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白日做梦:专家们认为,“空想”对松弛身心大有益处。“白日梦”虽然是虚幻的“遐想”,但对人的精神心理有积极的作用,能让人从乏味、烦恼的现实中游离出来,有助于消除生活中的不悦。  相似文献   

2.
张子睿  宋俊成 《现代交际》2023,(4):21-28+121-122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马克思精神生活观立足于物质生产实践,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分析人的精神世界,认为人的精神生活是一个以精神需要为起点,经过精神生产、精神转化,从而对人本身与外界产生影响。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征程中,马克思精神生活观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美好精神生活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内容仍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谈中职生劳动观念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载,福建省福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组织对市区6所中学1200名学生及部分中专学生进行学习贯彻"八荣八耻"的座谈与问卷调查和座谈,结果显示,认为"劳动光荣"的只有83人,占总人数的9%:75%以上的中学生在家没有参加过任何家务劳动.有关人员对一所重点中专的学生进行了追踪调查,这些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工作和劳动要求的只有14.4%,表现一般的占45.6%,表现差、不能适府要求的占40%.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6500万残疾人中,农村占了绝大多数。据统计,贫困残疾人有1700万,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有1400万人能参加生产劳动,其余300万人处于特困状况,70%的贫困残疾人生活在非国定贫困县,缺少国家的特别扶持。扶残助残是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内容。它对于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经营活动,增加  相似文献   

5.
回家过节     
圣诞节和春节最重要的部是和家人团聚。作为生活在美国的美籍华人,能和整个大家族一起生活的时间并不算太多,可家仍然是我们重要的一部分。在圣诞节和春节这两个中美最重要的佳节到来时,家的重要性和永久的魅力能超越时间、距离和各种分歧。  相似文献   

6.
1996年春节将至,市委、市政府等有关部门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提出安排好节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让唐山人民过一个文明、祥和、喜庆的春节。 从1995年春节市政府颁布了燃放烟花禁令后,唐山人过年方式单调,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或麻将桌边过年,没有了鞭炮声,倍感年味不浓。如何改变、升华这种单调的过年方式,营造浓郁的年味氛围,已成为唐山人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人真是很容易患上现代病,用惯了电脑、网络,现在谁还能脱离这些生活啊。不说别的,就连春节回家,一天两天没到网上看看新闻,就觉得不自在,一天没看报纸,心里就觉得少了点什么!自从三年前用上QQ到现在,我终于发现,Q Q和MSN已经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了,工作生活都少不了它!原来腾讯公司的朋友送我一对情侣号,昨天,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对话     
虽然有很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节日,但是春节依然是个全民性的大节日。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江西教育学院郭晓芸教授。记者:您觉得春节算不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郭教授:应该算,算传统民俗文化中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不过春节意味着他/她不自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人了。记者:这么严重?就是说过春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特性?郭教授:可以这么说。记者:不过现在年轻人对春节好像没什么兴趣了,他们崇尚洋节,比如情人节、圣诞节等。  相似文献   

9.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03,(7):58-58
癌症患者能健康生活“万名癌症患者整体康复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上海80%的癌症患者经过治疗后走上康复之路,能正常工作生活,接受调查的患者共8072人,79.1%的人现在有心愿去实现理想;80.2%的人参加体育锻炼,对生命充满信心;90.7%的人对自己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感到满意;85.8%的人对自己的工作或学业感到满意;还有82.5%的人能通过各种途径与他人交流。上海癌症患者之所以康复水平提高,与“整合治疗”、“整体康复”模式有密切关系。接受调查的不少患者在治疗康复后已健康生活十几年,最高龄的患者已经健康生活了50年。(摘自《新民晚报》)练功停…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平均幸福水平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联邦评价研究中心的社会普查结果显示:在1972年,有30%的人认为自己很幸福;在1982年,同样认为自己幸福的人有31%;到2006年,也是31%。认为自己不够幸福的人所占的比例多年来基本稳定在13%左右。  相似文献   

