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冯惟敏是明代著名散曲家,其坎坷的人生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散曲作品<海浮山堂词稿>的出现,在散曲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无论是体制方面,还是题材内容方面,都突破甚至超越了前代的散曲作品,为散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冯惟敏的散曲成就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王九思是明代中后期一位较为有名的文学家,在诗文、杂剧与散曲的创作方面成绩卓著。他极富才华,却仕途受阻。其散曲创作题材丰富多样、风格豪爽蕴藉,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康海北散曲小令用韵简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康海是明代中期一位在诗文、杂剧与散曲创作方面成就卓著的文学家,他为明代散曲北曲的复苏与中兴具有开创之功.通过分析归纳其北小令用韵情况可知:在204首北小令作品中(不含带过曲),押韵方式共8种,有8类42首超越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的部界,用韵过宽.  相似文献   

4.
冯惟敏创作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作家冯惟敏 ,在散曲、杂剧、诗赋创作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其散曲成就尤为杰出 ,并由此而成为元明散曲的殿军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明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元散曲之后的又一散曲创作黄金时代。明散曲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高度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而且在艺术探索方面有着独特贡献,其卓越成就足可与元散曲并驾齐驱。然而长期以来明散曲一直备受冷落,其成就、价值和地位得不到承认。这种不公平的状况应予“平反”  相似文献   

6.
元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以散曲最富盛名的时期。在众多散曲作家中,张可久的散曲不仅数量最多,而且从内容到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其创作题材广泛,感情深婉,雅俗相谐,本色自然,清丽蕴藉,且极富表现力。张可久是元代散曲文学的集大成者,形成了独特的曲风,对散曲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后来的词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康海在散曲、散文、诗歌方面的创作思想及其作品分析,认为康海是明代中期文坛的重要人物,在明代中期是可以与李梦阳相提并论的文学家,他们共同领导了文学的复古运动,对明代中期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尽管由于其性格耿介直率,张扬凌厉,受到"刘瑾事件"影响,罢黜回乡后又过度的放浪形骸,纵情恣肆,引起了后人对其品格误解,但这并不能影响其文学成就及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8.
王九思是明代中期一位在诗文、杂剧与散曲创作方面成绩卓著的文学家,他为明代散曲北曲的复苏与中兴做出的贡献可圈可点.分析归纳他的北散曲小令用韵情况可知:在其232首北小令作品中,押韵方式共8种,有17类75首超越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的部界,用韵过宽.  相似文献   

9.
张养浩是元代第一个大力创作山水散曲的人,他的山水散曲,是其山水情怀的结晶。传统山水文化的涵泳、故乡山水的陶养、经历仕宦后的彻悟,共同促成了他的山水情怀;在云庄别墅的经营、赏会以及山水游观中,他抉发出自我精神观照下的山水之美,发为词翰歌咏,成就了他的山水散曲;其风格清丽俊逸,与其他作家的山水散曲相比,要宁静、率真、旷逸、超然得多;他的散曲的"雅化"特征,即与其脱俗的山水题材、懿雅的山水情致、怡然于山水的清妙天机和适意忘怀的审美境界、驱遣灵妙的属词达意、山水之作的清雅意境等,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
明代著名散曲家冯惟敏的散曲使用了大量的口语词和当时的方言俗语,很好地反映了明代中期语言特别是山东方言的面貌,是研究此期山东方言的重要语料。  相似文献   

11.
萧自熙先生是当代散曲创作大家。他的散曲嬉笑时评中富含幽默意趣、至情书写中包蕴赏爱之情,呈现了鲜活的个性风神与地域印记。其儒丐、诗魔、渔樵三位一体而自叙行游、素心立世的创作心路与审美取向,为当代散曲创作注入了写生的意趣和民间的力量。其存续与融变散曲精神意脉的努力在当代散曲创作的多元格局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值得我们悟读与省思。  相似文献   

