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治常被视为一种前现代治理机制,但现代各国仍普遍存在礼治因素,中国尤为明显,表明礼治是健全的国家治理所不可或缺之机制。以历史政治学方法分析礼治形成、重建的三个历史关键节点可以发现,礼先于国家而存在,组织了早期人伦与宗教生活。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具有较高自主性、能动性的政治权力为自己建立了强制性直接统治机制,即“政刑”,但其覆盖和穿透能力毕竟有限;为进行有效治理,政治权力又吸纳了礼及其所塑造、维系的社会,作为国家治理之基础设施,这就形成了礼治。强制性直接统治机制是国家的本质所在,但唯有通过礼治,政治权力才能对社会进行全面治理、深度归化,此即礼治之必然性所在。因此礼治尽管在历史上多次崩溃,却总是得以重建;今天中国正处于重建礼治之过程中,亦当建立兼容礼治之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2.
春秋上继西周、下启战国的过渡性质使其社会思想的表现极为复杂。春秋时期,不仅社会上涌动着以礼外交、以礼治国、以礼修身的传统礼治思潮,人们对传统礼治所表现出来的内部矛盾,即礼之实与礼之仪的相互脱节也发表了批判性意见。为实现“天下国家可得而正”的礼之实的政治目的,一些政治家甚至摒弃了虚而无用的礼之仪。在其政治实践中,已初步具备后世法家的法治萌芽。  相似文献   

3.
礼——中国文化传统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世代相沿的主要形态。礼有多重含义,礼貌之礼、仪节之礼、伦常制度之礼,从春秋以来就有这样的区分。礼制、礼律、礼教、礼治从不同层次表述礼的内容和功能。一个礼字,内涵外延之深广,曾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同义语。  相似文献   

4.
冯琳 《船山学刊》2013,(2):8-13
王船山哲学以务实、重行为特征,他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明清实学的重要代表。他将"实践"作为一个词使用,用来指代传统的"行"。本文从人际交往、政治和生产等三个方面探讨船山实践观中的礼治思想。首先,船山认为社会交往中的人要遵循礼仪规范,礼在维持人类生存和繁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船山认为治理国家的理想模式在于"礼治",道德教化对于礼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船山非常重视"厚生利用"的生产实践活动,他认为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规范,用礼来节制肆意挥霍、过渡消费等问题,用礼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推行的礼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礼治是通过等级礼仪制度、政治运行规范、社会生活原则来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礼治秩序是儒家建构理想政治秩序的核心元素,也是儒家治理社会的目标,其内容及合法性思想主要包括:君民有别,等差有序;情欲难免,节欲礼控;礼本法末,德主刑辅;礼乐之统,以乐从仁。在社会转型的今天,我们面临着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挑战,"吸收"、"转化"礼治秩序思想和经验,对当代政治秩序化建构有着举足重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战国时代,荀子和孟子开辟了孔子儒学发展的两个基本方向,从此,儒家思想开始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法律、艺术、伦理道德等各方面儒家化的基础。而如果说孟子在思想层次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各方面浸入了儒家的价值论和精神,那么,荀子则在实践层次上塑造了中国礼治的基本形态。荀子认为,“礼始乎棁、成乎文,终乎悦校。”这段表述简明地概括了其礼治模式的基本方面。“礼始乎棁”是说礼始于对人本性的的收敛和约束。“成乎文”是指礼落实到礼之文饰上面,使礼具有规范的实在性。这种礼的规范性在孔孟那里具有外在规范和内在道德的双重意义,而在荀子的礼学思想中,过多过重地强调外在规范性,并借助政治、法律的权  相似文献   

7.
李佳琦 《理论界》2022,(10):1-7
礼在中国社会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自周公制礼作乐开始,礼成为古代国家治理中最具整体性、规范性、权威性的制度安排。对古代历朝的民众来说,礼对生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虽然礼的形式是自上而下的,具有明显的等级性,但是礼的确立与实行却关乎每个人的生存。《礼记·曲礼上》有言:“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有礼则安”意味着一种和谐有序的生存状态的确立与实现,这种状态对于个人而言意味着心理上的安宁祥和与生活中的安全稳定。总体说来就是,中国古代以礼治使个人认同和谐有序的生存状态,使“礼”立于个人,促使其维护和推进礼治的延续。  相似文献   

8.
"礼"是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核心概念,在调控社会运行的规范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礼"起源于调控社会运行的自觉选择,"礼治"是社会运行调控自觉性的重要体现。在中国传统社会,"礼治"既渗透在社会运行的各个领域,也体现在社会运行的不同层次。微观层面通过"以礼修身"塑造社会运行的参与主体,中观层面依托"以礼齐家"稳固社会运行的核心枢纽,宏观层面确立"以礼治国"作为保障社会运行的方略。  相似文献   

