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国际影响及其在中国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是在继承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全世界强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的结果,是给所有实行新自由主义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最终,美国自身也在新自由主义的实践中付出了沉重代价。目前,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也正被新自由主义思潮传播和渗透着,我们必须理性地对待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干扰,坚决抵制其对中国的侵害。  相似文献   

2.
梁实秋的自由主义思想承袭自英美传统的现代自由主义,在中国近现代自由主义群落中.归属于文化自由主义.他的自由主义思想与新人文主义矛盾地统合在一起,使得他的自由主义思想呈现出驳杂性和中庸色彩.尽管梁实秋的自由主义思想影响不大,很多时候显得不合时宜,但在很多方面,与中国当时的激进主义形成互补态势,从而能以其独特的冷静与稳健为激进主义指偏救失,是一份不可忽视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在殷海光的言述中,“胡适”有着超个人的社会史、思想史、学术史的涵义:是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领袖,自由主义思想路线的代表,也是中国自由主义学术的象征.殷海光的“胡适”论说的变化,折射出新一代自由主义思想者对自由主义势力的期待,对自由主义学理建构缺位的反省,和对自由主义思想启蒙和政治批判的坚守.  相似文献   

4.
高玉 《河北学刊》2004,24(3):136-140
周作人在本质上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与中国现代其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自由思想不同,周作人是自由至上主义,表现为极端个人主义.周作人的悲剧性命运既有自由主义在中国悲剧性结局的普遍性,又有周作人对自由主义误解的特殊性.这是抗战时期周作人附敌之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虽然直到17世纪才随着自由主义的产生而形成,但它最终却发展成为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公民身份理论,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适应了现代社会个人主义与多元主义的特征.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是逐步演进的,洛克、马歇尔、罗尔斯等自由主义理论家对此作出了不同的贡献.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观念也受到了来自不同方向的批评,但这些批评从根本上不足以撼动它在西方世界的主导性地位.  相似文献   

6.
田立新 《兰州学刊》2007,(6):55-57,9
自从自由主义在中国诞生开始,便受着民族主义的影响,而且中国民族主义对于自由主义的发展也贡献颇多.在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下,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将自由主义纳入到民族主义之中,遵循积极自由的理念,将民族自由置于个人自由之上,认为个人自由只有在民族与国家这个更大的范畴内才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学术界和理论界曾经倍受青睐,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便开始有一些学者著文建议中国效仿西方国家按照新自由主义的主张进行改革.但是,新自由主义在经济上宣扬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在政治上反对公有制、社会主义、国家干预,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格格不入.另外,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也存在不少缺陷,不具备在我国实行的基本条件.因此,新自由主义不适用于社会主义中国,我们应该探寻适用于中国的理论和实践道路.  相似文献   

8.
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前,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大致经历了三次转向:一是从君主立宪到传统自由主义;五四运动后,毛的政治思想受中国思想界整体转向的影响,从传统自由主义发展到现代自由主义;同时,受李大钊、陈独秀的影响,加之湖南自治运动失败,最终使毛泽东从温和的现代自由主义者转向激进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9.
宋晓敏 《理论界》2009,(1):125-126
自由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思想,自近代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也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论述西方自由主义的缘起和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传播历程,进而分析近代中国社会关于自由主义的争鸣,以期为当前中国社会思想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其实也就是自由主义话语的形成,也即西方语境中的"个人"和"自由"转移成汉语语境的言说和表述.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建构深受两大话语的影响一是西方自由主义话语的影响;二是中国传统有关人及其国家民族话语的影响."自由"在汉语语境中最大的衍生就是把在西方本属于与"自由"对立的社会、群体、国家等内涵包容到自由之中来,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在自由的主题上始终是在"个人自由"与"国家民族自由"这两个层面上展开的.在中国,个人主义具有否定性,它的作用主要是工具,个人本身并不是目的,也不具有终极性.中国现代自由主义一方面认同西方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认同国家主义,强调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优先原则与最高原则.在现代中国,"自由"绝不仅仅限于自由主义作为思想和政治的派别,同时还是一个精神范畴,正是在精神的意义上,许多反自由主义的思想派别和政党事实了奉行了自由主义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自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以来,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除在两种共和国方案上存在着根本对立外,两大思想体系之间也存在着互动与互相借鉴的方面.在整个20世纪两大思想体系发展的进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渐成为了指导当代中国的思想意识形态,而自由主义虽然走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但在改革开放以及当代资本与市场依然占据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自由主义依然在中国具有生存的环境.由于两大思想都回答了现代中国建设的问题,因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马克思主义需要慎重对待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2.
论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及其近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深刻地制约着翻译,并合法地改变原语的思想性质,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就是在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汉语化的言说中建构起来的。某种意义上,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在中国近代的歧变过程也就是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建构过程。严复在翻译和介绍穆勒的自由主义思想时,颠倒了其思想的主次,明显压抑了个人优先原则这一前提,而张扬了个人自由应该受到限制这一附则。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被纳入了严复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严复始终从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来解释和定义自由主义。严复所理解的“人”主要是中国古代的“民”,这样,他就把“人”最终纳入了中国古代的言说轨道,纳入了国家和民族的范畴,其结果是必然从根本上削弱甚至否定个人。  相似文献   

