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赏识下属是指领导者善于认识和发现下属的才能和取得的工作成绩,并予以重视或赞扬。领导者的赏识过程,实际上就是调动下属积极性的工作过程。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但凡成功的领导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善于赏识下属。  相似文献   

2.
善于赏识是领导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领导者一个信任的微笑,一次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足以驱散下属沉积在心底的自卑阴影,打破凝结在下属心头的误解坚冰,使其找回失落的自尊,唤醒尘封的潜能,进而使其产生新的价值追求和创造冲动。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下属增多,通过赏识来激励下属就更加成为领导者的一种重要的领导艺术。赏识出人才,赏识出干劲,赏识出效益,赏识使得领导活动更加精彩。那么,领导者应当如何赏识下属呢?第一,必须不断调整和端正自己的心态。赏识是给予。当下属做出成绩时,一句“你真棒”…  相似文献   

3.
李晓跃 《领导科学》2002,(18):11-11
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工作,人人都想受到同事的尊重,得到领导的认可.下属处于被领导的地位,其面子一方面要靠自己挣,另一方面还要靠领导者给.领导者善于给下属面子,不但能给下属带来莫大的激励,使下属更加发奋工作,而且还会增加自身的非权力影响力,使下属更加敬重领导,从而投桃报李,还领导者以面子.那么,领导者应怎样恰到好处地给下属面子呢?  相似文献   

4.
通常,人们希望做领导的能帮下属解围,这是人之常情.其实,对于领导和下属来说,工作上的支持是相互的和对等的,处于工作矛盾焦点的领导,同样也期盼下属在关键时候能帮助其解围,只是领导的这种心理需求不便轻易暴露而已.作为下属,如果能善于为领导解围,不但可以获得领导的赏识和信赖,而且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在管理工作中,领导者不仅要善于用制度管理,还要善于用情感管理。情感管理可以有效激励员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节省管理成本。但是,领导者也应该把握好情感管理的"度",也就是要注意情感管理的心理边界问题。如果领导者跨越了这个界线,对下属过于宽容,过分热心,过度干涉下属的工作和生活,即使看到了下属身上存在的问题,也碍于情面不愿处罚,则会丧失领导权威,损害单位制度的严肃性,对单位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反之,如果领导者对下属过于严苛,只关心下属的工作,对下属的情感和生活丝毫不关心,则有"冷暴力"之嫌,会伤害下属的情感,不  相似文献   

6.
毋庸讳言,在现行领导体制下,领导者的支持是一种诸多元素相互交织和渗透的独特资源,它对下属工作构想的形成、推动及落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下属,应当善于利用这种特殊资源.  相似文献   

7.
领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对一项工作任务的处理领导者不能满足于“定下调子,指明路子”,因为大量的工作仍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如果领导者平时工作及时有力,此项工作的整个过程就会少一些起伏和摩擦;平时工作跟不上,各种矛盾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到积重难返,影响大局。为此,领导者在工作中应善于“吹风”,以保证平时工作落到实处。吹好“暖风”。领导工作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用人。从培养爱护的角度用人,是调动下属积极性、充分发挥下属才干、提高工作整体效能的核心内容。领导者对下属要像兄长一样,一边用、一边教、一边…  相似文献   

8.
赏识,是领导者调动下属积极性所必修的一门艺术;被赏识,是人们的一项基本心理需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受到激励后.其能力是被激励前的3~5倍.  相似文献   

9.
在工作和生活中,做下属的若能遇到个公道正派、关心体恤下属、敢于为下属说话的领导,实在是件幸事。我们这里所说的领导者善于为下属说话,不是指其放弃原则,受  相似文献   

10.
李晓跃 《领导广角》2002,(7):50-50,43
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工作,人人都希望受到同事的尊重,得到领导的认可,活得有头有面。作为下属,处于被领导者地位,其“面子”一方面要靠自己争,另一方面还要靠领导者给。领导者善于给下属“面子”,不但能增加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给下属带来莫大的激励,更加发奋工作,而且下属会更加敬重领导,“投桃报李”,还领导者以“面子”。那么,作为领导者,怎样恰到好处地给下属“面子”呢?  相似文献   

