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志华 《兰州学刊》2011,(10):112-116
赛珍珠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中国小说成了她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凭着对中国小说的偏爱与认同,促成了她对中国小说美学观念的独特认识与发现,并对其小说创作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赛珍珠对中国小说的接受,既映现了中国文化和美学精神对西方的镜鉴意义,更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沟通之桥。  相似文献   

2.
近代“救亡”主题转变为“启蒙”的文化策略,小说被作为改良民智的渠道,而被利用的小说却在客观上提高了地位,刷新了视小说为“小道”的传统观念;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尤其是西方小说的译介。进一步刺激了中国小说的繁荣,拓宽了对小说文体的认识;以报刊、出版业为载体,以稿酬制度为推动,小说在通俗化和平民化的道路上,实现了其商品化。中国小说作家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而主体的这种自觉意识成为中国传统小说观念迈向现代化的直接力量。  相似文献   

3.
埃兹拉·庞德一生推崇中国文化,孔子、儒家思想是其翻译和创作的重要源泉,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然而,在如今后理论时代,在“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的标签下,庞德对儒家经典文化的误读和挪用饱受诟病。本文旨在寻找庞德对孔子及儒家文化误读与挪用的两方阵营之外的一条客观评价之路,探究他对儒家经典文化误读与挪用的根源,并通过东西方宗教与哲学思潮的比较研究来揭示庞德是抵制西方“两希”文明的哲学思潮而转向从东方尤其是孔儒经典中寻找济世良方。  相似文献   

4.
姜贵的小说并非纯粹的"反共文学"。他的创作,一方面通过古代妇女和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显示出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意旨,另一方面又从中国社会现实出发,对西方文化潮流秉承了审慎的态度。对传统伦理道德层面的扬弃与坚守,是姜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做出的可贵尝试。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21,(1):29-37
郁达夫留日小说在显性层面贬抑传统中国,又在象征、隐喻、寓言的层面颂扬传统中国,将其作为对抗西方文明、克服身份危机的文化策略。其主人公歆羡西方文明又为西方文明所否定,由民族屈辱感获得民族自觉,使得主人公文化身份与民族身份从分裂走向统一,破除了对西方文明的崇拜并发起对西方文明的抗争。以往的研究将郁达夫的留日小说看作东方主义叙事,固然有助于说明郁达夫的文化倾向,却将其认同危机简化为东方主义心态,消除了反抗的可能性和主体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实验探索小说横移西方文化,由于脱离本土文化根基而造成文化错位,发生痉挛反应,最终付出远离生存本真的惨重代价。实验探索小说忽略了接受影响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和文学交流的过程,并不是对接受对象的单向模拟,探索小说没有保持以我为主的“拿来主义”是导致他们最终陷入精神危机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晚清小说中出现了众多的旅行者,除了叙事功能的考虑,其意义在于,通过描绘旅行者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旅行经历,来进行文化观照和反思,以此推动文化变迁。上海是晚清小说中的重要场域,小说家借由上海的西方异托邦镜像,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的同时,也对西方的城市文明有所批判。旅行者经历的乌托邦之旅,代表了晚清小说家面对社会和文化危机所构想的理想之境。然而,受制于自身的文化传统、个人认识以及时代背景,他们对未来缺乏系统的、深层次的设计,不是回到中国传统的桃花源就是比照着西方社会先进的科技与物质文明进行虚构,其设想缺乏现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的创作者在小说文本的实验中,不仅仅是吸收、借鉴了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技巧,更为重要的是在审美意蕴上彰曼了共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积淀,他们的文体实验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民族传统、艺术观念、审美机制和接受心理,集中体现了作家民族化的尝试和努力.  相似文献   

