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伟 《日本学刊》2003,(1):61-73
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失业率持续上升,就业形势严峻。近几年来,日本政府及各有关方面为应对这种局面,一直在协调各种关系,商讨对策。2002年12月日本“雇佣问题对策会议”通过了《关于雇佣问题的政劳资协议》,它针对日本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方向性的改革方案和具体措施,不仅为解决日本的雇佣问题开出了处方,还意味着战后日本雇佣体系的终结。  相似文献   

2.
日本保险事业是支撑日本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为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日本人曾经十分自豪地声称日本的保险公司是最保险的,不会破产。然而,在亚洲的金融风暴袭击之下,在日本经济萧条持续的严峻形势下,在银行、证券公司倒闭的风潮中,到底日本的保险公司有无卷入的危险?本文拟对日本保险业发展的过程、现状进行探讨,并对其21世纪面临的新课题作一展望。一、日本保险业“固若金汤”的神话在泡沫经济中的破灭(一)泡沫经济崩溃后的长期经济不振80年代中后期,日本乘战后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东风,使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3.
日本贸易顺差与经济发展乖离的原因及其趋势吉林人民出版社官永久1991年11月,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日本经济从此开始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刻的经济衰退。尽管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和措施,但至今仍未见到经济有明显...  相似文献   

4.
20世纪 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来 ,日本经济长期低迷 ,失业率持续上升 ,就业形势严峻。近几年来 ,日本政府及各有关方面为应对这种局面 ,一直在协调各种关系 ,商讨对策。 2 0 0 2年12月日本“雇用问题对策会议”通过了《关于雇用问题的政劳资协议》 ,它针对日本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方向性的改革方案和具体措施 ,不仅为解决日本的雇用问题开出了处方 ,还意味着战后日本雇用体系的终结。  相似文献   

5.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及其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不断加深, 日本经济也开始出现了衰退.对此, 日本政府积极采取了危机应对政策.日本银行也认为为了稳定金融市场,持续不断地积极地提供资金是非常重要的.在积极推行一般对策的基础上, 日本银行陆续出台了一些非传统措施, 以支持企业融资和金融机构贷款.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 日本经济曾陷于"资产负债表"衰退,在应对此次危机时,为防止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应该借鉴泡沫经济留下的经验遗产,认真思考危机应对政策的效果与成本.  相似文献   

6.
泡沫经济与日本政治文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纪廷许 《日本学刊》2005,(2):111-126
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泡沫经济引发的种种社会现象,特别是政治文化方面的变化,促进了日本学界对当代日本社会的新一轮探究。从“日本孩童资本主义”的定性到“日本异质论”,从对“日本奇迹”的质疑到对“日本模式”的否定,日本国家的现实及其走向似乎又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实际上,学界所说的日本政治保守化倾向是由其国家发展战略的外向性和大众意识的内向性特点所构成的。泡沫经济的崩溃,不但加速了日本社会的结构疲劳,更扩大了社会思潮的混沌  相似文献   

7.
日本行政体制改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岩 《日本研究》2003,(2):88-92
20世纪 90年代初期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陷入了严峻的萧条状态。日本政府为实施景气刺激政策 ,不断增发国债 ,从此政府的财政状况持续恶化。 90年代后期 ,日本的财政赤字与 GDP之比呈现了急速的上升趋势。 1 995年该比值为 3 .6% ,到 1 999年已上升到 7.6%。日本财政收支出现的巨额赤字 ,只是日本政府制度僵化的一个表面反映。在财政收支状况恶化的背后 ,则隐藏着整个行政制度的僵化和结构的不合理。因此 ,要想真正地解决财政的危机状况、消除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在新的世纪、新的环境条件下实现经济复苏和激发经济活力 ,必须彻…  相似文献   

8.
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开始急剧升值。日元升值不仅对日本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而且进一步吹大了当时日本经济的泡沫成分。日本政府忽视泡沫经济的存在,一味采取扩张的政策,希望以此应对日元升值对国内经济的不良扰动。本文尝试从经济发展战略、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主体三个层面剖析日本采取的日元升值破解措施的绩效,结果表明,短期起到了一定成效,长期内效果较差,不但未能解决日关贸易不平衡问题,反而为日本经济留下了后患无穷的泡沫经济。  相似文献   

9.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听得见21世纪走近的脚步声。“面向21世纪,我们应当如何对日本研究作出反思和规划?”“我们应当把什么样的日本研究带入21世纪?”为了回答和解决这一问题,中华日本学会于1998年7月10日至11日在京召开了“日本研...  相似文献   

10.
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问题──泡沫经济的后遗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陈虹截止到1994年9月底的统计,日本城市银行、长期信用银行、信托银行三大金融系统共21家大城市银行持有的不良债权额仍达13万亿日元,加上其他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数字高达...  相似文献   

