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梁孝 《兰州学刊》2004,(5):66-67
新自由主义历史发展观认为市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道路。其思想内容是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翻版 ,其思维模式是线性的历史发展观。它遮蔽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真实秩序 ,造成人们对历史与现实的误解 ,进而误导落后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韦森 《东岳论丛》2006,27(4):5-21,52
本文从“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相互作用和关联的研究视角探讨了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本文首先提出,劳动分工和市场扩展的相互促进,构成了任何社会经济成长的“斯密动力”。接着,沿着哈耶克的“自发—扩展秩序理论”的分析理路,文章讨论了斯密动力形成的社会条件,并进而从财产的法律制度在资产形成和市场运行中作用机制的分析视角,探讨了经济增长的斯密动力机制形成的制度环境问题。如果从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自发生成和不断扩展的视角研究经济增长的斯密动力,就会发现,“布罗代尔钟罩”原来是那些阻碍“斯密动力”形成和发挥的社会安排和社会机制。因此,打破阻碍和约束“斯密动力”形成和发挥的种种“布罗代尔钟罩”,应该是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主要指向和动因。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传统产业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国家市场转型的"第二次大转变"过程中,朝着两个方向分化:一是成为劳动力市场中的被雇佣者;二是成为下岗、失业者.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工人阶级的身份而言,前者意味着工人阶级的"再形成";后者则指向工人阶级的"消解".本文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对这一过程予以了初步的回顾:国有企业的再造引发了传统产业工人位置的结构性变化;新工厂政体的打造(尤其是劳动关系制度)对传统产业工人阶级再形成具有深刻影响;市场转型使得传统产业工人阶级在不同维度上,经历了一个阶级再形成的过程.当然,社会主义的市场转型与西方国家从前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套用经典理论来解释当前工人阶级再形成过程;但是,这种全然不同的工人阶级再形成实践,也为推动工人阶级形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灵感、问题意识与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4.
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出现直至建国前后,史学界存在着“农民动力论”,“片面反封建”等倾向。尤其是1958年提出的“史学革命”,进一步搞乱了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60年代初开始的关于“历史主义”的论战,批评了对历史上农民战争领袖的觉悟程度估计过高,对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采取简单否定的偏差,形成了第一次理论突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关于“历史动力”问题的讨论,对以前农民战争史研究中占支配地位的“反攻倒算论”予以否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对“让步政策论”的否定的否定,形成第二次理论突破。近年来,一些同志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等传统说法展开讨论,实现了唯物史观对伦理史观的克服和超越,形成第三次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5.
龙丽 《中文信息》2013,(5):104-105
理论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生存壮大的发展动力,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党的历史正是一部理论创新的历史,而且党的理论创新是与时俱进,顺应着实践发展的。党的四代领导集体都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进行了时代化的发展和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动力影响着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选择。作者从社会发展动力角度研究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历史脉络,概括了三种发展观的本质特征,认为三种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是一脉相承的体系。正确理解和认识三种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探寻历史发展动力的正确途径、揭示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理解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看待世界历史的形成和自由的进步四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上对黑格尔的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前提和基础。决定和影响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历史条件、思想来源、发展动力等等。关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的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主要和直接的思想来源,国内外学术界已经有了很多研究  相似文献   

9.
白小虎 《浙江社会科学》2012,(12):24-31,160
桥头纽扣市场是改革开放早期农民兴办市场、发展农村工业的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实践,是温州专业市场早熟早衰的缩影。本文运用分工网络来刻画纽扣的专业化交易与生产,分析了以交易为核心的纽扣贸易分工网络的形成过程,本地社会网络中市场知识快速传播而导致的市场扩张。本文也分析了纽扣贸易分工网络转向产业分工网络的动力和过程以及纽扣市场的第二次扩张。本文认为桥头纽扣市场根植于本地社会网络,使得纽扣的贸易分工网络、产业分工网络能迅速扩张,在较短的时间内推动市场扩张,但是分工网络始终不能超越本地社会网络,制约了纽扣市场的扩张边界。本文对纽扣市场的本地社会网络、分工网络的理论与历史分析,得到了历史数据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历史发展动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粉碎“四人帮”以来,历史学界、哲学界许多同志就此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见解。最近吉林大学历史系先后两次举行了“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学术讨论会,会上有十四位同志发言。大家解放思想,各抒已见,对一些有关的重要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动力,会上共提出六种见解。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围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发展的道路、发展的战略、发展的动力、发展的保障等作出了科学的创造性的回答,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并形成了邓小平关于发展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重任的科学理论,也为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分析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外部推力和内在动力入手,探寻影响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文章提出:国际旅游城市的形成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推动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主导力量应该是一个由外部推力与内在动力相互作用构成的,并主要由内在动力驱动的互动型动力系统。在不同历史阶段以及在同一历史阶段的不同城市,其形成发展的推动力量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精神动力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特有现象,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对精神动力的研究逐步繁荣起来.由于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精神动力理论迎合了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为解决当前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为此,国内学者纷纷用这一理论分析我国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着力解决当代社会精神动力的需要与缺失之间的突出矛盾.将国内学者们关于精神动力的内涵、价值、意义、结构等问题所作的研究进行简要述评以供学术讨论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贾志钦 《理论界》2009,(2):25-26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经济全球化有着前瞻性的预示,马克思从生产力和分工角度阐述了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必然性,而资本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提供了动力.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研究全球化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形成许多现实必要条件,旅游开发效应正在不断显现,并与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文章以杭州沿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为对象,从核心旅游产品生产、旅游延伸市场、旅游产业外部动力和旅游产业关联形成等方面具体探讨其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构建起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框架,并基于杭州的城市旅游发展特点提出若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阐释建构的唯心主义的世界历史的整体性、发展动力和规律性问题,渗透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马克思对其世界历史理论的分析与批判,并继承了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合理内核。但同时,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从需要的前提性批判、历史本质的自我生成、现实的自由、历史发展动因等方面赋予了世界历史理论以新的内容,使世界历史理论真正成为科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科学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大师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进行了历史与逻辑进程的考察,指出从马恩的社会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到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非对抗矛盾动力论"、斯大林的"完全适合动力论"再到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和推进,特别是我党三代领导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依据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探索,提出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认真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点的深入研究,提出改革动力论.江泽民紧密结合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提出创新动力论,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发展具有强大的理论动力和实践动力。理论动力主要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性和开放性,以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格。实践动力来自新中国百业待兴的探索,尤其是来自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应对实践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理论动力和实践动力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发展与不断完善的。  相似文献   

20.
培育发展能力是发展农业合作组织的关键.农业合作组织发展能力包括主体竞合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信息传送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利益共享能力.本文从自组织理论视角,首先分析了农业合作组织的形成条件和发展动力,认为它的耗散结构特征为发展能力的形成奠定了条件,内部组分间的竞争与协同为其提供了动力.其次,建立了发展能力的自组织演化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它的自组织演化过程机制.最后,探究了发展能力的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