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体制的制度结构树状图的位置来看,自上而下的改革是突变式的转型;自下而上的改革是一种目标有限的局部改革,本质上是制度结构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调整,但不同于自发的制度演化,而是宏观决策主体主动自觉的调整。过渡性制度安排是减小改革阻力、实现体制平滑转型的机制。自下而上改革的风险主要在于改革停滞甚至倒退和变性,使体制长时间处于扭曲、不稳定的状态,社会经济失序。因此,改革信念、改革文化和领导者的改革决心和勇气,是实现体制平滑转型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经济转型虽然从本质上来说是社会经济组织方式的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一国经济体制的自发演进过程,不同国家不同体制之间的竞争压力会对每个参与其中的国家的制度变迁方向产生重大影响。但经济转型并不是简单地向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回归。对于转型国家而言,一个完整的战略选择应当是以比较生产率优势融入世界市场,在这之后则应当发挥后发优势,走跨越式发展之路。针对不同转型国家的现状,前者适用于尚未真正融入世界市场的俄罗斯,而后者则适用于已经融入世界市场的中国和东欧国家。  相似文献   

3.
经济转型时至今日,中国、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在转型绩效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而对转型绩效差异的正确认识和评价直接关系到转型国家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所采取的战略。因而,必须将经济转型作为一个整体,把为当前理论界所公认的转型起点———计划经济、目标———市场经济以及两者之间的过渡阶段三者结合起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察经济转型,从而解释中国、前苏联、东欧国家等在转型绩效上的差异。研究表明,经济转型在本质上是一个以经济现代化为目的的、从计划经济体制向混合经济体制转变的体制转换过程,而混合经济中所有制结构的差异,是形成中国、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转型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盛洪和张军曾经就是否能通过计划和市场间的自发交易,来实现改革的平稳过渡展开过激烈的争论。盛洪的观点是,应尽可能少对利益结构进行调整,以实现转型的稳定形式。其实,盛洪的主张是存在问题的。对中国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研究表明,市场自发力量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推动转型。当国民的利益结构存在对立和矛盾时,市场自发力量会使转型陷于“僵持”或“内卷”,为打破“僵持”,应重视强制在转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作为一个新话语概念,其基本本意在于创造一种新的语境和一套的语音规划,为具有普适性的社会变革搭建一个意义平台.新闻转型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中发生的,因此,新闻转型只具有整体性变迁的性质.新闻转型的类型主要有新闻理念转型,新闻体制转型,新闻媒体转型等五种.与此同时,新闻学也需要转型.  相似文献   

6.
李长莉 《江海学刊》2012,(1):150-160,239
通过对乾隆江苏如皋饥疫的恶性案例、光绪山东惠民水灾的良性案例与宣统直隶保定新法防疫三个清代救灾案例的比较考察,可以看出由救灾体制所代表的社会危机公共管理体制,在清中后期,伴随社会变动而经历了从传统模式向近代模式的转换。这一转型过程表明,体制性质而非官员素质是决定救灾效能的决定因素,体制组织化是社会公共管理的制度保障,官民力量的整合,使救灾成为集中全社会力量共同进行的公共事业,因而使救灾效能比较显著。这是社会管理制度近代转型的体现。可见清末"社会救助中封建国家的作用"并未下降,反而在体制转型中更加开放、多元、强化而有效。救灾体制转换所显示的效能示范,彰显了新式救灾体制的优势,促进了社会公共管理模式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7.
发展方式转型是有规律可循的:传统增长主义发展方式只有遭到危机的挑战才能向科学发展方式转变,但只有适度的挑战才最有利于转型成功;发展方式转型是一个“量变→部分质变→质变”的过程;转型与增长之间是一对以同一性为主的矛盾关系;转型与增长的交叉点是发展方式转型的着力点;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是一个利益格局调整和优化的过程;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是一个理性建构与实践摸索相互配合的过程;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是利用、规范和引导资本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经济转型时期的非正式制度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式制度具有内生性、依附性、边缘性、排他性和替代性特征。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与之相容的非正式制度的缺失,会导致正式制度失效。非正式制度缺失导致的正式制度失效,正好可以解释全要素分析中的“残差”问题。在经济转型社会的生产函数中,应引入正式制度因素和非正式制度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发展中,尤其要重视非正式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9.
从晚清到五四,中国文学发生了意义和形式的转型。文学转型依赖于文学制度的建立和支撑,如科举的废除与新式教育的创建,大众媒介的兴起与传播方式的改变,从作家、作品到读者的存在方式都发生了大变动,一套新型的文学体制被建立起来。文学体制为五四新文学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成为中国文学转型的重要背景和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10.
