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用"的事功观念已成为当今的时代精神,教育因此而被理解为"培养有用的人才"的行动。于是,教育成为制造人才的机器,成了使人迷失良知和本心而异化为无人性的工具。因此必须确立教育培养人之为人的根本意旨,使教是成德之教、学是为己之学、育是心性之育,从而引发生出一个富有人性的"仁人"。  相似文献   

2.
《秘响旁通》一文通过对"秘响旁通"的"具体经验"的条分缕析和为其寻找理论支撑、历史依托,使得哲学意义上的经验成为叶维廉诗学批评的生发点。"秘响旁通"是关于物的认识,叶维廉将其落实到以具体经验为核心的中国古典传释学、跨文化传释的"文化模子"说在各种文化冲突现象中进行思考,融汇了秘响旁通的三个层次,使其自身的诗学建构也形成一个不断交相引发的内在对话体系。  相似文献   

3.
成语"铸成大错"的意思是"造成重大错误"。仔细琢磨,该成语有一处颇令人费解的地方:"铸"字的本义是指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子里制成器物;而"错误"则是一个抽象名词,二者本无任何关系,那人们又为什么将"大  相似文献   

4.
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历史,"学会学习"已成为人生内在的财富,"终身教育"正成为教育的核心理念,语文阅读教学进入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5.
世声论点     
《山西老年》2010,(11):64-64
●有领导下去视察,当地都预先进行了周密部署,安排得非常具体,领导成为了一个"机器",这是很可悲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牟新生  相似文献   

6.
教育产业化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产业化在理论上的混乱和对实践的误导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产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不同类别的产业具有不同的运行规律,不能混为一谈.教育产业化把教育"化"成一个纯粹的一般产业,并按企业管理模式运作,必然违背教育的特殊规律,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从而最终"毁掉教育事业".借鉴产业的一些运作方式办教育才是理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新政"时期,是继洋务运动西北近代工矿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西北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机器工业为西北的近代化奠定了工矿业基础,各类机器工厂和矿物学堂的开办,为西北用近代方式培养了第一批工程技术人员,这对西北后来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因为,他们同新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在西北整个近代历史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更是为北洋政府时期西北近代工矿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机器鱼运动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水下航行体原理样机"机器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机器鱼的水动力特性以及推进系统的特殊性,建立了机器鱼的空间五自由度运动模型.  相似文献   

9.
所谓"后人类",是当代社会人们对未来人类的一种设想,它体现了关于人类未来的一种价值观."后人类"被设想成为人体和机器、人脑与电脑的结合体,它可以是机器人,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信息状态.本文认为,这种关于"后人类"的设想是技术"物本主义"价值观的产物,"后人类"实质上是"非人类".在未来社会,机器和电脑是不可能超过人、取代人的.  相似文献   

10.
香港公民教育与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香港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 在20世纪80年代中英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之前,香港没有公民教育.百余年来,香港长期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成为一个"非政治化"的典型代表.港英政府透过立法禁止教师和校方进行政治活动,以课程和审核教科书来控制学校科目和课程教材,以及颁布官方通告和指引等手段,来严格控制教育体系.港英当局要求市民安身立命,埋头创造经济成绩,服从政府的管治制度.政府的<教育条例>禁止学校教学内容中包含任何有关政治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政府管理人才与企业精英,国家、民族等概念则被有意识地加以淡化,许多大学毕业生对中国历史、地理与现状了解甚少.按香港学者的说法: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以前,香港学校的公民教育可说是"无民族"、"无政治"的"疏离式的子民教育".生活在"子民式政治文化"下的香港人,实际上只具有"居民"类属而无"公民"身份.自然也没有公民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的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化的进程之中.人与技术的关系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得到了新的表征,即赛博格.赛博格源于控制论思想,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将人与机器在现实中以杂糅体的方式实现.同时赛博格还以游走于现实和虚拟之间的方式成为个体的人的生存方式,更进一步的,从整个信息社会来看,赛博格已经成为同样作为控制论有机体的信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都是赛博格"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中人类文化新景观的一种描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韩愈<师说>与明末张履祥<处馆说>中"师道"的比较,不难揭示出晚明士人对基层社会教育中"道体下移"的种种感悟.这种"道体下移"实际上反映出了晚明基层社会教育--尤其是经学教育--工具理性的强化.经学教育中对生活理性与理性生活之养成能力的下降,成为晚明基层社会教育的一个困境所在.这种困境的形成,从根本上说,乃是由于晚明社会变迁中"仕途经济"的强化,以及"科举必由学校"的体制效应使然.这种教育困境的濡染与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促动了晚明塾师自身职业生存伦理,从"传圣道"向"做生意"的潜在转换与异变,这也成为晚明基层社会教育困境深化的一个外在表征所在.  相似文献   

