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力图突破现行汉语修辞学静态分析单向的语词表达效果的局限,转而抓住话语在双向言语交际活动中所产生的交际效果和社会效果,从言语交际的双向动态视角,从实现发话人交际用意的角度,提出了研究动态话语修辞行为的修辞控效理论.文章认为话语修辞的本质是发话人有效调控言语交际的进程和交际的各种参与因素,运用最具针对性的话语策略,最大限度地促使发话人所期望的话语效果的成功实现;并围绕于此系统分析了修辞控效的效果类型、修辞控效所应调控的复杂因素,修辞控效的运作过程和实施原则等。  相似文献   

2.
修辞的目的和修辞的核心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的目的就是通过优化设计言语以更好、更有效地达到交际目的。它具有层次性。合目的原则是修辞的核心原则,它包含四个次准则:修辞话语的内容必须适切交际目的;修辞话语的形式必须适切交际目的;修辞话语能增加表达的美感度与力度;修辞话语在接受对象那里有好的反响。  相似文献   

3.
盛若菁 《江淮论坛》2007,(1):166-169
关联理论强调最佳关联原则,但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者与听话人既有利益一致、遵循最佳关联原则追求最佳关联的一面;也有出于不同交际目的,发话者或是诱导受话者定向、偏向关联,或是受话者有意违反最佳关联原则,进行多种关联,以期获得幽默、讽刺、新颖、雄辩等修辞效果,追求“最佳修辞效果关联”的一面;而对言语交际中修辞关联的分析却正是关联理论研究所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陈丽梅 《理论界》2010,(11):150-152
修辞活动是修辞主体为了实现一定意图而运用语言文字的言语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修辞主体主导作用的发挥,对修辞效果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而影响修辞主体主导作用的是修辞主体意识的强弱及其能动性的发挥。本文试着从修辞行为的界定及修辞活动的始终出发,探讨修辞主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并试图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对修辞研究起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际修辞中的话语礼貌与身份协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修辞是当代修辞学中重视语言交际实践,追求语言表达最佳效果、取得理想交际目标、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言语交际行为。话语礼貌作为人际修辞的一大首要原则,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但国内学者大都从语用、文化或面子的角度加以研究。本文拟结合一些具体话语事件,探讨话语交际中的身份协商,即身份互认、身份互构以及身份互抗如何对话语礼貌相对性产生建构作用,以弥补目前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现代修辞学已不局限于语言体系中修辞手段的研究,开始涉足于言语领域,建立了以连贯话语为对象的话语修辞学。人们在各种活动中使用语言交流思想感情,总是力图找到一个适切的话修切点,获得积极的修辞效果,实现交际目的。因此,讲究话语效果,科学地评定话语效  相似文献   

7.
修辞研究要关注社会 ,关注社会人 ,关注语言的实际运用 ;擅长于介入的修辞应建构修辞研究新的话语系统 ;修辞研究应该是智慧的研究 ;修辞研究应该涉及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修辞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的社会交际主要是言语控制,控制的手段主要是信息的传递。为了提高言语信息的传递效果,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言语控制的理想程度,人们对言语信息代码进行了种种加工,这就是修辞。  相似文献   

9.
在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以新的视角透视纷芸繁杂的修辞现象背后的规律。从言语行为的层次性、结构性、变异性及其在日常言语交际中所要遵循的原则性,谈修辞是言语行为整合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李琳  张娜 《理论界》2006,(5):187-188
合作原则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一条基本原则。而在实际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们却常常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从而产生特定的修辞意义。合作原则的遵守与违反具有相对性。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遵守与违反合作原则都必须以是否得体为标准,才能有效地达到交际的目的。语用得体和修辞得体是辩证统一的,但两者又不是完全一致的,有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离。  相似文献   

