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我国改革十七年的历史轨迹看,通货膨胀始终象一个阴影笼罩在决策者和人民的头上。总的看来,1979—1984年间属于低膨胀阶段,1985—1987年属于中膨胀阶段,1988年的高膨胀以至“抢购风”,至今人们仍心有余悸。进而1992年下半年至1993年的经济过热,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更是居高不下,1994年高达21.7%,1995年虽回落到15%以内,但回落势头较弱,物价涨幅还处于高位。可以这么说,目前我国经济好转的基础尚不稳固,1995年通货膨胀得到初步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是靠行政限价、财政补贴压价或延缓出台价格改革措施而取得的,造成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依然存在,调控力度稍有放松,投资需求和物价上涨就可能有很大的反弹。因此,在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地治理通货膨胀,是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争鸣性论文。介绍了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理论和对策、宏观调控这个基本模型(方程)的经济涵义以及市场经济价格机制的资源配置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针对我国的现实,论证了有着内在逻辑关系的三个观点:我国的宏观经济失衡基本上是结构失衡,而不是总量失衡;我国的通货膨胀属于国家有计划主动调高某些商品的价格的成本推进型通胀,而不是改革开放前总需求过多造成的需求拉上型通胀;1988年我国的价格改革“闯关”,决不是决策“失误”,而是必要的、及时的、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停滞膨胀,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解释,就是指这样一种经济现象:经济停滞或衰退、大量失业及通货膨胀同时并存。从表面上看,“停滞膨胀”似乎与我国的经济格格不入,因为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比较高的增长状态之中,如从1979—1980年,我国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1984年高达13.5%。但是,透过经济高速增长的表象,我们看到的却是增长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财政支大于收,信贷、外汇收支不平衡,产业结构失调,货币发行过多,物价上涨过猛,通货膨胀明显。产生通货膨胀的根源何在? (一)国家财政支大于收,长期失衡。1979年以来,我国推行“赤字财政”政策,除1985年,其余9年都有赤字,累计已达645亿元。如将向银行借贷的576.46亿元,外债600亿和国库券460亿元加上,财政收不抵支的金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着市场疲软、资金短缺的困境,有的企业甚至因此而生产周转不灵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从表面看,这似乎是由1988年四季度以来,针对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而实施的财政、信贷“双紧”政策所造成的。但从深层次原因看,它在很大程度上是10年来价格改革,尤其是1985年以来的生产资料价格改革对企业的干扰逐渐积累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谈通货膨胀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价上涨迅速,通货膨胀严重。因此,把高物价、高通货膨胀降下来,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本文拟就通货膨胀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一、通货膨胀的原因我国自80年代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经济增长的进程,已经出现了三次通货膨胀:第一次是1985年,物价上涨8.8%;第二次是1988年,物价上涨率是18.5%;第三次是1994年,物价上涨率高达24%。1994年是建国以来物价上涨最严重的一年。从理论上讲,国家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7.
<正>1993年以来,随着市场物价不断上涨,通货膨胀由温和型向恶性型发展,这个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能否有效地抑止通货膨胀直接关系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文试图对通货膨胀现象作些理论分析,并提出遏制通货膨胀的若干对策思路.一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告诉我们,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经济现象.当流通货币量超过可供的商品和劳务价值总和时,势必导致商品价格水平上涨,流通中的货币贬值,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这就是说,通货膨胀包括互有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纸币发行过多,这是产生通货膨胀的起因;二是通货贬值,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纸币这一价值符号代表的金量减少了,这是实质;三是物价上涨,这是通货膨胀的标志.对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人们的认识不尽一致,理论界有成本推动说,体制转轨说、结构说,还有价格改革说等等.笔者认为,从总体上说,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失衡.总需求的存量和增量都大于总供给,这样在需求拉动下,扩大的货币流通量超过了商品可供量.结果价格上涨,由此引发了通货膨胀.社会总需求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投资需求,一是消费需求.社会总需求膨胀既可表现为投资需求膨胀,也可表现为消费需求膨胀,还可表现为两者同时膨胀.改?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于今年3月18日公布了《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这个《决定》把产业政策作为当前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一个重大措施。本文拟就当前整治经济所面对的严峻经济问题的性质和产业政策的实施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 当前我国出现的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和物价猛涨,暴露了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矛盾。固定资产投资膨胀,消费基金膨胀,突出显示在财政支出膨胀和信贷膨胀上,这又是通货膨胀和物价猛涨的直接原  相似文献   

9.
总的来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学研究,大致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第一个历史时期是1980—1984年,重点讨论“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 1977—1980年,“伤痕文学”的崛起和“真理标准”的讨论,促使人们反思我国历史和现实,在反思中,人们发现了“人”。由此便促发了1980年我国哲学界关于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的大讨论。对人的问题的研究,首先集中表现在注意人性问题,把人性论作为反思“文革”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理论工具。许多同志把批评矛头直接对准将人性等于阶级性并过分强调人的阶级性的观点。由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人口膨胀和通货膨胀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现象,二者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文章还认为“成本膨胀”不是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指出我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赤字财政政策,在理论上信奉凯恩斯主义,用通貨膨胀刺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特别是1984年以来,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以较高的速变持续增长。但是,也随之出现了消费基金增长偏快、消费需求日趋膨胀的问题,成为推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亟待研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消费基金膨胀的状况 消费基金的膨胀,主要表现在消费基金增长与生产、积累及消费品供给增长之间的速度对比关系上。  相似文献   