11.
春节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华人的盛大节日,往地球村的任何角落,只要有华人在的地方,春节是必定要过的,这是中国文化传统在异乡的传承。张来芳教授每年都会接到一些华人朋友从国外邮寄给他的贺年卡,或是在春节期间接到越洋的拜年电话。在他看来,90年代后的春年,因为国人的思想意识解放,春节越来越呈现出新的特征:一、开放意识,现在拜年已经属于全球性的事情,通过网络、电话、贺年卡等都可以拜年,这个近年来的春节新气息,这在以前是没有的;二、精神享受要超过物质享受,现在过年更注重精神享受和内涵了;三、祝福长寿保健要超过其他的祝福,这种意识现在特别浓厚,说明人们已经把健康放在生活中的首位了。张来芳教授对于南昌民俗的研究有着深厚的造诣,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也向我们介绍了大量的南昌春节风俗,这也是南昌市民欢度春节的—个渐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00,(1)
高血压者也能长寿长沙市老年医学研究所从1981年起到1990年止,对该市社会福利院150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随访调查,发现其中患高血压者占705%,平均寿命为765岁,活到80岁以上者占409%。高血压患者能否长寿,取决于正确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患者能够长期坚持治疗,坚持运动锻炼,保持乐观情绪,生活有规律。而那些不幸死亡者多是不坚持治疗或根本不治疗;既不注意饮食调理,又不参加运动;生活不规律,心情不好时以吸烟、喝酒排遣,结果导致心、脑、肾方面的并发症而引起死亡。新的观点认为:老年人血压偏高是机体保护自…  相似文献   

13.
来信     
“只要想想每年20多亿人次的春节人流潮,就能想见春节负载着中国人多少的历史积淀和情感聚合。春节传统的传承与发展,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不仅在文化建设上具有正向与健康的意义,就是在经济建设上,也是难得的商机,旅游、交通、商业、娱乐等都从中取得良好的收益。因此,春节不仅是一种需要与时俱进的民俗,更是需要管理的年节。”北京春雷“腊月讨薪”何时能变成“正月维权”每年快到腊月时,全国各地的劳动、城建和司法部门都会召开动员大会,整治农民工欠薪问题,而且年年都能取得骄人战绩。但是春节一过,又有许多农民工被卷进了“黑公司”和“血…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是一个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多民族国家,在近44.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2600万伊拉克人,其中阿拉伯人约占73%,库尔德人约占21%.伊拉克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北部库尔德地区的官方语言是库尔德语.  相似文献   

15.
皮芳红  管金玲 《现代交际》2023,(10):28-37+121-122
自由时间作为实现个人充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能,它能够激发人的精神需要、助力人的精神生产、推动人的精神交往。新时代,面对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存在的自由时间占有不足和利用不当等问题,要坚持人民至上,捍卫自由时间的属人本质以发挥人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主体作用;要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更多的自由时间以夯实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要加强思想引领,筑牢自由时间的文明高地以擢升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意义层次。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襄樊市现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3.1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5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已成为广大老年人的重大选择。然而要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加强老年文化场所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罗学宏 《老年人》2014,(1):53-53
正春节来临,有人说春节是中国人最大的美食节,人们休闲之余品尝美食佳肴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但节日期间的作息不规律、过度疲劳、饮酒过量以及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遭遇痔疮侵袭已成为"节后综合症"。因此,在节日期间,无论外出吃饭还是在家里聚餐都要注意"四要",这样才能过一个快乐又健康的春节。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在于精神文化教育.它包括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它致力于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陶冶人、教育人,强调人的道德精神价值,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使人学会如何做人.……  相似文献   

19.
在精神主义看来,宇宙问有三种相互独立的存在,分别是空间、物质和精神,以为如果将这三者轻易地相互取代一以一方否定和取缔另一方,是非理性的,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精神主义以精神的三元素——智慧、爱、欲为人类的精神本体,其中爱和欲是人类生活与创造的动力,而智慧是人类生活和创造的内在条件,认为人在根本上是精神的人而不是物质的人。在精神主义这里,人类的大脑仅仅是一个电脑一样的计算器,它是根据人类精神的命令而运作,其具体运作的活动被称作记忆、表象、思维、想象和联想等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20.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目前至少有5亿人存在各种精神心理问题,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0%。国家教委于1989年在全国范围内对12.6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查,其结果显示,大学生患有心理疾病者竟占20.3%。主要表现为意志品质弱、适应力差、缺乏自信、人际关系失调、自我中心严重、心理脆弱等等。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显示,30%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联合国专家曾断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高校体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