11.
领导赏识是一种精神动力,可以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被领导赏识既是下属发挥个人潜能、施展抱负的迫切需要,也是下属事业有成、走向成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创新发展的当下社会,人力资源已成为支撑组织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领导者在识别人才的过程中,对下属独特才能的发现、潜在能力的预测、行为持续性的判断和行事作风的把握是难点所在。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善于从平常中看到亮点,善于从一贯中看到优点,善于从细微处看到品质,善于从眼前预测未来,善于从基础谋划整体。  相似文献   

13.
领导者个人能力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影响沟通与协调的效果,影响团队工作效率,影响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领导者加强个人能力建设,应提高沟通能力,注重对行业知识的学习和管理能力的培训,提高决策能力,善于激励下属,获得下属发自内心的认同,计划周详、时间安排合理。  相似文献   

14.
董宏 《领导科学》2000,(8):14-15
在现实工作、生活中,下属间的矛盾在所难免,但若置之不管,任其发展下去,将会破坏团体的凝聚力,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正常运行。因此,作为领导者,必须重视并善于化解下属间的矛盾,为实现整……  相似文献   

15.
高飞 《领导科学》2021,(6):84-86
强将弱兵现象的内在形成逻辑主要包括领导者事必躬亲造成下属惰怠、领导者性情强势造成人人惶恐、领导者单打独斗造成下属脱钩、领导者驭人不善造成人才搁置四方面因素。强将弱兵状态下提升单位能力,需要从多个维度发力。对于领导者自身来说,要主动由强将向良将转型;对于组织管理来说,要善于发扬强将优势而规避弱兵劣势;对于人事选拔工作来说,要及时识别人才并注重培养将才。  相似文献   

16.
领导者和下属长期相处,下属对其处世态度、行事风格、工作方法、脾气性格等都了如指掌,就可能导致下属对其失去新鲜感,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审美疲劳".下属对领导者的"审美疲劳"会不同程度地削弱领导者的亲和力、号召力和单位的凝聚力.因此,领导者如何在下属面前保持恒久的人格魅力、影响力和号召力.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领导是领导者影响被领导者即自己的下属去实现一定目标的行为过程.要想顺利完成这个过程,领导者不仅要领导听话的下属,更要学会领导因自以为是而不听话的下属.  相似文献   

18.
领导从来不是领导者向下属发号施令影响下属的单向过程,而是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交换的双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下属的需求、价值观、个性特质和能力等状况会或强或弱、或明或暗、或积极或消极地左右着领导者手中权力的运用. 一、下属的盲从、逢迎和依赖是领导者权力腐败的重要促成因素 安弗莎妮·纳哈雯蒂的权力腐败循环理论认为,私欲膨胀是领导者权力腐败的开端,而导致领导者私欲膨胀的除了个人因素和组织结构因素外,还有来自下属的因素. 首先是顺从型下属.顺从型下属被罗伯特·凯利看作是“积极的但却没有任何批评精神的依赖者”,是领导者的“应声虫”(yes people).他们缺乏独立性,唯命是从.只要是上级命令,无论是否违反组织原则和规范,他们都毫不犹豫立即去执行.他们行为的动机并不复杂:可能出于对领导者手中权力尤其是强制权和奖酬权的畏惧或期待;可能因为卑躬屈膝和自我轻视的个性倾向,也可能为不想给自己找麻烦而避免与领导发生冲突.无论哪种情况,他们的总是服从让领导者产生“服从的幻觉”——相信自己总是英明正确的,否则下属为什么总是没有异议地服从呢?于是,领导者变得飘飘然而逐渐自我膨胀,滋生并不断强化自我特殊性的意识,越来越轻视下属,从心底认为他们无能并进而无视他们的参与权,直至无视组织规范,大权独揽,独断专行.  相似文献   

19.
与一般人相比,领导者的脸色表情更令人关注.有人比喻说,领导的脸色就是"晴雨表",领导有什么样的脸色,单位就会有什么样的气氛.领导者的笑在下属或群众面前自然有很多的功能.正确地运用笑,并讲究笑的艺术,领导者就能够形成核心,吸引下属和群众齐心协力地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表现笑,同时在笑的过程中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潜能是一个人潜在的能力,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才能充分释放出来。高明的领导不仅能够把下属的显能用足用好,而且还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发现和开发下属身上存在的各种潜能。是否善于激发下属的潜能,成为衡量一个领导者领导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而要激发下属的潜能,就需要领导掌握激发下属潜能的几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