11.
修辞方式的综合运用是语言中的常见现象。解释这种现象颇费口舌。图解法研究修辞方式的综合运用 ,并使修辞方式综合运用的解释直观、明了。文章主要采用援引实例 ,先作文字说明 ,再加图解的方法。该法不但使修辞方式综合运用的解释直观可视 ,一目了然 ;而且剔除了对修辞方式综合运用的一些不当划分标准 ,划清了修辞方式综合运用的类别 ,建立了便于操作的完整的识别体系。  相似文献   

12.
科学修辞学是修辞学和科学哲学共同发展的结晶。西方的修辞学先后经历了传统修辞学、近代修辞学和现代修辞学的发展阶段,西方的科学哲学也呈现出“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和“修辞学转向”的演进轨迹,正是现代修辞学朝向科学的转向和科学哲学朝向修辞学的转向共同促成了科学修辞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3.
对现行汉语修辞学思想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批评了以《修辞学发凡》为范式的现行汉语修辞学思想,认为现有的对修辞的原则、修辞的本质、修辞的目的及学科的任务等的认识存在着不足,不适合于用来解释动态言语交际活动中的话语修辞行为,提出汉语修辞学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论界说,全面加强自身的科学化建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修辞与文化背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修辞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成果 ,它是文化的一部分 ,又是其他文化因素的载体和表征。修辞现象与文化现象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二者间的影响制约与渗透是双向的。本文着眼于文化对修辞的影响与制约 ,探讨修辞手段产生、发展和使用以及对其理解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5.
略论社会真实事件的修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修辞研究、鉴赏性修辞研究、修辞方式研究和社会真实事件修辞研究是修辞学最主要的研究形态。社会真实事件修辞研究最能直接服务社会,却少人问津。该研究形态具有研究对象的社会性、言语事件的真实性、研究题材的现实性等必有属性。社情民意,受众,语言传播策略,语言传播效果,常态舆论和流言、谣言、谣谚等特殊舆论现象是其具体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6.
浅析英语广告中修辞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辞作为英语广告文体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了双关、排比、拟人、押韵等手法。研究修辞特征不仅能帮助国人更好的欣赏英语广告,也能对中国企业的英语广告设计起到积极的作用。文章主要对英语广告修辞学方面的语言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讨论范围仅限于报刊杂志中的商业广告,分析了广告的定义、目标、广告语言对修辞的要求、常见的修辞手法等,并选取了一篇广告就其修辞手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前235)与其门人共同完成的一部著作。全书杂陈各大流派的学说思想而又自成体系,这一特点也体现在修辞学研究方面。《吕氏春秋》的修辞观以儒、墨、道、法为主,也吸收了先秦其他学术流派的思想。其修辞学思想来源于社会,受到社会的制约,又反作用于社会。  相似文献   

18.
时秀娟 《齐鲁学刊》2001,(2):101-104
偏离概念的引入对中国修辞学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并不是所有的偏离都是修辞,只有语言偏离(包括语音偏离、语义偏离、语法偏离)才是修辞。偏离有正、负之分,正偏离是修辞,负偏离则不是修辞。语法正偏离对于修辞有积极意义,但语法偏离要保持一定的“度”。语法与修辞的关系是互相依存、彼此制约的。  相似文献   

19.
韩非依存于法术思想而产生的修辞理论,充满了实用、功利的色彩。他认为,言说应合于“法”,应以功效判别其好坏优劣,应根据接受对象的心理、喜好有针对性地选择言说内容和方法。他特别重视事物的本质,反对雕饰,反对言辞的修饰。但他在文章中又非常注意措词造句,并运用了多种艺术化的修辞方法,使其字里行间又不乏文采。在法术思想的观照之下,韩非的修辞理论与修辞实践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20.
新诗短语变异修辞有"强连性",突出表现为跨义类组合、句法联系缺失、语义表层对立等几个主要特点,各种修辞手段的具体运用、修辞意图和修辞效果等也呈现出不同于日常语言、古诗语言的特色.新诗短语变异的种种事实表明,新诗短语变异立足句法,着眼语义,运用灵活多样且与修辞有着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