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中国东北殖民贸易述论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马一虹“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中国东北的贸易已经具有不平等性质。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各项不平等条约,特别是通商条约所攫取的特权,向中国东北地区大力倾销棉纺织品等工业品,同时又以廉价大肆掠夺东...  相似文献   

2.
试论日本移民中国东北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日本移民中国东北及其影响沈阳航空学院王秀华,李莹日本帝国主义自九·一八事变以来,除了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外,还进行了大规模移民侵略,其目的是想把东北变为“纯粹日本”,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国策,也是向中国扩张的一项重要措施。它给东北...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九·一八”事变后到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战争主要是日本侵略军在东北同东北义勇军和抗日联军作战;同时还不断向关内,主要是向华北扩大。“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由华北开始,很快就扩展到华东、华中和华南,战争进入了第二阶段,一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战败投降。整个战争持续长达十四年之久。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名称。恰当的名称能正确反映出事物的内容和本质,不恰当的名称则具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了,这段历史,人们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易显石、张德良、陈崇桥、李鸿钧合著的《“九·一八”事变史》一书,较完整地记述了这段历史,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引起了美国、苏联,特别是日本学者的关注。1985年5月,日本新时代出版社给辽宁人民出版社来信,请求出版日文版《“九·一八”事变史》。1986年8月10日该书日文版在日本发行后,引起热烈的反响,受到广泛好评。《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周刊读书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九·一八”事变为基点,论述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政策的历史渊源及其历次侵华战争,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卑劣手段和野蛮行径,提醒中国人民时刻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鼓励人们为祖国的繁荣和强大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6.
<正> 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是日本继“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华民族奋起全面抗击日本侵略战争的起点。八年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战胜侵略者,取得了近百年中国历史上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的这次疯狂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日本人民在这次战争中也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7.
五十年前,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了“七·七”芦沟桥事变,把“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侵华战争迅速扩大到全中国。对于深受这场侵略战争之害的亿万中国人民,以及尊重历史事实,站在正义立场的大多数日本人民来说,“七·七”事变的性质和起因那是十分清楚的。然而时至今日,仍有那么一些人,违背历史事实,甚至颠倒是非,在这个问题上大作文章,把挑起“七·七”事变的责任推给中国方面。不管这样做的人是有意还是  相似文献   

8.
<正> 一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八·一五投降,中日两国进行了长达十五个年头的战争。这是一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但是,如何认识、记述这段历史,在国内外存在着不容忽视且令人深思的分歧。如果将近代中日关系史分为四个时期,即日本尾随西方列强侵华,日本带头瓜分中国、日本妄图独占中国、那么,十五年战争时期,就是日本武力征服中国,变中国为日本帝国主义独占殖民地时期了。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9.
试析苏联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国防大学研究生院尤东晓“九·一八”事变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事变的爆发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各国政府做出了不同的反应。苏联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我国的北邻,在远东地区有着巨大影响,它的态度对事变爆发后...  相似文献   

10.
1991年12月5日,《朝日新闻》的“天声人语”栏云:“值此反思日本偷袭珍珠港50周年之际,必须联想到今年也是柳条湖事件60周年。60年前,爆发了“九·一八事变”,自此,日本在侵略中国大陆、在亚洲土地上采取种种行径的延长线上,愈滑愈远,终于发展到偷袭轰炸珍珠港。”事实全然如此。“九·一八事变”是走向日中全面战争的开端,对由这一事件引发带来的一系列骇人听闻的各种侵略罪行,有必要具体地加以究明反省。作为一个当年曾出现在中国东北战场上的日本兵,展读“天声人语”言及的谛见,油然勾起我深深的回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中国驻屯军的由来、演变及罪行张宗平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上,日本军队作为军国主义国家机器最主要的部分,始终积极地推行侵华政策,充当侵华急先锋。在日军中,派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和华北地区的中国驻屯军,起过尤为恶劣的作用。关东军制造“九·一八”柳条湖事变...  相似文献   

12.
苏联远东军与日本关东军的最后之战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张劲松日本关东军是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急先锋。它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远东战火,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然而,斗转星移,到1945年法西斯在全世界的溃败已成定局。8月远东苏军在中...  相似文献   

13.
1931年的“九&#183;一八”事变及其随之而来的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长达十四年的殖民统治,是日本侵华史上一个特别重大的事件,也是日本侵华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我们在研究这个问题时,一直是着眼于当时日本的统治者、当权者的所作所为,关  相似文献   

14.
三十年代中国政治出路讨论评述高青山董伟无论从世界史,还是从中国史来看,30年代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代,“对中国来说,其意义就特别大。”①敏锐的中国知识界感受到了这一点,但是,这种感受是极其痛苦的,因为中国正面临着近代以来最大的危机。“九·一八”事变后...  相似文献   

15.
日本帝国主义在推行其大陆政策、武装侵略中国进行殖民统治过程中,满洲独立守备队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九·一八事变中,充当了侵略急先锋的特殊角色。本文拟就这一鲜为国内外史学界进行研讨的特殊军事组织—满洲独立守备队的组建由来与演变及其历史地位,进行若干探讨。一在日俄战争时期,日军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军交战的各兵种部队,开始统由其满洲  相似文献   

16.
王长海 《学术交流》2005,(4):178-180
中共满州省委在九·一八事变后,不仅创建了南满地区抗日武装,也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抗日武装统一战线。杨靖宇落实“1·26指示信”,创造性地对抗日义勇军做了上层联合工作。创建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贯彻“八·一宣言”,将东北抗日军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是马列主义武装斗争策略思想和东北抗日斗争相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经济日本经济的国际化趋势及其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布局 ”.“‘’‘””“””’二’.’·‘’······……《世界经济》战后日本基础结构资本存量及其国际此较····一《世界经济》经济增长与工资结构—1955年日本工资实志分析 ‘’‘”’“’.””“··················……《世界经济》日本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要点··················……《日本问题》关于战后日本的投资管理,·························一《日本问题》日本国倩的市锡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石庆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问题,国内史学界尚无定论。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抒管见,以就教于从事二战史研究的同志。 二战起于何时,是二战史研究中分歧较多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国内史学界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三一”说。这种观点认为,二战是在世界各个不同地方以不同的时间开始的,“而应以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作为起点”①。 “三七”说。主张二战以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七·七”事变为起点。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反法西斯战场的出现,“就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开始”②。 “三九”说。这种观点认为,“一九…  相似文献   

19.
论西方美术对有岛武郎的影响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刘立善在日本近代文坛上,有一个很受中国"五·四"新文学先驱者鲁迅和周作人推崇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有岛武郎。有岛的学问宏博,横跨文理两个领域。如果我们把视线投向作为文学家的有岛,则不难发现,他对西方美术的爱好...  相似文献   

20.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策划,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仅仅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就践踏了我国东北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于1932年3月9日成立了伪满洲国,这是一个完全在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共存在了十四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达到“大东亚共荣”的目的。进而实现吞并世界的野心,在伪满洲国这块土地上曾建立起了殖民主义的法律制度。在其统治十四年的时间里,先后颁布了基本法等近三百个法律、法令,达数万条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