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1882-1941),英国小说家,在西方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小说家。其主要原因是乔伊斯在小说结构方面的独特构思与他采用的创作方法即意识流。另外一位英国小说家、散文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1882-1941)在意识流运用方面与乔伊斯齐名。在意识流研究过程中,人们常常将二人相提并论,其实二人并不雷同。本文试从内心独白的使用方法来分析二者各自的独特之处。一、内心独白的定义与分类内心独白这一现象十分复杂,但分析起来,这一概念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即:“内心”、“独”和“白”。“内心”即…  相似文献   

2.
<正> 在漫长的英国文学史中,女作家犹如繁星点缀夜空。乔治·艾略特、简·奥斯汀和弗吉尼亚·沃尔芙就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三颗明星。不过,从文学创新角度以及文学史上的影响来看,作为小说家兼文学评论家的弗吉尼亚·沃尔芙的成就更令世人瞩目。她是20世纪初期风靡欧美的意识流小说的开山鼻祖之一,被公认为现代意识流小说的大师。沃尔芙诞生在一个文学世家。她得天独厚,在父亲藏有大量经典著作和英国文学作  相似文献   

3.
一、乔伊斯及其作品随着代表作《尤利西斯》中译本的问世,英国现代派文学的先驱,意识流大师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已为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所熟悉。这位爱尔兰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以多种新颖手法改变了传统小说的形式,开辟了富有革新精神的现代文学的...  相似文献   

4.
因为对笔下人物的刻画细腻、真实 ,注重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原因来描写事件 ,亨利·詹姆斯被人们冠以“心理现实主义大师”的称号。本文以亨利·詹姆斯的创作手法为切入点 ,指出心理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内在关联 ,以及与意识流小说在创作技巧、表现等方面的不同 ,从而明确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与意识流小说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美国表现主义戏剧家尤金·奥尼尔与爱尔兰意识流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他们在艺术创作中都表现出对现代社会人类精神荒原的深刻而尖锐的探索,在对现代社会中文化的断裂、理想的破灭、主体的残缺、人性的肢解等方面的揭示具有共同特点,表现出强烈鲜明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英美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福克纳极其善于从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吸收艺术营养。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关于意识流的相关理论和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梦的机制以及生本能和死本能的划分等均对福克纳的意识流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讨亨利·詹姆斯作为一位著名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发掘其小说创作方面的主要特色,并对之进行较深一步的研究,从而得以逐渐认识亨利·詹姆斯在英美小说史上作为文学现代主义先声而享誉文坛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8.
享利·詹姆斯(1843——1916)是西方心理分析派小说的开创者。他的作品对欧美现代小说,特别是对他以后的诸如詹姆斯·乔伊斯和费吉尼亚·沃尔夫等意识流作家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詹姆斯的作品概括起来说,一般包含两个主题。第一是“国际性的题材”,即美国和美国人与欧州和欧洲人之间的关系;第二是无辜与腐蚀的对立,即美国的无知单纯与对生活的渴望受到欧洲的世故诡诈的腐蚀。而《螺丝在拧紧》The Turn of the Scfew)  相似文献   

9.
<正> 发明“意识流”这一术语的,是美国实用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第一个有意识运用“意识流”手法的是英国女作家陶洛赛·理查逊;第一次把“意识流”术语引进文学评论领域的是英国评论家梅·辛克莱尔。弗洛伊德和容格的心理学理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尼采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等现代反理性主义的各种哲学流派和社会思潮对“意识流”文学都有影响。在我国,由于王蒙同志在其《蝴蝶》、《布礼》、《风筝飘带》、《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等创作中自觉地运用了“意识流”手法,结果引起评论界的注意和争论,“意识流”这一术语才逐渐和广大读者相识起来的。不少人据此以为:“意识流”只是近两年才被引进中国文坛的,王蒙是我国最早的借签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作家。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初,意识流小说在西方文坛上异军突起,经久不衰,其主要特点就是侧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典型的意识流作品有法国作家爱杜华·杜夏丹的《斫却月桂树》(1887)和马赛尔·普鲁斯特的《追忆流水年华》(1928);英国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1922)和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达罗维夫人》(1925);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喧嚣与狂怒》(1929)和厄内斯特·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1932)以及当代女作家乔·卡·欧茨的《海滨姑娘》(1974)、《29条臆想》(1979)等。然而,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并非始于意识流小说。远的不提,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就不乏其例。19世纪后期的一些俄国作家更加重视人物的心理剖析,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问题在于现代派的意识流手法与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大相径庭。本文试图将这两种心理描写进行对比,就其不同之处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乔治·艾略特是英国 19世纪女作家。她在其作品中描述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普通劳动人民 ,反映社会与宗教道德问题 ,因此 ,大多评论家都将这位小说家与 19世纪的理性主义、实证哲学和现实主义联系在一起。然而 ,从乔治·艾略特对早期作品中的场景、人物、情节的处理以及她的道德说教不难看出 ,她是一位浪漫主义的人道主义者  相似文献   

