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古时代女性择偶标准完全体现出以女性自我为中心的理念,母权制解体到新中国诞生,除王公贵族以外的普通女性,基本没有择偶自由权,新中国成立后,女性择偶具有了自主性;新中国成立初期,女性理想的择偶标准是干部、专业复员军人、大学生、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等。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政治条件、家庭背景、社会地位是女性择偶时比较注重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女性更注重男性的学历、身高、和对方的感情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后,女性择偶标准重年龄,重健康,轻身高;重事业,轻学历,轻职业;重人品,重修养;重脾气,重经济条件,轻家庭背景;重爱情,轻婚史。女性择偶标准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地域文化差异、文化程度经历、家庭整体教养方式的影响。当前女性择偶标准的倾向实惠化、条件化、自由化、性爱化。未来10年女性择偶标准指向多元性、综合性、可变性、对象性、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3.
择偶,是一种异性间的人际选择,是美满人生的必经之路,是爱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择偶标准就是一个人在选择婚姻伴侣的时候,持有的主观条件和要求的总体概括。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婚姻关系的状况,而且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更是现实社会价值观念的缩影。本文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旨在探究新时期硕士研究生对择偶标准出现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649名上海白领的择偶标准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白领在择偶标准上既有一些相同表现,反映出择偶行为的理性倾向;又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表现出男性重外貌、女性重物质的倾向;并且就整体而言,女性的择偶标准更为苛刻和挑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进化心理学的择偶观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社会网络在城市青年择偶过程中的作用,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强对城市青年择偶方式和途径的认识,也可以为更好引导城市青年择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316名已婚青年的研究发现,他人介绍是当前城市社会常用的择偶方式之一,城市青年在自己结识对象过程中面临着可选择面较窄、可用途径较少的困境,导致了这种局面的出现。学历、职业、出生地和收入水平是影响择偶方式的因素。通过他人介绍的人主要借助强关系,而且自致性强关系比较多。  相似文献   

6.
曾亚玲  王钊 《现代交际》2012,(12):111-112
庙会作为一种社会风俗,同样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东北地区庙会从民国到当代,无论是民俗风情,还是社会功能,都发生着特有的嬗变.庙会这一特殊的文化载体,在当代焕发了新的活力,体现的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时代特色,宗教信仰功能减弱、休闲娱乐功能凸显、新增民俗旅游功能.当代东北地区庙会在新形势下应该得到转型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理想择偶条件偏好量表》对378名大学生的择偶偏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女生在身高适当、有财产、有责任心、家境好、事业有成等项目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农村生源大学生对有孝心的偏好显著高于城镇生源大学生;城镇生源大学生对家境好的偏好显著高于农村生源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家境好和有情趣方面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文章最后,对大学生择偶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儿育女是一个纯属个人隐私,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简单到不需要思考,只要凭着生理本能即可解决,但又复杂到需要追询生命意义,探究自我与社会互动关系的问题。 生育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程度,一种价值观念。中国历来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义正词严的训诫,我们的祖祖辈辈是在“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传统中,带着婚姻、家庭、儿女的重负走过漫长的人类文明史的。“传宗接代”一直是婚姻的主体,生儿育女已成为人生无法省略的责任和内容,更是女性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最重要的体现。 中国青年生育观的变革是从城市走向农村的。40多年…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仿佛天下所有的女孩儿都希望能够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女孩子们在过了25岁以后,婚姻就成了父母嘴里时常唠叨的头等大事。现代社会,女性在择偶的标准上已和以往有所不同,很多人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人品好、有修养、学历高、家室好、长相好的“五好”型男,似乎真挚的爱情对很多已经步人社会的女性来说不再是她们在择偶时最重要的标准了。我今年25岁,正要步入而立之年。在面对择偶时,我也变得有些茫然了,不知道自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到底是该物欲、还是横流了。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95后高职医学生恋爱动机与失恋应对方式的关系以及择偶标准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大学生恋爱动机问卷、择偶标准问卷以及失恋应对方式问卷对1104名高职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95后高职医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恋爱现象、恋爱动机与失恋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择偶标准与恋爱动机显著正相关。择偶标准在恋爱动机与失恋应对方式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值为13.65%。  相似文献   