12.
(一) 1986年以来我国陆续推行了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地方财政包干、事业单位预算包干、信贷资金承包等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国民经济中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矛盾有所缓解。但由于“六·五”计划期的投资失控特别是1985年消费需求增长量约达800亿元,物价上涨率达8.8%而引起建国以来第五次的通货膨胀尚未得到控制,进入“七·五”以后片面追求高速的思想仍未根除,发展超越了资金、资源、外汇供应的限度,1988年上半年工业增长速度高达17%,使连续几年出现的信用膨胀和财政赤字有增无减,加上随着价格改革的出台,一些副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来自内部的改革实践和来自外部的先进理念与实践影响两股力量,共同推动了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交迁。从历时角度看,以“利益分化”和“社会流动”两个维度为轴心,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包括:从1978年至1984年的阶段,以“社会维稳”为特征;从1984年至1992年的阶段,以“社会流动”逐渐增加为特征;从1992年到党的十六大的阶段,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特征;自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现阶段,以“科学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为特征。同时,这个变迁过程具有渐进、非均衡、开放动态、社会管理载体社区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五个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通货膨胀,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特别是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在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1985年以来,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原来隐蔽的通货膨胀表面化、公开化,计划体制长期积累的问题和矛盾在较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爆发了1988年的剧烈通货膨胀,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也影响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和心理。经过三年的治理整顿,通货膨胀得到控制。但近三年来通货膨胀又日渐明显。1992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5.4%,1993年上升为13.4%,199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24.1…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现象 ,是与“过渡性体制”的特征相关联的。因此 ,把改革和发展战略相一致 ,是消除通货膨胀产生的最根本的经济内在机制的关键 ;采取数量与效益增长相统一 ,是保持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稳定平衡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国通货膨胀历史回顾和现状袁清通货膨胀是一种世界性现象,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里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我国通货膨胀并非始于近几年,解放后,一直处于慢性膨胀之中,只不过有的时期“隐蔽性”通货膨胀占主导地位,有的时期“公开性”通货膨胀占主导地位。改...  相似文献   

17.
通货膨胀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周期病.实践证明,严重的通贷膨胀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和长期发展乃至社会政治稳定,都是十分有害的.因此,世界各国政府普遍把反通货膨胀作为政府长期性宏观调控任务,列入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体系.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也一直是困扰政府的一大难题.特别是1993年开始爆发的新的一轮高通货膨胀,其来势之凶猛,为前几次通胀所不及.现在通胀率仍在高位上维持.很明显,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及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不认真加以解决,必然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运行的健康发展,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反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政府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宏观经济管理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但是,如同现代经济运行中任何一项经济活动均需耗费一定的代价一样,反通货膨胀也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深入研究反通货膨胀的代价,认真权衡其代价与效益的关系,对于政府制定和实施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方案时,选择低代价,高效益的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通货膨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的爆发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有些因素起直接推动作用,如货币发行过量;有些因素是间接地起推动作用,如体制不合理等.因而,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则于其原因不同,反通货  相似文献   

18.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快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林文益一改革开放以来十几年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中出问题往往在金融,往往是信用膨胀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引起价格猛烈上涨。1985年波动中,零售物价上涨了8.8%,货币增发了160多亿元,1988年前者为18....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程度究竟怎样?控制通货膨胀还有哪些压力?通货膨胀与我国证券市场有哪些内在关联?这些关联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将会带来哪些影响?这是各方面都极为关注的问题。一、目前我国通胀的产峻态势1994年,我国物价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以下显著的特征:一是物价以明显高于往年的水平上涨,始终保持1988年以来多年未有过的高水平。通胀率自1988年以来分别是:1988年为18.5%,1989年为17.8%,1990年为2.1%,1991年为2.9%,1992年为巴4%,1993年为13.0%,1994年则高达21.7%。二是商品价格上涨的品种范围不断扩展,…  相似文献   

20.
怎样认识货币“体外循环”?是否可以把198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领域的一些混乱现象都归咎于货币“体外循环”?变“体外循环”为“体内循环”是否可以办得到?这是当前金融理论和实践亟待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本文准备就此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金融界同志。 (一)要严格区别货币“体外循环”与货币“体外循环”的紊乱 所谓货币“体外循环”,指的是货币游离于银行“体外”自发循环;它包括资金“体外循环”(直接融资)与现金“体外循环”(现金结算)两个方面。在我国,货币“体外循环”是历史地形成的。改革前,我们实行大一统单一银行制度。人民银行作为信贷、现金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