12.
劳伦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交融徐智玲戴维·赫伯特·劳伦斯与詹姆斯·乔伊斯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坛上升起的两颗璀璨的明星.如果说乔伊斯对英国现代文学的突出贡献在于对现实主义传统的彻底决裂即意识流手法的广泛运用上,那么,劳伦斯的贡献则是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之内容...  相似文献   

13.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20世纪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之一,她摈弃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娴熟地运用间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手法、时间蒙太奇等意识流技巧来揭示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表达出对生活与现实的独特理解。其代表作《黛洛维夫人》就充分运用了意识流的技巧。  相似文献   

14.
意识流是风行于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独具创造性的文艺理论与创作方法。它完全脱离传统的轨道 ,摒弃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写 ,强调人的主观感受。本文通过对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精品《达洛卫夫人》的创作风格和写作技巧的阐述 ,表明意识流小说并非文人雅士的孤芳自赏 ,而是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表现现代人内心感受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揭示灵魂的真实的创举  相似文献   

15.
伯特兰·罗素(1872—1970)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他和乔治·爱德华·摩尔创立的分析哲学,开创了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美国当代哲学家莫尔顿·怀特把这个时代叫做“分析的时代”,即20世纪的哲学。他在《分析的时代》一书的序言中说:“本书旨在简要地记载这样一个事实,即20世纪表明把分析作为当务之急,这与哲学史上某些其他时期的庞大的、综合的体系建立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短篇小说的杰出代表试论约翰·莫里森及其作品陈兵(安徽大学外语系合肥230039)本世纪中叶是澳大利亚文学发展的昌盛时代,整个澳大利亚文学艺苑一片辉煌。其中短篇小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涌现了一大批短篇小说家,如布赖恩·詹姆斯、彼得·科文、艾伦...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的到来将给人类带来一个新的时代,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明显特征之一就是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爆炸式增长。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估计:人类知识在19世纪是每五十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上、中叶每十年增加一倍;20世纪70年代每五年增加一倍;80年代约为每三年增加一倍,近30年来,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所获得的总量已等于过去2000年的总和。触目惊心的现实提醒人们,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像过去那样仅靠常识和经验或一次性学校教育已显得远远不够了。如何应对急速变化的社会,极其重要的一点…  相似文献   

18.
“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写作技巧。美国作家凯瑟琳·安·波特在他的短篇小说《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采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描述了韦瑟罗尔奶奶临终前一天的心理活动 ,展现了奶奶一生 80年的坎坷经历 ,塑造了一位善良、宽容、吃苦耐劳、倔强的老妇人。波特通过意识流手法 ,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奶奶纷乱繁杂的意识活动 ,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奶奶的性格 ,充分体现了她作为“一流艺术家”的卓越才能。  相似文献   

19.
时间技巧与沃尔夫的意识流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沃尔夫在她的几部长篇小说中都表现出她对小说时间问题的极大关注和巧妙处理,具体表现为《达罗卫夫人》中的"时间的浓缩",《到灯塔去》中的"时间的空缺",和《浪》中的"时间的象征"。文章阐述了时间问题的巧妙处理对沃尔夫小说的意义:时间的巧妙处理使自由联想,内心独白和蒙太奇等意识流写作手法在沃尔夫小说中得以运用;时间的巧妙处理辅助构建了小说的结构美;时间问题处理技巧是沃尔夫传达思想情感,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1993年,世界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瑞森(TonyMorrison,1931—),这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黑人作家获此殊荣。莫瑞森以她“超人的智慧、娴熟的写作技巧以及敢于冒最大风险的创新精神,”①成为继理查德·赖特、拉尔夫·埃利森和詹姆斯·鲍德温之后最优秀的美国黑人小说家。迄今为止,莫瑞森已经发表了六部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TheBluestEye,1969)、《秀拉》(Sula,1973)、《所罗门之歌》(SOngofSolomon,1977)、《柏油孩子》(TarBaby,1981)、《可爱的人》(Beloved,1987)和《爵士乐》(TheJaz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