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朝鲜半岛的分裂是冷战的产物,民族的一大悲剧。目前朝鲜半岛问题很复杂,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难度也很大,但是其和平统一的可能性也确实存在。其一,在冷战体制解体后的今天,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其二,朝鲜南北直接对话,客观上加深了相互了解;其三,双方决策人的明智决断。随着新世纪的临近,北南双方决策人都呼吁早日结束朝鲜半岛分裂的历史悲剧。其四,国际环境有利于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朝鲜北南双方都开始积极探索和平统一的原则。朝鲜半岛的统一,不能走德国统一之路,与此相反,朝鲜半岛的统一,只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首先必须终止敌对状态,加强北南对话和交流,营造和平环境,实行互惠、互利、共同繁荣的政策,以便恢复和增进民族共同性,消除异质性,增进民族共同意识。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只能是一步一步地走,这才是实事求是的路线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朝鲜半岛不仅山水相连,而且人民心系彼此,关系始终最好,密不可分。中国与朝鲜半岛具有相近的历史传统、相似的文化传承,铸成了数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与朝鲜半岛人民曾经共同进行了4次英勇的抗日战争,双方同生死,共患难,铸就了牢不可破的友谊。回顾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与朝鲜半岛友好交往的历史,必然给中国与朝鲜半岛人民以深刻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文化交流十分密切,甚或可以说,二者的文化本为一体,只是时分时融罢了。历史上无数史实证明中国人民和朝鲜半岛的人民本为兄弟,其文化互相促进,互相交融。一、从朝鲜半岛的民族发展看中韩朝文化交流史朝鲜半岛最早的居民是韩和秽,他们的先人早在上古时代就一直居住在朝鲜半岛。无论韩人,还是秽人,同属蒙古人种.他们是原始阶段末期朝鲜半岛的主人。秽族人与中国东北地区的人又是同宗,所以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文化有史以来就是难以割划的。在中国的商周之际,中国东北地区的东夷人就逐渐流入朝鲜半岛,也自然带去了辽东…  相似文献   

4.
朝鲜半岛问题的主题转换、历史根源与民族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素有"冷战的活化石"之称的朝鲜半岛问题,时至今日依然牵动着国际社会的敏感神经。不过,时过境迁,当前朝鲜半岛问题的主题已经有所转换,生存与发展问题、安全与和平问题、和解与统一问题,代替了战争与革命问题。由于朝鲜半岛问题的历史根源十分的交错和盘结,致使相关当事国家在面对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变化时,依然是深陷于对这种"历史根源式"的战略分歧的认知困境当中而难以自拔。由此,朝鲜半岛局势一直处于"高烧难退"的危险境地。而朝鲜民族的独特性,意味着朝鲜半岛问题的真正妥善解决,最终离不开对立性和竞争性的民族因素的消除与弥合。  相似文献   

5.
朝鲜半岛与我国东北地区隔鸭绿江、图们江相望,在长达1300多公里的两江沿岸居住着朝鲜族、满族等许多少数民族。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对我国东北边疆地区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对朝鲜族地区的影响更为深刻。本文回顾朝鲜半岛历史、现状及其与我国的关系,叙述我国朝鲜族及其与朝鲜半岛的联系,重点阐述朝鲜半岛局势对我国朝鲜族地区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延边大学学报》2014,(4):F0002-F0002,F0003
2014年5月30日,由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日军慰安妇问题”国际学术会议在延边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7.
杨洋 《延边大学学报》2022,(6):32-39+137
日本侵略与甲午海战清朝战败,加速了朝鲜半岛的民族觉醒。在正统论叙述上,檀君朝鲜从“不可信”的神话故事转变为辉煌的民族“信史”;在历史观认同上,为了对抗日本殖民政府推行的“殖民史观”,朝鲜半岛知识分子扬弃了既有的儒学史观,转而建构“反殖民史观”。在“檀君正统论”与“反殖民史观”的双重影响下,朝鲜半岛的身份认同从“五百年遗民”转变为“檀君子孙”,檀君成为朝鲜半岛民族的共同始祖,并在此意象下谋求民族解放,追求独立,掀起了“檀君民族主义运动”。由此,近代朝鲜半岛的民族意识得以确立,并在此基础上开启了对“韩民族”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考察中国朝鲜族文学的性质时,所持的立足点、观念和视角是十分重要的。具体说来,大致可以有如下几种观点:朝鲜族文学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一种,这是以国籍为观察文学的表征;是朝鲜半岛文学的一个分支,它以民族血缘关系、文化传统为观察文学的标志;它兼有中国大陆成份和朝鲜半岛成份,此为所谓“二重性”;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文学,是某一外国文学的附庸;是“移民”文学,并非独具风姿的民族文学。朝鲜族文学是极富民族精神、气魄和人性美、人情美、人道美的自律性的民族文学  相似文献   

