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诵读教学法自古以来就是古诗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然而,现初中阶段,许多语文老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频繁使用诵读教学法,却常常出现低效或无效的情况。改善这一现状可以从诵读时间、诵读意图、诵读指导、创设诵读情境入手。  相似文献   

2.
何细林  丘建雄 《职业》2015,(9):36-37
诵读经典古诗文就是用民族文化的精品来打造学生的精神世界,打造学生的文化气质,开启学生的智慧。教师应着力创设活动情境,引领学生感悟经典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育成长的黄金阶段,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接受传统文化道德和先进人文理念的熏陶,对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塑造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语文学习角度看,诵读古诗文能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诵读诗词,小学生可以学习到重要的写作知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读书札记的形式梳理了《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健全措施研究》一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对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研究应持的态度。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问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基于现实条件的分析与解读。同样,也应从不同角度以多学科的方式提出健全措施,要引导道德观念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成长要保持关注、反思、陪伴的态度,要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5.
沈颖 《公关世界》2023,(7):139-141
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诸多蒙学教材具有自身所特有的启蒙教育特点作用,《菜根谭》作为一部从各个方面影响后世的通俗读物,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一。从《菜根谭》中,我们认识到蒙学教材具有语言积累、道德启蒙、知识扩展等功能,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大的作用。基于这些功能,蒙学教材给当代教育带来了一些启示,如注重诵读指导,训练写字能力;重视道德培养,培养优良品格;教授丰富内容,助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是必要的。本文在对幼儿园实施经典诵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指出了合理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途径。  相似文献   

7.
德育人文关怀与青少年德性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性本质上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获得性品格。青少年的德性形成需要合理有效的教育和塑造。德育人文关怀的指向是培养和塑造具有德性的人,或者说是具有德性人格的人。德育人文关怀对于青少年德性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培养道德情感、启迪理性自觉、引导精神自律和完善心灵和谐。  相似文献   

8.
冯亚佳 《现代交际》2010,(11):81-81
近年来少数民族电影异军突起,广受好评。《俄玛之子》作为《花腰新娘》之后又一力作在民族风光的展示、民族精神的体现及民族习俗的凸显上有很大的突破。本文致力于此影片的美学分析,从五大角度探究《俄玛之子》的美感源头并展望少数民族电影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同区域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使得"文化自觉"的问题日益凸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强烈冲击的情况下,青少年对民族文化认同产生困惑.对此,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对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教育,引导青少年深刻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辩证地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关系,创新民族文化,重树民族自尊,重铸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公共图书馆在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阅读习惯中起着重要作用.文中从一名图书馆员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吸引青少年走进图书馆以及引导他们正确高效使用图书馆.为青少年成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