13.
在为《资本论》积累资料的过程中,马克思开始明白,机器技术本身还不足以确立无产阶级的统治权,使其成为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领导阶级。因为无产阶级只有同其他劳动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作为;只有作为“共同劳动者”,他们才能成为“庞然大物”,因为,脱离开生产,单个的工人便一事无成。因此,马克思的基本论点(即无产阶级是能够脱离生产、领导生产、发挥管理职能的力量)遇到一个主要困难:机器和机器生产愈发展,则分工愈是迫使单个劳动青完成日益简单的、容易的、类似机器的职能,按按电钮,拉拉操纵杆;劳动者一旦离开生产,在自由交往中,便一筹莫展。 然而,马克思还是探索出一条摆脱这一困境的出路:他在没有放进《资本论》的、没有出版的手稿中推测,虽然(典型资本主义的)前提仍然是直接劳动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教育信息化在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后,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我国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但为我们分析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主要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美国的传播体系更加成为一个"去地域化的"统治机器,其霸权的控制力也在不断增强.文章采用地缘政治学的思维方式来分析美国的传播霸权在各个地缘政治区域内制造了怎样的喧嚣与纷争,大致将美国霸权地图划分如下:美国与欧洲、美国与拉丁美洲、美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与伊斯兰教国家.这四对矛盾体基本上可以涵盖美国传播霸权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和表现.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一个政治学命题,其严肃的政治性不可抹煞。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处于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树立自己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合法性,同时将这种合法性内化于大众,并在大众之中不断地再生产出来,从而可以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巩固和在同其他权力关系竞争之中的优势地位。所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它是一种实现阶级统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个问题自然也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  相似文献   

17.
巨机器是芒福德技术哲学思想的主要概念,他认为人类社会结构就是一个巨机器。以单一技术为特征的巨机器成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因此,他从技术的起源这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对巨机器进行了批判。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只有恢复人的主体性,回归生命的意义,人和技术才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机器观与资产阶级的机器观有本质区别。马克思澄清了资本机器观的含义,即它是资本社会关系强加给现代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是"机器造福人类、解放人类"的虚假世界观。马克思对资本机器观进行了双重诊断:一方面,就哲学性质而言,资本机器观是资本启蒙的世界观,是现代私有财产或资本运动的必然产物,体现为一种资本控制社会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以自动化模型的方式深嵌至社会领域,以意识形态形式建构起一整套世界观结构,完成了"机器-权力的互动构型论"。另一方面,资本机器观需要通过经济学加以剖析,才能真正呈现出机器本身不仅是一种物态的存在,还是负载着资本剥削合理性的特殊意识内容。马克思对机器观的双重诊断表明,机器只是人类解放的一个物质环节,因此需要超越资本才能超越资本机器观。  相似文献   

19.
当前教育的失误是教育背弃了它的本意,本末例置,人不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教育成为"失真"的教育.还教育以本来面目,让教育成为其所是,是教育焕发活力的关键所在.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播,教育更是灵魂的感召.  相似文献   

20.
正机器更庞大,齿轮更多,咬合更复杂,社会的因素更强大了。社会够混杂,杂到他每天必须按捺住一些什么,忘掉一些什么。圈里人预言他将不再持守,此去经年,他,还在——这里的"他",我以为,应是泛指,那大概可指中国当下任何一个执着于教育者。当然,教育和社会天然有着密切之联系,我们理应希望两者的良性互动,既成就教育,也成就社会。我们当然不愿意看到社会、教育彼此的某一面向成为对方的负累。但是,它,还是出现了!而,他,正在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