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是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教授.这篇文章是受亚洲研究协会中国和内亚理事会委托,为《中国古代史论丛》撰写的.作者主要介绍美国和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情况,也谈到我国台湾学者的研究,在展望未来研究方面,认为值得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并提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学家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对历史所作的富有生气的和令人满意的解释",是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
杨劲松 《日本学刊》2005,(1):125-139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论"著述开始大量出现.日本人论的繁荣与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环境和文化心理密切相关.在明治维新、中日甲午战争、二战失败和成为经济大国等重要历史阶段,日本人论的内容随之在"肯定日本文化特性"和"否定日本文化特性"之间摇摆,其演变反映出日本知识界对日本文化和民族性格认识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彭曦 《日本学刊》2012,(3):130-142,160
作为战后日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学者,广松涉和山之内靖解读马克思的视角十分独特。广松认为,立足于关系主义的"物象化论"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而山之内则主张,早期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确立的"受苦者"的视点先驱性地表明了生态学的思想。虽然在对早期马克思评价上,广松与山之内意见尖锐对立,但他们都对现代欧美文明持批判态度,而这种态度同时也是20世纪日本思想界的一贯主题之一。日本马克思主义从神道、佛教等日本传统文化中获得启示,具有鲜明的日本特色。  相似文献   

4.
牛文浩 《创新》2013,7(1):29-32,53,126
以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儒家以"天人合一"理念为核心,指出了"兼爱万物"的重要性,并最终形成了中庸式的生态实践观;道家则崇尚"万物一体、道法自然"的自然观,提出了"道生万物、尊道贵德"的伦理观,并最终以"自然无为"为指导来实践其生态思想;佛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概括为"无我论"和"整体论",提出要"尊重生命,珍爱自然",就是要实现"普渡众生,境心清净"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肖霞 《日本学刊》2007,14(6):99-107
木下杢太郎是日本明治末年南蛮文学的创始人,是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和魂洋才"的典型代表。他在"文明开化"中建构了浪漫主义文学观,在自身体验中开始了南蛮文学创作。他在对日本人的文化能力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独特的日本文化论,即培育面向未来的日本文化。其融合东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7,(4):92-100
甲午战争前,朝鲜甲午农民战争的爆发被日本认为是侵略朝鲜的"良机",也为福泽谕吉提供了实现其积极鼓吹的"朝鲜政略"的机会。甲午战争期间,福泽谕吉阐述了自己的"朝鲜改革论",为日本"改革"朝鲜寻找"正当理由",并为此积极地出谋划策。福泽谕吉的"朝鲜改革论"随着甲午战争的进程而有所改变,大体上追随了日本的对朝政策,其只不过是在其文明观掩盖下的对朝鲜的"侵略论",实质就是使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正当化。  相似文献   

7.
韩东育 《日本学刊》2003,(6):136-148
明治以来,日本在欧亚之间的"脱"入"反复,给学界造成了日本近代化论在"时空"定位上的两难印象.由于许多日本学者直认"脱亚入欧"为"脱儒入欧"而忽略了在日本早期近代化中极为重要的"脱儒入法"阶段,加之日本近代化的巨大成功使日本明显感到欧美诸国已"无可学者",因此,在日本的近代化论中又不时出现"东西拒斥"、"双向脱离"的理论倾向.但是,日本文明的非原创类型,使它不可能真正摆脱原创文明对它的永恒影响,而一旦回归自身,就无法不遇到中国.这也是"儒教学习论"在后现代日本开始复兴的原因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应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特别是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学说.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主要有"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和"义以为上"的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中的精华,都可以供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参考、借鉴,以形成中国企业文化中的"自律"、"正己"、"爱人"、"慎独"等思想精神.  相似文献   

9.
加藤周一是战后日本著名学者和评论家。他虽治医学,但其主要建树却在社会思想、文学、历史和文化等领域。他的有关论述,尤其是他的“杂种文化论”以及近代化学说等,在战后日本文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1919年,加藤周一出生于东京的一个医生之家。加藤的父亲毕业于东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加藤典洋以"战败后论"为题,提示了日本"战后"话语的延续,揭示出战后日本社会的"扭曲性结构"。1998年,江藤淳撰写《二次战败》一书,指出日本面对美国再度经历一场"战败",如何脱离美国、谋求自身独立成为日本反思与批判战后自我的重要问题。2013年,白井聪提出"永续战败论",将日本"战败"上升到国家认同与文化心理的层次,突出了日本面对"战败"的逻辑悖论与病理构造。2015年,绪形康以日本与中国为对象重提"二次战败论",就面对走向复兴的中国,日本将走向何处、将如何与中国交往进行了阐释。审视"战败后论""二次战败论""永续战败论",其背后潜藏着"自我—他者"的二元性的对立、对抗的思维结构,突显了战后日本"不可再败"的话语结构与强化国家主体意识的自我认识,同时也昭示出日本的对外认识之中始终存在着"中心与边缘"的全球化或地缘化的思维结构,或将对21世纪的中日关系产生根本性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