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只有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实际出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深入思考我国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根源就成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我国大学的社会主义方向,作为意识形态创新和践行的主体,大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的研究基地、宣传阵地和建设阵地。  相似文献   

3.
从内容、意义和实践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结构分析,能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内容方面具有如下结构:古今结构、中外结构和开放结构;意义方面具有如下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又一次伟大尝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统领我国文化领域;实践方面具有如下结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头等大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普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功能·逻辑·路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的目标,就必须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路径。具体而言,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凸显其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健康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实践功能;进一步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内在逻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有其科学内涵,具有阶级性、层次性、能动性等特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提供了哲学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适应新时期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的创新发展,有效适应了国内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新变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指导下的先进性和大众性的统一。新形势下,科学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能动反作用理论为指导,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阶级性理论为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理论为警示,坚持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必须科学地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和精髓,坚持不懈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国际环境与国际斗争新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新概念、新理论,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这里从理论和现实性两个维度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进而指出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规定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虚拟网络为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提供了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来看,意识形态为其社会成员提供了一种稳定的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是实现社会整合的重要途径。为应对国外意识形态终结论的错误思潮和国内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现象,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构富强、民主、文明、公正、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统一性的必然要求,是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全媒体网络时代,西方国家始终强化其对全球意识形态的操纵,网络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交锋的主战场. 在这场无硝烟的新战场上,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遭遇了新的困境,其主要态势表现在:网络上涌现的社会思潮、文化霸权以及不文明言行等现象,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构成严重威胁和挑战. 对此,全面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务必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网络话语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网络主旋律;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树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捍卫国家网络新疆域.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国际格局之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深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文化安全的维护越来越显示出其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基础性保障作用。在此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防止出现将"马克思主义"标签化的错误倾向;以开放的胸怀,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角度出发,批判地继承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以人的社会性作为理论建构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迫切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力、扩大中华民族的影响力;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使中国共产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分析即是以异化劳动为突破口的。从马克思主义异化观中探究消解意识形态虚假性的问题,对于正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意义重大。现阶段,克服意识形态的异化对于促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快发展,实现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社会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群体主流思想健康积极向上,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存在差异性和层次性,还不到位,呈现出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的特点.因此,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培育并确立以“三个倡导”为核心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切实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应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筑理论宣传阵地、增强共同理想信念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逐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层次.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对国家具有独特作用,是社会主义国家稳定的深层内涵。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受到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严峻挑战,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凸显。为此,国家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利的环境保障;文化上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公民个人要强化自身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以上四个纬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为转型时期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有效确保我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动摇。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治理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原则,以增强文化自信为基础,以突出人民主体地位为核心,以加强宣传工作为保障,以发展大国外交、增强国际认同等途径不断推进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致力于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促进意识形态的稳定化常态化发展,发挥意识形态的引领性导向性作用。这一系列措施形成了坚强有力、意蕴深远、为群众喜闻乐见、得到国际认同的独具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开辟了意识形态构建的新路径,也开创了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文化民粹主义是社会民粹倾向的深层次表达,假借人民话语的合法性破坏文化所担负的尊重本真、哺育人格、追求崇高、凝聚共识的重要社会功能,究其本质而言,是脱离社会现实的一种虚假意识形态,隐含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拒斥。文化民粹主义的非理性、狭隘性、极端性影响着社会和谐发展的开放性、包容性、持续性和稳定性。深入批判文化民粹主义是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从坚守文化发展的人民性归旨、明确文化批判的建设性导向、培育文化认同的主导性观念等方面入手,破除文化民粹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的干扰,厘清新时代文化发展的脉络理路。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新时期应当遵循的价值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全面概括,为当前党建工作确立了理论依据。本文探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建工作,旨在表明党建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一致性。探讨党建工作中构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融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