11.
当前,日本经济陷入了战后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之中,1997年度甚至出现战后以来幅度最大的负增长。泡沫经济的崩溃、政府对策的失误、日元贬值的“添乱”……日本国内外到处可以听到对日本经济的批评之声。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来讨论日本的发展经验,似乎不大合时宜。确实...  相似文献   

12.
陈虹 《日本研究》2002,(3):33-39
一、小泉政权的调整措施将加大失业压力  目前日本经济正面临着重大危机 ,完全失业率创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 ,东京股票市场的平均股价甚至跌破 1万日元。1 1 0年来日本经济长期停滞 ,原因之一是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中的一部分形成大量不良债权 ,成为阻碍日本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 :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日本经济整体陷入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之中 ,为消除过剩债务 ,日本整体的总需求不得不被迫压缩。因此日本政府在 2 0 0 1年 6月 2 6公布的改革基本方针进一步强调必须最终处理不良债权。2  ●强调结构改革的小泉政权大力推动最…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面向21世纪的日本研究〔日〕小熊旭今年,适逢日中邦交正常化25周年,值得纪念,值得庆贺。为此,我想借此机会对中国的日本研究及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协助事业的有关问题谈谈我的看法。再过3年多,我们将跨入21世纪。在进入新的世纪后,中国的日本研究状况究竟...  相似文献   

14.
步入21世纪的日本经济改革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全惟幸日本经济近年来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后,目前已经走出谷底,步入了缓慢复苏的轨道,但是,日本经济的前景究竟如何?怎样面向21世纪?面对这些问题,日前日本经济企划厅以“向着改革正式起动的日本经济...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确立了以所得税为中心的直接税体系,资产税在日本税制体系中并未受到应有重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日本资产税改革的滞后和失误也成为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之一。以抑制土地投机和地价上升为目的的数次土地税制改革反而强化了土地资产的优越性,推动了地价上升,而证券税制改革为证券价格的上升提供了通道。本文主要分析泡沫经济崩溃之前日本资产税制改革的过程及其与泡沫经济形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本建立的相异于欧美的、独特的金融体制 ,对促进日本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日本由后发展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转变的完成 ,特别是 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 ,日本金融体制的不适应性逐渐凸现出来。日本政府曾于 70年代后半期至 90年代初期进行了渐进式的金融改革 ,然而收效甚微 ,1997年又出台了“大爆炸”式的金融改革。纵观这两次金融改革 ,将如何评价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两次改革之间又存在着何种区别及内在联系 ,本文对此尝试分析之。一、战后日本金融体制的特征  在一系列日本经济运行体制中 ,2 0世纪 5 0年代…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造立国”,是日本的跨世纪战略。为了确立面向21世纪的研究开发新战略,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加大了科技政策和体制调整的力度,增加了科研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加大了基础科研经费的比例,确立了从“科技模仿立国”走向“科技创造立国”的科技发展战略。目前,日...  相似文献   

18.
刘毅 《日本研究》2003,(4):14-22
一、主银行制的界定与存在状态  有关日本“主银行制”的讨论与研究 ,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以往的研究中 ,日本学者在论述日本的金融体制及企业的融资渠道时 ,常常用“核心银行”、“骨干银行”等概念叙述之 ,并没有专门对其特征与功能进行系统的把握与研究。 2 0世纪 90年代后 ,特别是“泡沫经济”崩溃后 ,日本政府进行大规模的金融改革 ,有关现存体制下日本的银企关系及金融业在未来日本经济中的作用等问题 ,引起了包括日本学者在内的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1 996年 ,世界银行发表了由青木昌彦和休·帕特里克主持的…  相似文献   

19.
莱斯特·瑟罗先生在《21世纪的角逐》一书中武断地认为:“在20世纪,富国俱乐部只接纳了一个新的工业化国家会员一日本,在21世纪,如果没有一个国家能成为新的会员,那也不令人奇怪.”他同时认为,“21世纪是属于日本的”.在瑟罗先生看来,未来100年内,中国、俄国和其它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前途都是十分暗淡的,他们不仅没有资格和能力参与21世纪的国际经济竞争,而且不会进入富国之列。对于瑟罗先生的武断结论,我们完全不能赞同.因为,瑟罗先生的论据建立在错误的假设之上,结论自然难以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是否转向低迷——与日本泡沫经济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成华 《求是学刊》2008,35(2):70-76
近些年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股指不断上扬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渐增大等问题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这与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状况极为相似.人们纷纷担忧中国是否也会出现与日本一样的经济低迷.作者认为,尽管中国经济与当年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表现多有类似,但由于中国政府采取的对策较为及时、到位,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类似日本的长期经济低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