9.
梁涛 《船山学刊》2023,(1):13-23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变法运动,促成了社会治理上由礼到法的转变。但是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与执政者理念的差异,齐法家与秦晋法家对于礼治与法治也存在不同的认识。齐法家在强调法治的同时,也重视礼治建设;但在“礼出于法”还是“法出于礼”的问题上,其中也存在不同的认识。以商鞅为代表的秦晋法家则突出法治,反对礼治,视礼义为祸害国家的六虱之一,把特殊时期的军事动员政策当作长久的治国法度,过分夸大了法而忽略了礼的作用,在取得兼并战争胜利的同时,也为秦国以后的发展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10.
刘瑞华 《学术探索》2016,(4):133-138
福文化是传统社会中内涵最丰富、大众最喜爱、影响最广泛的社会民俗文化之一,其渗透和体现在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蕴含的价值精神主要有世俗精神、尚德精神、理性精神三个方面。以扬弃的态度对之进行审视,传统福文化是塑造积极健康的国民品格、促进民族艺术繁荣发展、形成崇德社会风尚的重要文化资源,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促进国家的文化繁荣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孔子与中国的礼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是孔子学说的重要内容。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孔子学说的核心是“礼”,而不是“仁”,更不是“天人”。“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几千年的中国社会就是一个“礼治”的社会,而孔子就是以提倡“礼”而闻名的。但是,对于孔子关于“礼”的学说的性质和意义,人们却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礼”的学说代表了孔子的社会政治观点;有的认为,“礼”的学说体现了孔子的宗教观;有的则认为,“礼”的学说主要反映了孔子的人文观。有人想从中挖掘出新的意义,以弥补现代“法治”社会的不足;有人则揭示其中的保守性,证明其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阻碍作…  相似文献   

12.
张载首先从宇宙本体的角度为礼的存在寻求理论依据,认为礼源于太虚、天。从礼的实施主体的维度对礼的形上依据作了追寻。张载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提倡克己复礼,主张变化气质以克服人性的偏差,从而永保天地之性。其主要途径就是通过不断教育与学习以反礼,并主张以礼治国,以礼化俗,从而使社会井然有序,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张载认为,实现礼治的重要途径就是学,在教学中以礼为重。  相似文献   

13.
潘斌 《船山学刊》2022,(1):35-45
王船山礼学与先秦两汉儒学、宋明理学的渊源甚深,特别是与张载的礼学关系密切。船山认为礼是天理的体现,合礼者是天理,不合礼者是人欲;礼与天理相关,亦与人情相系,礼甚至由心而生。船山认为情可能过或不及,而礼可矫正,使其合乎中道。礼是"五常"的范畴之一,而船山将礼从"五常"中抽离出来,并视其为"三纲五常"的大体。在船山的礼学思想体系中,夷夏之辨、人禽之别的根据就是礼治的有无。船山从礼学的角度彰显文化主体意识,还体现在他对佛老和阳明心学的批判态度上。  相似文献   

14.
秦飞 《东岳论丛》2022,(9):161-167
“让”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让”作为儒家仁礼思想的精神要义,既是礼治的逻辑起点,也是礼治要抵达的至德形态,尤其是“让天下”的思想,可谓孔子内圣外王治国理政思想的一种极致表达。因此,被视为德、礼之主的“让”,既是儒家礼治思想的核心价值、礼乐文化的精神实质,也是儒家义利观的价值底色,对塑造中华文明核心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这一问题,为当今合作共赢、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等中国主张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唐代的礼治     
张作理 《东岳论丛》2000,21(2):104-106
统治有低级统治和高级统治之分。高级统治必须是在法治的基础上 ,强化礼治。礼治是指以思想教化、文化制约、道德规诫为主要手段的统御。唐代中前期 ,是一个典型的重视高级统治的社会。其礼治御官化民的主要措施有 :续汉制尊儒倡道 ;育官吏九经举仕 ;倡官德诏谕劝勉 ;重孝义旌表门闾 ;尚敬让行乡饮礼 ;禁左道违礼必究。唐代的重礼治 ,对今世也很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统礼治、人治与当代法治的关系,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思想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人们一般否定了“人治”,认为“人治”与“法治”相对立。但对于、治”有些人持肯定态度,认为“礼治”不同于“人治”,它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适价值”和“永恒价值”。我国法治不能离开‘’礼治”,“礼治”应该与当今法治相辅相成。笔者并不否定传统礼治中存在某些合理的成份,但也必须指出中国传统礼治正是封建人治的根基,“礼治”的基本内容与实质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是与现代法治精神相对立的。如果不认识这一点,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非常…  相似文献   

17.
儒家"礼治"有两层涵义,包括"别"和"仁"。儒家"礼治"之"别"铸就了古代刑讯得以存在的社会土壤,并使得古代关于刑讯的规定具有等级色彩;儒家"礼治"之"仁"带来的影响是古人对"人命"的重视,因而古代统治者在允许司法刑讯的同时,又对刑讯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治理刑讯的关键在于"治人",只有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刑讯滥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构成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秩序是礼治秩序,仁、义、礼、智、忠、孝、节、义等道德范畴,为维护这个秩序起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它们是礼治秩序的灵魂和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是泛道德主义色彩极其浓厚的文化,人们举手投足、洒扫应对,以及政治的运作、刑事的施行,无不可以纳入道德的范畴。事实上,儒家这些简单粗浅而又无法确定其涵  相似文献   

19.
刘涛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7):133-140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非常重视礼治的申明与重建。为了加强社会治理,朱元璋明礼重法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整饬社会秩序。朱元璋的礼治教化观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包含法治建设、学校教育、民间教化及乡里祭祀等各个方面,体系严密,结构完整。朱元璋的礼治教化思想及其实践措施的推行,体现了以礼治国、以礼化民的治国方略。但是,这些措施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伴有急迫性、强制性,甚至过激性特点,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何谓"福",我们又应当如何追求"福"?古代的先贤给出了不同的结论,《周易》之中也有涉及。经孔子之手后,"福"字有了新的涵意——人们从祭祀中走出,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