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文章旨在通过对调研数据模型化分析,分别从参保意愿和缴费能力两方面描述农村居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效需求状况,并探索影响缴费意愿和缴费能力的因素,从而全面分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同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当地政府和其他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缴费问题是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核心问题,关系到新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成败。本文运用社会保险精算理论构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模型,结合新疆实际对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率、政府补贴比例、养老金替代率进行测算并为具体制度设计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新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有所借鏊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精算模型的“新农保”个人账户替代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以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为依据,建立新农保个人账户精算模型,测算农村人均纯收入不同增长预期下个人账户的替代率水平,分析新农保替代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参保年龄、缴费档次的选择、收入增长率和缴费方式等都对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的情况下,要维持一定的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不仅要鼓励农民延长缴费年限、选择较高档次的缴费标准,还应建立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自动调节机制,根据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适当调高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金额。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自愿向强制转变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实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正处于改革阶段。该政策中农民自愿的参保方式是其难以加快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深入分析实施强制性农村养老保险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提出实行强制性缴费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依据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运用保险精算的方法,构建出新农保替代率精算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新农保替代率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提出以下建议: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实行比例费率制;鼓励农民尽早开始参保并保持长期缴费;鼓励参保农民选择较高的档次标准缴费;新农保个人账户基金应当适时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继续强化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实证研究:一个信任分析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2010年对陕西、山东2省3个区县1595个农民的调查数据,首次实证检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的信任解释。因子分析发现,农民的信任可以分为村域信任和特殊信任两种类型。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村域信任对农民参保有正效应,村域信任水平越高,农民越可能缴费参保。而特殊信任对农民参保没有显著性影响。村域信任有助于农民通过网络传播和政府宣传来了解新农保信息,从而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村域信任还增进了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期望值进而激励其参保。本文弥补了学界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非经济因素研究的不足,为新农保参与提供了一个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7.
论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缴费责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政府缴费责任的缺失是制约现行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瓶颈。为突破这一瓶颈,有必要对政府缴费责任缺失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反思。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明确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缴费责任,并设计可选实施方案,以推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实现和谐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8.
薛惠元 《西北人口》2014,(2):85-91,97
拥有财政补助政策是新农保制度最有吸引力的地方。选取养老金净转入额、农民参保缴费的机会成本来分析农民缴费意愿的可持续性,发现新农保是一项纯受益赚钱的制度,出于安全性、稳健性和收益性等方面的考虑,一个理性的农民是不会随便放弃参加新农保的。利用对湖北省仙桃市的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72.4%的农民有缴费意愿;性别、是否了解新农保政策、对自己未来老年生活的担心程度等变量,对农民的缴费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为实现农民缴费意愿的可持续性,建议加强新农保的宣传。实现政府政务公开;落实好“长缴多补”政策;加强新农保的行政推动.适时改为强制参保。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目前实施的新农保制度就是为了解决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由于受制度设计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等方面的影响,新农保基金的运行情况存在着一定风险.根据对福建省新农保基金收支情况的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福建省新农保基金收入、支出都会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支出速度大于收入速度,将会出现缺口.为实现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政策完善:适时、适度地调整生育政策,优化人口结构,保证新农保参保人数的可持续性;拓展新农合基金的缴费渠道,实现新农合基金运行的可持续性;拓宽新农保基金的增殖渠道,实现新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0.
封铁英  董璇 《西北人口》2010,31(6):10-14,19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全面开展、制度优化完善必须充分考虑农村现实状况和农民实际需求,本文以劳动力缺失、老龄化加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背景,对陕西省西安市10个涉农区县开展实地调查,通过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获取1156个有效样本,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二分类、多分类逻辑回归分析方法,从参保意愿和支付能力的二维视角实证研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养老风险意识、新农保政策了解程度、新农保政策效果和缴费原则认可程度、耕地面积、期望养老金额是新农保参保意愿的显著影响因素,而表征经济状况的农民家庭年总收入、年基本支出与新农保支付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张丹  张园 《西北人口》2012,33(4):78-84
本文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和发展,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现状为目标,首先总结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制度现状,其次剖析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政策法规现状,然后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实践现状,最后从尽快制定与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建立"全覆盖、多支柱、可持续"普惠式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供给水平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综述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推行十多年来 ,在实践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在理论上也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这些文献研究的焦点问题 ,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实践中的区域差异、今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等进行整理和总结 ,并分析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今后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铁英  刘芳 《西北人口》2010,31(2):10-17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出现了巨大缺口并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导致基金支付能力持续下降。本文应用社会保障精算方法与技术,以社会养老保险现行政策为导向。引入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新养老金计发办法的经济参数。构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与基金支出测算模型,其中以2006年新政策实施年为时间界限。分别构建“老人”、2006年前退休的“中人”(“老中人”)、2006年后退休的“中人”(“新中人”)、“新人”四类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洲算模型。从而推导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预测精算模型。以期对养老保险基金失衡风险和支竹能力危机进行及时预测。并为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调整和制度完善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的板块分割状况,使整个体系既有失公平,又损失效率。公共部门的就业者特别是公务员保护过度,非公共部门的就业者特别是农民和农村迁移劳动者保护不足。尤其是碎片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但妨碍劳动力流动,而且加大管理成本。新农合、新农保和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政策,有助于促进社保公平。但地区之间的福利竞赛,使地方财政不堪重负,有损社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因此,作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避免将社会保险覆盖率的数值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指标。(2)加大中央政府的社会支出责任,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以强化当地社会救助和社会增益产品的供给。(3)采用衔接或组合同一保险项目下不同板块的办法,减轻并逐渐消除社保体系的碎片化。  相似文献   

15.
The segmentation of the social protection system in China makes the system inequitable and inefficient.Employees in the public sector, particularly civil servants, are overprotected,while employees in the nonpublic sector,especially farmers and rural migrant workers,are underprotected. Segmented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impedes labor mobility and increases administrative costs.The polices,such as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New Rural Old-age Insurance Scheme, as well as the polices to promote migrant workers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insurance programs for urban employees,help improve the equity of social protection. However,the competition between different local governments on increase in welfare and overburden of the local finance due to escalating social expenditures have affected the sustainability of social protection programs.The following measures need to be taken to solve such problems. First is to avoid using social insurance coverage as an indicator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Second,on the one hand, the social spending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need to increase,and on the other hand,public transfers to less development regions need to augment for enhancing social assistance and merit goods provision.Third is to reduce and remove the segmentation of social protection system through integrating or combining various segments under the same insurance program.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决策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的现实情况及参保决策的影响因素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彰武县2363个样本的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综合运用描述统计、交叉列联表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个体特征层面、政策信任层面、政策推广实施层面分析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农保"试点政策存在制度缺位。"新农保"试点政策吸引中低收入水平、中低学历程度、健康水平低、参保回报时间短的人群。政策了解程度、参保手续便捷、经办人员服务态度等因素对农民参保决策有正向影响。据此提出建立有效的个人账户参保激励机制、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宣传服务意识、保证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建立多种养老保障制度之间的联动机制来促进"新农保"政策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双低”政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杭州市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双低"政策,指出"双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给付待遇低,难以保障农民工的未来养老需求;待遇调整机制不合理;享受待遇存在对农民工的歧视。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