13.
林建华 《北方论丛》2004,1(4):11-14
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社会兴起的自由主义思潮,是中国现代史上自由主义思想的一次最集中的展示,也是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绝唱,虽然声势浩大,但却昙花一现.它并不是西方自由主义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中国,而是经过了中国社会的加工、改造,使之呈现出许多"中国特色",并被染上了鲜明的"修正"色彩,而且在思想模式上体现了"组合型的模式",即在政治上是自由主义,在经济上是社会主义,而在文化上是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14.
"自由"的歧路--"五四"自由主义的两大脱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玉顺 《学术界》2001,(3):23-33
五四传统的精神实质并不是表层的"民主与科学",而是深层的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五四"自由主义既脱离当时的现实,又脱离中国的传统.就其严重脱离传统而言,中国自由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是截然不同的,这是他们迄今为止总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西方自由主义乃是与其"二希"(古希腊、希伯莱)传统对接的.中国文化传统亦自有其自由精神,问题只是在于如何对这种自由精神传统进行现代化转换.  相似文献   

15.
杜威在政治观点上是属于自由主义还是社群主义阵营,当前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但绝大多数学者,即使是很多西方学者,均把其划到社群主义阵营.从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逻辑来看,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是西方政治哲学信仰的主流.从杜威政治哲学的理论来源及内在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来看,杜威政治思想在形式上可以被划归社群主义阵营,但把其定性在自由主义阵营似乎更符合其理论的最终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如何看待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国际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上出现了各种社会思潮.对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来讲,最具有影响的就是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因此,世界各国学者们都在关注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国际影响.我国学术界也开展了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研究.最具有影响的是程恩富主编的《11位知名教授批评张五常》、何秉孟主编的《新自由主义评析》、昊易风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流派和思潮》.我认为对什么是新自由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有哪些国际影响、如何看待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等问题要作进一步探析,认为既不能感情用事武断地加以否定,也不能不加分析地盲目推崇,应当采取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待新自由主义思潮:一是要正确认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本质,二是要采取科学方法研究新自由主义思潮,这对于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推动中国经济改革朝着正确方向前进,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析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慧强 《江汉论坛》2002,26(2):50-52
世界自由主义在当今的发展表明了自由主义的生命力;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失败表明自由主义需要秩序;改革开放为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基本悖论详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在《光明日报》发表《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略论》一文,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因是略论,语焉不详,兹借《南京社会科学》一角,对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悖论进一步详加论述.  相似文献   

19.
殷海光在自由主义思想上既继承"五四"的传统,又超越"五四",有自己对自由主义的独到理解.他认识到理性的有限性,坚持进化论理性主义:他关注自由主义的人文基础,认同传统文化的许多价值观念;他张扬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精神,凸显个人自由的重要性.他的努力体现了"五四"以来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爆发于华尔街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神话的破灭,也使得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为背景的西方经济伦理学处在了十分尴尬的境地.中国学界在反思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同时,也需要反思原有的经济伦理研究,需要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束缚下解放出来,以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