11.
消费主义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应该引起重视。当前,消费主义盛行的原因之一在于消费给人们提供一种身份建构的重要方式。在消费中,人们体验着自由和平等,确定了自身的价值所在,实现被他者认同,并获得了群体归宿感。然而,这种身份构建方式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它使人为物所役,而自由、平等也成为幻影。当代青年所处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催生着消费主义,但是,青年不应该因此而沉沦其中,要清醒认识消费之于人类的本真意义,寻求更为合理的身份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青年人际价值观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的人际价值观出现了巨大的变迁,本文分析了中国青年在人际价值取向、人际价值目标、人际吸引影响因素、人际交往方式、人际关系状况等方面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变化,指出了教育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人际价值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14.
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少年相比,当代青少年道德观念发展呈现一些新的特点,比如较多关注道德的协调功能而对道德进取性功能注意不够;在与父母关系上更倾向于尊重父母而较少强调个人独立;在中国传统价值与现代西方价值观念的选择上更多倾向中国传统价值观念而对其实质了解不足;在婚姻观念上显得更加开放和包容而对婚姻的社会因素较少考虑;对道德牺牲行为表示尊重和赞赏而较少投入需要更大道德牺牲的行为等,在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中也存在着明显的道德相对主义、自然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思想倾向,这些与我们社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存在着较大差距,影响青少年健康发展,应积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引导,提升青少年教育的社会内涵,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和社会教育,为青少年道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权力视角:当代城市青年婚姻形态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形态与婚恋价值观紧密相联,是婚恋价值观、人生观乃至世界观在婚姻形式上的外在表现。当前,青年特别是城市青年的婚姻形态出现多元化和多变化发展态势。本文以上海A城区已婚青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在城市青年婚姻形态存在的价值元素和维系基础中,当代青年特别是城市青年婚姻价值观和婚姻形态呈现多元化和多变化存在和发展态势,其主要的驱动因素是当代青年性权力的觉醒与扩张以及对物质权力和精神权力最大化的追求与选择。  相似文献   

16.
精神困惑是指个体存在着的意识或无意识层面的内在困境,并向外呈现出的一种疑惑状态。青年的精神困惑主要表现为空心病佛系愤青等状态,这些状态下的青年对生命的意义及自我价值产生了消极或极端的认知,不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而青年精神困惑本质是心理过程的认知、情感、行为呈现的不和谐的状态,所以要打通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任督二脉,通过注重知识的意义建构,加强对情绪特征的把握,强调挫折的系统科学教育帮助青年人走出精神困惑。  相似文献   

17.
This qualitative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patterns and conditions of the wrong decisions women make in choosing their life partners. Grounded theory was employed as the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Accordingly, 31 women who had applied for a divorce in the city of Yazd were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Purposeful sampling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select samples and collect data. The findings show wrong decisions in choosing one’s husband were due to heterogeneous partners; emotional, self-willed, and blind decisions; arranged marriages; marriages of convenience; immaturity; conceiving of marriage as an escape from a crisis; dysfunctional parental families; oppressive families; bring destitute; and normative pressure.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当代青年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也随着发生变迁,在西方物质主义价值观影响下,当代青年消费出现物化意识观念下享乐型消费盛行、个人主义观念下符号型消费凸显、异化消费观念下消费理性失衡等消费误区。后物质主义作为绿色政治理论核心价值观之一,其提倡的生态优先发展、绿色消费、理性平衡等观念能为青年绿色消费模式的建构提供理念导向。从物质主义到后物质主义是当代青年绿色消费模式建构的必然选择,绿色消费模式建构包含三个转向,即从物质——享乐型消费到后物质——生态型消费、从个性——符号型消费到需求——发展型消费和从欲望——异化型消费到理性——适度型消费。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examine dating and mate selection preferences and experi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young men and women from immigrant families. Through in-depth personal interviews with 35 second generation youth from diverse cultures, the authors explored: (1) parental influence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ir children's mate choices; (2) the roles of gender, birth order, and length of residenc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expectations for mate selection; and (3) immigrant youth's preferences for marriage partners.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immigrant parents hold mostly endogamous views. Youth's dating experiences are influenced by their gender, their birth order, and their family's acculturation. Second generation immigrants generally seek bicultural partners like themselves. Narratives from the participants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attitudes that guide mate selection of these young adults from immigrant families.  相似文献   

20.
浅析当代青年"我行我素"的个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青年"我行我素"个性成长的社会背景入手,分析"我行我素"个性的三大表现用自我的眼睛看世界,独立自主地思考做事,崇尚自由、乐于表现,希望得到社会认同.并强调呵护和关心青年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