国气象、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竺可桢从小就养成了好学的习惯。他3岁时就能识字,还会背诵好多唐诗。后来,父亲把他送进镇上的敬义小学读书,不到两年时间,《三字经》、《神童诗》、《千字文》之类的读本,已远远不能满足他的需求。这样,他又找同学和乡邻借些其他书籍来读。  相似文献   

3.
本来,鉴于李零教授的《丧家狗:我读〈论语〉〉已经引发过一阵争论,笔者已不准备再多说什么。但是,2008年1月25日,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发起,《光明日报》《文汇读书周报》《博览群书》杂志等42家媒体联合推出的“2007年十大图书”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李零教授的《丧家狗:我读〈论语〉〉赫然在列。这重新引发了笔者的关注抑或说忧虑。谨此,笔者忍不住想再多说几句,以待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读书》二十八年的历史,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学术史、思想史,也是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读书》译介了大量理论,推出了重要话题,形成了独特的“读书体”风格。同时,知识分子当下的文风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5.
一、问学 一路学来.永不停歇 张弘(《新京报》记者,以下简称“张”):您对历史的兴趣是怎样形成的?许倬云(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台湾大学史学系教授,以下简称“许”):我在没上学之前,历史知识是散乱的。打仗期间,跟着父亲到处转,父亲是海军出生,他对战事很熟悉。我经常听他讲一些历史掌故。辅仁中学是很特殊的中学.我没有多少英文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江永     
江永(1681~1762年),字慎修,号慎斋,婺源江湾人。 江永出生于一个寒儒之家,自幼聪慧过人,6岁时便能写数千言日记,少年时读书过目成诵,凡有藏书之家,必上门求阅。不久,江湾便没有江永的可读之书,江永也因此被视为奇才。曾见《大学衍义孙》征引《周礼》,非常喜爱,朝夕诵读,于是开始研究《十三经注疏》。  相似文献   

7.
一写下这个题目,便想起《鲁迅传》一书的作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吴中杰先生发表在2008年8月15日《文汇读书周报》上的一篇文章——《我们今天如何评价鲁迅》。文章说:"我不是说鲁迅不可以批评。鲁迅也是凡人,  相似文献   

8.
两清堂,座落在歙县新安碑园内,是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为收藏陈列《余清斋》、《清鉴堂》刻石而建。古徽州歙县西溪南的余清斋主人吴廷和莘墟清鉴堂的吴桢。曾在明万历间,出其所藏历代书家名跋,经董其昌、陈继儒评判后,镌有《余清斋》、《清鉴堂》刻石问世,徽州入合称“二清”法帖。其中有誉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与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倍受书法爱好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9.
江兆申     
江兆申,字椒原,号原甫,1925年8月出生于安徽歙县岩寺镇(今属徽州区)的书香世家。童年由母亲教导读书习字,并由舅父方叔甫指导作画。1932年,朱富润入徽,地方治安动荡不安。当时,他的父亲在上海,便随家人同赴上海避乱。由其父亲自教导读书,指定的功课是,每天习字两张,读生书,温旧书。下午,规定读报和读杂志。并且请了一位年轻老师,教《英语初阶》。又聘有国术老师,每天早晨教拳。少年江兆申极爱画画。课余画关公、张飞、岳飞等,被其父亲发现后,劝其画山水,但兴趣不如关公、张飞浓。后随其四舅父拜谒黄宾虹,开始喜欢画山水。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的小名叫毛伢子,他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8岁时,父母把他接回韶山开始读书。他和别的孩子一样,从《三字经》、《百家姓》等浅显的读物开始,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读的书也逐步深入。“四书”、“五经”等书,他都读过,甚至包括《左传》。正是因为《左传》这部书,使他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韶山的毛泽东纪念馆还保存着他小时候读过的《诗经》和《论语》。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     
徽州人物陶行知(1891~1946年),乳名和尚,大名文口,改名知行,再改为行知。歙县城西黄源潭村人。陶行知家境贫寒,但天资聪慧,6岁时,被私塾免费收为学生。9岁,随父亲到休宁县万安镇就读。两年后失学,随父亲回到黄源潭老家。由于聪颍好学,又被当时歙县颇有名望的王藻老先生破例收为学生。  相似文献   

12.
鲍志道     
鲍志道(1743~1801年),字诚一,号肯园。歙县棠樾人.父亲鲍官瑷长期在外经商,但家中并不宽裕。鲍志道自幼读书,想走科举入仕之路,由于生活困难,11岁便弃儒服贾,出外谋生。他先是到江西鄱阳帮人打工井学习会计,后来又到金华经营浙盐,不久移居扬州口茶场盐灶生产地经营,接着又到湖北经商。八九年时间的辗转磨砺,志道历尽人生艰苦,既锻炼了胆识,又熟悉了商务行情。  相似文献   

13.
忆读书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读四岁时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在中国知识界和思想界颇有影响的《读书》杂志,自创刊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虽然在《读书》中的文章多偏重于文史哲领域,但其中关于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等的文章仍包涵了20多年来知识分子对于政治问题的富于启发性的思考,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读书》所发文章主要包括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香港严耕望教授推崇吕思勉,钱穆、陈寅格、陈垣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吕,常州人。钱,无锡太。吕是钱的中学老师。日对钱“深为奖掖”,钱受目的“影响最大”①。我见过吕晚年所写的自述手稿,今摘录其中重要内容,略加注释说明,供研究吕氏史学者参考。吕思勉自述治学经过云:“初能读书时,先父即授以《四库书目提要》。此为旧时讲究读书者常用之法,悼于问津之初,作一马瞰,略知全体学科之概况及其分类也。此书经、史、子三部,予皆读完,惟集部仅读其半耳。”“予年九岁时,先母即为讲《纲鉴正史约编》,日数叶。先母无暇时,先姊即…  相似文献   

16.
陈振中 《云梦学刊》2007,28(3):25-27
20世纪80年代的《读书》,三个主要作者群体共同面对现当代文学,第一代人与后两代人早已暗暗存有分歧。《读书》表面上出现了三种主流的音调,但是实际上其中的文学图景是各自孤立的板块式结构,这种结构也成为了80年代之后的《读书》分裂和困境的源头。  相似文献   

17.
《徽州社会科学》2006,(9):24-25
江一麟(1520-1580),字仲文,号新源,婺源江湾村人。幼随祖江骥习《易经》,读书刻苦。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进士,授职安吉州知州.由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读者心目中,《简·爱》中的圣·约翰是个反面人物。其实,人物的原型正是作者的父亲,是一个知识渊博、受人尊敬的人。作者对牧师毫无偏见,是中文译者将原文中的一些中性词赋予了贬义,这从小说原文中可以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9.
大作《人生如棋》读完了。说实在的,我被你的高论深深地打动了。我认为:  相似文献   

20.
薛刚 《云梦学刊》2007,28(3):10-15,9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读书》史学类文章有几个特点:思想史学科地位上升,近代大学形象被重新建构,作者群对近代知识分子持续关注,“大历史”观念广泛传播并引起争议等。其变动趋势大致体现了史学研究的进展,但也有《读书》杂志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