9.
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意义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朝鲜半岛的所谓地缘政治意义只是在特定条件之下形成的相对的政治现象,它亦有形成、凸显、弱化、消失等不同状态。从历史的角度看,朝鲜半岛冲突状态下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给中国带来的是负面影响。以我国的东北亚区域战略目标为坐标,可得出简单的结论,即只有防止朝鲜半岛冲突状态下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才能使朝鲜半岛凸显出地缘经济意义,此时朝鲜半岛的状态最符合我国的发展利益。  相似文献   

10.
百济作为朝鲜半岛三个时代的一个国家,其奉行的对外政策对朝鲜半岛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百济对外政策进行梳理,来阐述百济在朝鲜半岛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1.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意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特定 民族共同拥有的大脑与机能系统的特点,也就是构成民族 共同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民族意识则应该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 的 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的民族意识概念。  相似文献   

12.
《延边大学学报》2014,(4):75-75
2014年5月30日,由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日军慰安妇问题”国际学术会议在延边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和朝鲜社会科学院、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韩国高丽大学等国内外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延边大学副校长崔炯谟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局副局长兼中日历史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刘晖春、朝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曹喜胜、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历史研究室长延敏秀分别致辞,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蔡美花教授主持开幕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反贫困的主战场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我党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而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则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现实障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邓小平同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等一系列理论指导下,我国的反贫困斗争进入了攻坚战阶段,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为各少数民族摆脱贫困走上共同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挑战王室、贵族、民众英雄,让下层人物作为主人公登场是最近韩国历史剧的一种倾向。从谈论民族或阶级为轴的大历史到追求课本以外的小历史,这种感觉在韩国和朝鲜的小说里都有所表现。韩国年轻作家金英夏的《黑色的花》和朝鲜中坚作家洪锡重的《黄真伊》所描写的下层造反者的形象,揭示了朝鲜半岛大众文化的新倾向,反映了民族文化建设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5.
一个民族在共同的地域内,通过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语言交流,经过漫长的历史形成了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的稳定的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素质外在表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由民族传统文化决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我们应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努力宏扬,对其中的落后成分进行改造,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更富朝气的民族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历史上各民族"共同疆域"所涉及到的历史内容及其形成演变过程进行探讨.认为"共同疆域"指的是国内的不同民族之间或同一民族在不同国家所共同拥有的疆域."共同疆域"分历史上的共同疆域与现代的共同疆域两种类型."共同疆域"往往又和跨界民族联系到一起,牵涉复杂的疆域归属理论问题.文章围绕着"共同疆域"的形成及类型、"共同疆域"的衍生问题、"共同疆域"所涉问题之国际法解释等三方面,讨论"共同疆域"沿革过程中形成的国际惯例及其对当代处理国与国之间历史疆域遗留问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朝鲜王朝立国初年,太祖李成桂因袭箕子受封的传统,接受明太祖朱元璋赐封"朝鲜"的国号,借着中、朝主藩关系的建立,巩固其治权的认受性。在这政治决策底下,箕子在朝鲜半岛的历史地位大大提升,也基于《洪范》是由箕子写成,因而备受朝鲜王朝君臣重视。明朝认为箕子受封于周武王,所以,他是朝鲜民族的首位国君,也是朝鲜民族始祖,但对于朝鲜民族的由来,朝鲜君臣有其民族自主的一面。通过朝鲜历代王朝谱系的重建,朝鲜王朝揭示檀君的出现远远早于箕子,檀君才是"东方始受命之主"。同时,朝鲜王朝溯源朝鲜教化的历史传统,宣扬《洪范》在礼义文教的功用,尊之为朝鲜半岛的礼义教化的基石,在肯定《洪范》传世价值的基础上,强化箕子的先圣形象,使他成为朝鲜民族的"始兴教化之君"。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历史上各民族"共同疆域"所涉及到的历史内容及其形成演变过程进行探讨,认为"共同疆域"指的是国内的不同民族之间或同一民族在不同国家所共同拥有的疆域."共同疆域"分历史上的共同疆域与现代的共同疆域两种类型."共同疆域"往往又和跨界民族联系到一起,牵涉复杂的疆域归属理论问题.文章围绕着"共同疆域"的形成及类型、"共同疆域"的衍生问题、"共同疆域"所涉问题之国际法解释等三方面,讨论"共同疆域"沿革过程中形成的国际惯例及其对当代处理国与国之间历史疆域遗留问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什么叫词义的外部求证?我认为,联系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来考察词义,就叫词义的外部求证。 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又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一个民族,总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也就是这个民族形成及发展过程的伴生物。在民族这个共同体中,语言成为不可缺少的成分。由于语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中华各民族共同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百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又英勇地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社会主义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但是,民族问题在我国还将长期存在。解决民族问题,不仅要靠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教育等措施和手段,还需要进行民族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