9.
最近读到残雪谈伟大文学的一篇文章,谈到了小说,她说,文学的源头来自于西方,中国根本就没有小说.她还认为,好的作家和小说就是要展现人性深处的矛盾与挣扎.她所欣赏的作家自然都是西方的.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无可挑担的,她只要能写出一流的小说就足矣,无所谓东方还是西方,但对于暗伏于其血液内部的文化基因,以及其母文化(自然她也可以说西方文化才是她的母文化)的传统来说,也许存在着内在的大矛盾,这也应了她所说的中国文学缺少这些,而西方文学正是描写人性深处的矛盾而成为伟大文学.在这篇短文中,残雪将中国文学一概否定,从古至今无一幸免.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于西方叙事批评的纯形式分析的新时期我国的小说叙事批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稳定期的小说叙事批评,表现出超越形式分析的自身特色。而这种特色的形成,又是与中国学术理论界对西方叙事理论的反思性接受、中国自身重意义阐释和盛行外部研究的文学批评传统以及多元化的西方理论话语与文化研究潮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翻译理论的角度来看,哈金的小说采取了异化和归化并存的文化翻译策略.其异化策略以源文本--即中文以及中国文化--为中心,以差异性为目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然而,为了迎合西方文化意识形态,哈金对中国文化源文本也进行了归化性修改.哈金的中国情境小说,异化为表,归化为里,为西方读者所举起的是一面貌似忠实,实则充满异域色彩的东洋镜.  相似文献   

12.
赛珍珠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自称一生到老都属于中国,而且强调是中国小说教会了她的创作,她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说是《中国小说》,满怀深情地介绍中国小说并诚挚表示对中国小说对她哺育的感谢。她的最重要的作品都是关于中国题材的,或与中国有关,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从她的创作成就、对抗日战争文学的贡献、对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成就的清醒认识和对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等角度,论述赛珍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学勤 《社会科学论坛》2006,(2):149-150,154
《伍子胥》是冯至创作的历史故事小说,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和借鉴,并且吸纳了西方文化现代性的因素。本文回顾了作品的形成过程,并通过分析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来论述《伍子胥》的民族性特色。  相似文献   

14.
《金锁记》呈现多维的叙事学特点,即中国抒情主义叙事传统,西方现实主义叙事传统和中国现代小说话语的参照系统。中国古典美学的艺术性与西方写实主义的真实性及中国现代文学的时代主题性对文本叙事的渗入构成了小说的叙事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化需要文化反思,尤其是对"五四"新文化模式进行检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功绩是伟大不朽的,但它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也产生了负面效应。要开拓对文化传统进行反思的新界面,超越"五四"而重新理解和阐释中国文化传统,必须探索两个问题:一是中华民族文化深层结构从传统拟家族性向现代个体性转化的问题,另一个是从排斥西方文化和文明到吸收西方文化和文明的优秀成果的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赛珍珠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自称一生到老都属于中国,而且强调是中国小说教会了她的创作,她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说是<中国小说>,满怀深情地介绍中国小说并诚挚表示对中国小说对她哺育的感谢.她的最重要的作品都是关于中国题材的,或与中国有关,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从她的创作成就、对抗日战争文学的贡献、对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成就的清醒认识和对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等角度.论述赛珍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相片》是冰心小说中最具有叙事性与抒情性高度融合的佳作。小说借助于传教士的中国文化眷恋情结与中国姑娘的西方人格诉求的心理对抗和价值错位,展示了丰富的文化与人性镜像生存的悲剧性:近世以来的东西方文化互为对象,互为镜子;人性亦如此,人性如镜,自我人性的价值需借助于对象化过程方能体现出来。“相片”既是实写一场景,又敞露出深刻的人性与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18.
文化冲突是政治冲突的先导。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是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矛盾,解决这两对矛盾就成了近代中国的重要课题。毛泽东在近代长达百年的中西文化论战的广阔历史背景下,回答并解决了这两对矛盾,提出了自己的中西文化观,这对于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现代中国如何正确地对待西方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艺心理学特别强调作品语言对作家审美情调的传达。照西方的话语理论说,这种作品语言就是一种传达了作家主体意向的内涵丰富的话语。对王朔小说的话语传达的深入研究则是理解其主体意向的关键。本文从破坏传统意识形态、颠覆传统规范和秩序、亵渎传统文化三个方面来剖析其小说话语的传达内涵,并就王朔与其小说人物的客观认同来进一步印证其解构传统的主体意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历史主义小说创作与西方新历史主义理论的精神有一定的相似性,体现在历史真实的个人化书写、历史必然性的质疑、大写历史的小写化、边缘历史抵抗主流历史等方面。但是,中国的新历史主义小说创作没有西方新历史主义理论的复杂的理论渊源和真正的滋生土壤,因而,中国新历史主义小说在对西方新历史主义理论“嫁接”的同时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异”。中国新历史主义小说是当代中国复杂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和西方新历史主义理论相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