始于20世纪末的大转型是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体现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而且还体现为政治、社会、文化、认知等多个层面的深刻变革.转型是一般性和特殊性共存的历史演化过程.在转型的起点、动因、过程和任务等方面存在着共性特征;在转型的方式、策略、路径和绩效等方面存在着个性差异.目前,主要的转型国家已经历了转型的准备阶段、转型的启动与正式推进阶段,并且正在步入转型的深化阶段.转型国家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通过更加全面、深入、细致的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是所有转型国家的共同任务.其中的核心要素就是建立起由具备充足治理能力的强政府主导下的政府、市场及社会互惠共生的有效现代国家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试论转型中后期政府能力的危机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从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角度阐述政府能力的含义与构成,分析在转型中后期由于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动而引发的政府能力危机。为了解决政府能力不足的矛盾,必须在宪政体制内,在转变政府职能和重新配置政府职能的过程中加强政府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将制度变迁理论用于中国法律转型的研究却不多见。因此,尝试运用制度变迁理论解释中国法律转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法律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法治的启示有:首先,国家在法律制度变迁过程充当主导性角色是不具有成本收益优势的。因此,法律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国家只能是辅导性力量。其次,法律制度变迁不可能进行跳跃性地发展,只有满足周期性和阶段性变迁才可能获得成功。最后,法律制度变迁走不出停滞阶段往往都是由于利益集团的垄断。因此,只有存在一个合理的社会结构,才能造就各种利益集团,形成重复博弈的动态过程,从而避免法律制度陷入长期的“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13.
土地财政从表象看是一个财政问题,但通过从土地相关制度变迁的角度来切入分析表明:土地相关的制度供给与制度目标的矛盾是土地财政产生的内在原因.土地财政为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提供了财政支持,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它的核心问题在于耕地资源流失、城市化质量低、地方政府角色错位及收入不可持续并蕴含了极大的财政金融风险.土地财政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以土地制度的改革为首,以相关的财税政策为匹配,使地方政府以可持续的“以地生财”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经济转型包括以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转型 ,以市场化为方向的体制改革 ,以集约化为方向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新时期改革和发展的新问题赋予了经济转型以新的内容。将小康社会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阶段来推进 ,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确认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赋予了体制转型新的内容 ;新型工业化则可以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沈海军 《学术界》2013,(8):92-100,310
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矛盾迫切需要政府转型。政府转型的实质是一场政府自身的革命,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实践中,政府转型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为:观念落后、动力不足和体制惯性,政府必须通过观念更新、制度革新、体制创新来改善治理状况和提高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城乡发展战略转型和新农村建设时期,客观上需要重点解决现行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中的突出矛盾,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逐渐由工农分治、城乡二元逐步向工农业和谐、城乡一元转变。遵循统筹兼顾、明确方向、分清主次、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现阶段应主要围绕农村公共服务职能转型、农村公共服务责任分担和财政保障体制转型,制定适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转型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梳理了有关转型国家制度变迁的代表性文献,并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提出一个对相关研究的批判,指出已有研究所存在的种种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对经济转型和传统社会主义体制兴衰之间内在关联性的忽视.而重新思考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形成和衰落,并将其与对经济转型的研究加以整合,从而从更长的历史时段来研究转型国家的制度变迁,才能够将对经济转型的动因、绩效和走向的分析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关于推进大庆石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经济转型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其固有的资源、结构、体制、生态、城市功能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着眼于推进大庆的经济转型,“十一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大庆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接替产业、创建百年油田、构建战略新高、共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实现新的跨越,推动大庆迈上科学发展新阶段。鉴于大庆经济转型过程中一系列制约因素和各实施主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经济转型应在宏观层面上进行全局性、整体性的战略谋划并建立起相应的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发生了两次重要的事件:一是20世纪初由不发达的市场体制和半封建体制向社会主义计划体制的转型;二是20世纪末期由社会主义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转型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变迁的重要过程,但在转型中如何定位人类理性的作用和把握转型的演进逻辑却不是容易回答的重要问题。人类在有限理性基础上的有选择的理性建构模式是一种科学和可行的行为模式;而转型中的演进逻辑应是自发演进和人类理性作用相结合的一种互动逻辑,这是转型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20.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自主性制度变迁是制度变迁的两种路径.体制转型有其内在的动力和阻力.在制度变迁过程中,那些从过去传承下来的知识和信念能对新制度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对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历史制度变迁的轨迹作了比较.弱化血缘关系在制度变迁中的影响是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不可或缺的一步;立法保护私有产权是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最佳路径是使得自上而下的转型驱动与源自信念边际修正的内生性制度变迁方向有机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