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在构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2014—2020年我国14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对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了显著推动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包括替换核心解释变量、考虑内生性问题、缩尾处理及剔除直辖市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和文体财政支出力度大的地区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3)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提高体育产业竞争力是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消费需求变化已经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消费升级推动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文章在分析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发展趋势和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特征基础上,提出优化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市场导向战略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关于发展武汉市体育产业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熙  许华  刘秒 《统计与决策》2004,(10):111-112
一、武汉市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总体规模小,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 2003年武汉市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为0.38%,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武汉市体育产业经营单位"虫多龙少",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主要受部分体育市场经营主体的趋利思想,导致一些体育经营场所生命周期偏短,不利于体育经营企业做大做强:曾经风靡的保龄球馆现仅存几家,凌美溜冰城只是昙花一现,游泳场馆数量锐减,还有很多台球室、乒乓室开业不久就呈现出经营困难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的战火横扫西方发达国家,危机带来的"阵痛"愈演愈烈.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来看,由于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集中影响爆发于2008年末,即使经历了2008年诸多事件的洗涤,我国体育产业还是呈现增长态势,可以说是全球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定量研究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监测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程度及其动态变化,本文在认真研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民生福祉4个领域,区域和城乡2个维度,共20个二级指标和4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本文重点阐述构建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及其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浙江体育产业调查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体育的产业化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一方面为整个体育事业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另一方面其蕴涵的巨大商机已日益显现,有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在我省,体育产业方兴未艾,出现跳跃式的增长态势。为了比较准确地反映浙江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客观地把握浙江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我们从浙江的具体实际出发,对体育产业范围界定、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性的探索和研究。一、体育产业界定的国际通行法则及测算方法(一)体育产业的典型界定。对于体育产业,目前世界各国还没有…  相似文献   

7.
汇率改革对我国国际贸易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颖 《统计与决策》2006,(16):144-146
我国的国际贸易在2005年出现巨大的顺差,与我国的贸易结构的不合理关系密切,主要来自加工贸易的顺差,对我国的经济安全和贸易摩擦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更为重要的使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作者认为积极的、灵活的、主动的汇率改革,会给我国的国际贸易平衡带来直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统计和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产业发展呈现出东、中、西三个梯度.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而技术水平落后以及投入比例较小则严重制约了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颖 《统计与决策》2006,(13):162-163
一、企业技术进步是新型工业化的技术支撑 1.企业技术进步是解决经济结构矛盾的主要途径 多年来,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技术水平落后,产业化程度低的问题,加之社会问题不断增多,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导致当前社会总体经济结构矛盾加剧.主要表现在: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地区分工协作松散;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欠发达地区的工业相对滞后,导致城镇化发展速度低,总体发展进程滞后等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必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成功加入“WTO”,对我们的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垦区的统计工作中,专职统计人员相对又越来越少,统计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着垦区统计事业的发展。为解决好这一矛盾,急需抓好统计职业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地区发展和城乡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综合作用主要表现为不同空间尺度的嵌套。文章运用泰尔指数的三阶嵌套分解方法,在八大综合经济区、省级、地级和县级4个空间尺度上,对2000—2018年的中国区域发展差距进行分解,分析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空间尺度的地区差距及其受到上一等级空间尺度差距的影响,分析每一种尺度地区差距对整体地区差距的贡献。结果表明,小尺度空间的局部不平衡和城镇化导致的多样化将是未来地区不平衡的主要特征;地区平衡发展的关键是地级单元(尤其是地级市)之间的协同。应将地区协调发展的重点放在地级单元之间,以及地级单元内部的城乡之间。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有效性、协调性、创新性、持续性、共享性以及稳定性六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泰尔指数、不充分指数测度2006—2019年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水平,采用Markov链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考察不平衡不充分水平的演进态势,通过分解各维度指数揭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具体成因。研究发现:(1)观测期内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且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从均值看,河南排名第一,江西处于末尾;从增速看,湖南最快,山西最慢。(2)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不平衡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湖南高质量发展不平衡指数最高。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分布普遍存在“马太效应”,不同省份在同一水平向上向下转移概率差别较大,导致高质量发展不平衡存在进一步加深倾向。区域内差异是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不平衡的主要空间来源,创新性不平衡则是其主要影响因素。(3)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不充分水平总体呈扩大态势,山西高质量发展不充分问题最为突出。湖北、湖南、江西和山西高质量发展的不充分水平分布呈两极分化态势。创新性、共享性是导致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不充分的关键性成因。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关键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建立了包括19个因素的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影响因素集,通过对156名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提炼了5个公因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评价因子分析的结果,建立了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关键因素假设模型并进行了量化检验;依据模型对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进而提高就业水平也有着不同的途径。本文从我国各省区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出发,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省际间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的差异,得出了“以就业促就业”和“以投资促就业”两种不同促进中小企业就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地方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但是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国家的相关政策也不够完善.本文利用平行数据模型研究地方高科技产业与当地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现现有高科技产业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高科技产业自身特点以及我国的实际形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内涵,构建涵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入时间变量的熵权法对2001—2021年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方差分解和QAP分析方法揭示其差异来源和形成机理。结果显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但呈上升趋势,其主要优势在开放,主要劣势在共享,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差异的主要空间来源,开放差异和创新差异是差异的主要结构来源;创新差异、协调差异、绿色差异、开放差异和共享差异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的作用强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赵红梅 《山西统计》1997,(10):3-5,27
政府进行宏观调控要达到的最基大目标就是保持总量平衡,促进结构优化。经济总量平衡是指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从价值角度上所言的平衡,保持这一平衡不仅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内容,而且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基础,也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要条件。讲经济总量必然要涉及到经济结构,因为总量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结构,而结构又体现一定总量,二者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两种方法,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经济运行趋势。就我国形势来看,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发展,经济中各行业均得到了发展,无论是从消费品的生产总量看,还是从生产资料的供…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学教育现状新中国教育事业,包括中学教育事业经历了不断改革、不断发展的过程。了解中学教育发展现状,看到其显著成就,又能看到其存在问题,把对中学教育性质的认识建立在认识我国国情、教情基础上,对于进一步做好改革和完善工作是极为必要的。(一)规模扩大,布局趋向合理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有很大发展,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基础教育落后的状况。中学教育布局也日趋合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努力改变旧中国中小学校布局极不合理状况,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山区、牧区、林区、工矿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中小学教育。(二)中…  相似文献   

19.
一、制约兴安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县域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兴安盟复建以来,地区经济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底子薄,基础差,经济资本与人力资本匮乏,从而导致经济总量小,经济后续发展乏力.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六个旗县市完成县域地区生产总值143.24亿元,只占全区总量的2.4%,排在12个盟市的第11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各省之间的不同历史经历、不同发展轨迹以及我国梯度型推进的改革开放战略导致了制度质量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制度质量的差异性导致了我国经济增长在各省之间极不平衡,是我国地区经济差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07年8年的面板数据,设定跨省面板模型,检验了制度质量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影响,给出了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制度质量解释。结果表明:体现制度质量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化率以及市场化程度在各省之间的差异化是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