12.
金銮是明代中后期一位独具特点的散曲家.关西的生活经历、南京的特殊环境、任侠喜谑的个性使他的散曲创作呈现出清爽、谑讽、俗朴之风.其曲风既有别于元代散曲家张可久、乔吉辈,也与明代散曲家王磐多有不同,有其可称之处.  相似文献   

13.
周履靖是晚明时期所学甚杂的通才型文士,也是典型的“山人型”作家。他词曲兼作,其词作多一词一调之举,表现出乐于尝试不同调式的浓厚兴趣;但却对《渔歌子》一调有大量填制,这与他渴望隐逸山林、啸傲江湖的志趣相关。周履靖在散曲创作中几乎专作南曲套数,且多歌咏隐逸之乐,与词中主要题材内容相一致。因受明代曲体词化与词体曲化风习的浸渍,周履靖词曲的主体风格一同呈现出“清疏”的特征。无论从题材内容方面还是从审美风格方面看,周履靖的词曲创作都表现出一种趋同性特征,这与晚明词曲二体总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明代关中散曲作家以康海、王九思为杰出代表,在他们周围还存在一个交游频繁的散曲作家群,如张炼、康河、韩邦奇、韩邦靖等。他们与康、王或为亲友,或交往密切,互有唱和,表现出较为一致的散曲审美风尚。明代关中作家散曲创作中包含较多地域民俗文化相关描写,在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关中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陈翠娜是近现代以来著名的散曲作家,她的散曲创作题材广泛,涉及闺房生活、家庭琐事和个人情愁,还有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散曲清新绮丽,兼有悲壮豪放的风格,使她成为中国女性散曲史的结穴人。  相似文献   

16.
元散曲与唐诗、宋词相并列,作为一代文学出现在诗歌史上,其成就突出,特色鲜明。本文对元散曲的民族性和地方性、音乐性和灵活性、通俗性和谐谑性,以及体式、手法、风格的多样性,题材的广泛性和内容的深刻性等,一一进行了论述。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亦间出己见,意在较为全面地揭示元散曲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元代中州籍散曲作家有作品流传的共8人,其中前后期各4人,且不乏像王恽、姚燧、钟嗣成这样的大家。他们不仅在中州本土参与了散曲的创作,寓居他乡时又将这种创作传统带到了寓居之地,对散曲艺术南北创作个性的交融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州士人的遭遇,是华夏民族在蒙元时代悲惨遭遇的缩影;他们以散曲写景咏物、言情抒怀、交际祝颂,而借散曲发抒其不平之鸣,则代表了元代散曲创作的主要倾向  相似文献   

18.
明代是我国戏曲理论繁荣发展的时期,论著极其丰富。其中,明代戏曲题材理论是中国古代戏曲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但总结了宋元两代戏曲创作题材所取得的成就,对明清两代戏曲创作题材以及清代以来题材理论的发展,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今天戏剧、曲艺的题材理论与创作题材仍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题材是作家从广阔的现实生活中选择出来作为他所要描写的具体生活现象。描写什么样的对象、用什么作创作题材,对一部戏曲作品的创作来说,是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吕天成《曲品》记录了孙铲(月峰)对题材的重视。“我舅祖司…  相似文献   

19.
明代七子之一王九思的曲学观念表现在重视曲体的抒情功能、娱乐功能和努力提高曲的地位三个方面。王九思的散曲创作是对自己曲学观念的实践,既书写了失意士大夫的苦闷,也反映了宴集赠寄之作的游戏心态;在散曲艺术方面,能熔炼词藻意境,努力提高散曲的境界和格调,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0.
卢前是继吴梅之后,中国现代散曲史上重要的曲学理论家和作家。他现存的大量散曲作品和曲学理论为丰富中国现代散曲学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散曲创作目的在于,试图以自身特有的艺术才华,牵制散曲在民国彻底衰微的速度;他的日记体散曲产生于他广泛的社会活动,本色清丽为主,豪放诙谐为辅;放言落纸,气韵天成,工稳自然是他散曲作品的主要风格;他的散曲作品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