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经济学(又称经济分析法学)源自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其产生有着特殊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效益”是这一学派的核心思想。法律经济学的著名代表人物当首推波斯纳,他撰写的《法律的经济分析》一书被公认为是法律经济学的经典之作,代表了这一学派的最高成就。本文拟从几个方面对波斯纳法律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理论价值、地位和作用等予以介绍和评析,以期借鉴其分析和解决法律乃至社会问题的思维角度和方式方法,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2.
波斯纳与法律经济分析及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经济领域学派众多一样,法律的经济分析也有不同的流派运用不同的方法,但究其源头,还是来源于科斯和波斯纳的奠基性工作。波斯纳以他一贯的实用主义法哲学的态度,尝试从微观经济学上的效率最大化的核心假设,为传统的法律研究提供一条与众不同的思路。由此,回顾了法律的经济分析这一流派的早期发展,分析了波斯纳把经济学假设引进法学领域的努力。最后,对波斯纳的核心观点效率最大化提出了自己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法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波斯纳的法经济学思想,认为波斯纳法律经济学理论坚持效益应当被看作是法律的基本价值,它的效益理论的价值和经济分析方法是法学理论领域的重大突破,其法经济学思想对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论包括了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的认识论基础和研究的学术认知立场三个部分.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研究中最基本、最简单的质的规定.法律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个体总是进行理性选择"这一"命题",对该命题具体内涵的理解在法律经济学中主要有四种.研究的认识论基础涉及研究者对何为个体对知识的真正认识以及如何获取这些真正认识的基本观念,包括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三种.法律经济学中的不同流派,甚至同一学者在不同的思想发展时期,都采用了不同的认识论基础.研究的学术认知立场是研究者在分析问题时所采取的基本认知态度和立场,主要包括方法论个体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两种类型.主流法律经济学接纳了方法论个体主义,制度主义法律经济学则坚持了方法论的整体主义.  相似文献   

5.
面对一种法学理论,我们要研究其在现实中的可行性,必然要对这种理论的发展脉络,尤其是本土化应用有一个很清晰的理解.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以法律经济学在我国的兴起为起点,分析了法律经济学在我国运用时应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相区别以及注意其理论本身的缺陷,最后以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为落脚点,分别论述了法律经济学在我国立法、司法、法学研究及法学教育方面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理查德·A·波斯纳在其《法理学问题》一书中,从认识论、本体论、法律解释和实质正义等方面对传统意义上的法律客观性提出了质疑,并以新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试图构建"交谈"意义上的法律客观性,即特定境况下的合乎情理。此文是对波斯纳提出这一问题的背景和他对该问题的阐释过程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以波斯纳为代表的芝加哥法经济学坚持的是新古典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理论,可以说,二者的理性人假设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但作为芝加哥法经济学个中翘楚的波斯纳,他的法经济学理性人假设并不是新古典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复制品。在新古典经济学理性人假设广泛受到质疑时,波斯纳并未置身事外。面对新古典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解释力和预测力越来越弱的现实以及理性反常现象的挑战,波斯纳与时俱进地通过增设一些附属假定来保护理性人假设的内核,从而实现对理性人假设的现实修正以促进法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结果导向主义的实用主义为我们观察法律和分析法律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提供了一种更具解释力的研究路径。认识论意义上的实用主义和方法论意义上的实用主义,分别对应着学术批评和理论建构。对波斯纳的实用主义理论进行实用主义的借鉴,有助于提升我国学术批判意识、消解法学研究中的法条主义以及经验性地理解法官的行为和司法活动。我国的法学研究需要实用主义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对财富最大化的规范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的经济分析是波斯纳最常用的方法。为了给这种方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了避免人们把法律的经济分析和功利主义联系在一起,波斯纳提出了“财富最大化”理论作为其法律的经济分析的规范基础。他竭力论证财富最大化是一种和功利主义不同的、更好的规范理论。本文通过对波斯纳论述的分析认为,尽管财富最大化和功利主义有一些不同,但没有足够的理由认为财富最大化是一种比功利主义更好的规范理论。  相似文献   

10.
在法律史上 ,法律经济学作为当代法学最新的理论、思潮和流派 ,实现了范式革命 ,实现了方法论的突破和创新。它以经济学的实证理论和方法为基础 ,以效益为核心 ,研究和揭示了法律所具有内在的经济机制、经济逻辑 ,认为法律的宗旨是以效益原则来配置社会资源 ,促使之最大化、最佳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