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是人们重要的精神需求之一,宗教旅游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宁静而肃穆的宗教建筑环境有助于人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宗教建筑中体现的宗教教义促使人们思考人生;深邃的宗教审美文化陶冶游客的心性,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在宗教旅游中所得到的精神享受,即"思"的享受。"思"是整个旅游活动中重要的精神食粮,为旅游活动层次的提升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因此,"思"应被列为旅游的第七要素,宗教旅游是"思"的完美诠释。  相似文献   

2.
凉山自然旅游资源如地质地貌景观、水文景观、气候气象景现、生态景观等以其美学特征引起人们文化活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凉山的人文旅游资源如历史文化古迹、民族服饰、饮食文化、民居建筑、婚姻家庭、人生礼仪、文学艺术、宗教崇尚等方面的旅游资源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强烈的旅游吸引功能.  相似文献   

3.
南岳衡山宗教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宗教历史文化,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宗教建筑和文物古迹.本文在剖析了南岳衡山的发展宗教文化旅游所存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并进行了深入的发展战略分析,提出了南岳衡山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和假设,对其进行市场定位和目标市场选择,拟定市场促销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试论三峡宗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指出了宗教文化的魅力、内涵及其与旅游的关系;阐述了三峡地区宗教旅游文化资源的特点;提出了三峡地区宗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5.
贵州宗教文化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宗教文化既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古今中外,人文旅游景观中的宗教文化内容都是游客为之注目的亮点。在新阶段,贵州的旅游业要得到较大发展,就不能忽视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本文在挖掘贵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如何对贵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文学视角中,南岳景区旅游资源涵括了景观文化、寿文化、宗教文化、抗战文化、民俗文化等;拟从三个方面进行旅游开发,如利用彩绘、糖画等不同介质宣传吸引现代旅客眼球,结合周边旅游景点联动发展,以皮影戏、剪纸艺术、说书、印章等民俗文化为基础发展文化旅游,利用文化名片建设示范性的人文景点。相信此类旅游推广会极大地促进南岳旅游业绩之提升。  相似文献   

7.
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是凉山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宗教文化景观具有多样性、民俗性、唯一性等特点,特色强、品位高,并与地貌、气候气象、生态景观相得益彰,利于广泛开发,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发掘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推进资源向资本转变.  相似文献   

8.
南岳衡山宗教旅游资源丰富、宗教文化源远流长,但其宗教旅游还存在层次挖掘不够、时空发展不平衡、接待人员杂乱以及市场影响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对南岳宗教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南岳的特色旅游资源,寻求制约南岳宗教旅游产品开发的瓶颈,并从挖掘文化内涵、整合资源、缓解供需矛盾、提高接待水平、重视市场定位等方面提出其深度开发策略,力求提升南岳衡山宗教旅游的品牌形象,促进衡山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云南宗教旅游开发的思路、原则和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民族聚居的边疆民族地区的各种资源开发中,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当地群众的利益最密切相关,当地群众对项目的参与度最高,从开发中获利最多,同时也对当地群众的传统信仰影响最深。目前宗教旅游开发中的过分市场化运作和商业化经营,将严重有损宗教教职人员和宗教团体的形象。在宗教旅游开发中应积极引导优秀宗教文化与健康旅游活动良性互动,促进旅游、宗教文化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方共赢,以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宗教旅游氛围。开发中应遵循文化性、生态性、特色性、保护性、参与性和合理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旅游文化是我国旅游资源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重要条件。作为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应当充分领会旅游文化的精髓,并且把它运用到旅游工作的实践中去。旅游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旅游文化的内容主要是:中国历史文化、中华民族的概况、中国历史名城名镇名村、旅游山水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园林文化等。结合实际主要让学生实践五个方面: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园林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饮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1.
贵州民族地区著名古镇文化以其所具有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古朴的历史遗迹及不可再生的地方民族特色,正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保护好贵州民族地区原生态古镇文化资源是开发建设贵州民族地区古镇旅游文化的前提和条件;开发建设应该在保持古镇原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利用贵州古镇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2.
基于AHP分析研究显示,塔尔寺旅游最大优势是自身的资源和文化特色,最大的威胁来自由于过于商业化导致的宗教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下降,最大的发展机遇是青藏铁路、兰新高铁通车,而最大的弱势为高素质旅游人才的不足。塔尔寺应当实施S1-W2-O1-T2的发展模式,充分挖掘塔尔寺特有的宗教文化资源,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人才,抓住青藏铁路、兰新高铁通车带来的新机遇,与周边地区合力形成宗教文化旅游带,形成旅游共生体。  相似文献   

13.
宗教文化不仅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越来越成为当代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吉图区域作为中国目前唯一一个由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吉林省最活跃的旅游产业带,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总体数量可观且类型齐全,整体知名度不是很高但品位上乘,宗教文化活动不是很多但影响较大,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将对该区域乃至吉林省旅游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澳门宗教建筑看岭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东方梵蒂冈”的澳门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博物馆,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东西方不同风格的宗教建筑。宗教建筑是宗教最主要的物质文化表现形式。本文试以澳门现存的庙宇建筑和教堂建筑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岭南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澳门的交融合璧和分流共存。  相似文献   

15.
宗教建筑既是宗教文化的产物,又是宗教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不同教派的寺院极为生动明显地折射出相应宗教文化的发展踪迹。根据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将苯教发展历史与苯教寺院的发展相联系,对藏地苯教寺庙的发展演变、地区分布以及建筑特点进行初步的研究,并以卫藏地区的热拉雍仲林寺和卫藏周边地区雍仲拉顶寺的两个代表性寺院为例,详细描写寺院的情形,期望能够对藏地宗教建筑的了解起到一定的查遗补漏的作用,同时,对苯教寺庙建筑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对丰富多彩的藏文化作出更为整体和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产品层次理论,分析了旅游产品五个层次的特征。并以此理论为指导,剖析了安庆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名人文化旅游资源、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层次结构:核心利益、一般产品、期望产品、扩大产品、潜在产品五层次;然后,提出各类旅游资源有重点、有特色地开发成文化旅游产品的思路:重点突出核心产品,提升一般产品,丰富期望产品,创新扩大产品,增加潜在产品。  相似文献   

17.
近二十年中国宗教旅游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旅游作为一种以宗教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体验活动,是国内外旅游学术界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对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到的244篇(1991~2009)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20年来国内的宗教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旅游内涵、宗教与旅游的关系、宗教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宗教生态旅游等5方面。这些成果从总体上反映出我国宗教旅游研究领域狭窄、研究方法单一、成果水平不高、适用性不强的特征。今后应加强宗教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系统的宗教旅游理论体系;丰富研究内容,拓宽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注重多学科联合,并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广州历史文化旅游的现状,指出要提高广州历史文化旅游的竞争力,必须采用差异化战略,形成核心品牌,发展红色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创建广州历史文化旅游的立体三维框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好广州历史文化旅游的营销,包括优化看门人信息发布程序,对历史文化旅游者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文化旅游者进行品牌推广,创造文化旅游的吸引物等,从而为广州的历史文化旅游构建持续性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经济活动,而宗教作为一种文化,亦成为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论证桂林佛教文化开发必要性基础上,拟提出开发桂林佛教旅游资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宗教文化旅游"正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旅游界对当今与宗教文化结缘的旅游主要有"宗教旅游"、"宗教文化旅游"之提法,本文认为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不应混淆使用.文章从分析宗教、宗教文化两个概念入手,进而说明"宗教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的联系和区别,认为"宗教文化旅游"的提法较为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