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的材料通常被人们称为“形象”和“概念”,而概念通常又被认为只是用语词来表示。前者包括了事物原形表象和包含有思想概念的典型形象,后者就是表达抽象概括了的概念的语言。同时,又因人们以思维中使用的材料不同而将思维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使用语词概念的思维是抽象思维,使用形象的思维是形象思维。 从认识论原理上讲,思维作为认识过程包括了两个环节。第一,从实践到理论,即从存在到认识。第二,从理论到实践,即从认识到存在。在这两个认识环节的思维中都要使用形象和处理形象,前者之中的形象是客观事物的原形,认识的对象;后者是要最终付诸新现实的事物及其存在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陶赋雯 《学术月刊》2024,(2):175-186
“声音景观”和“听觉经验”在当代历史研究中蔚然兴起,但关于战争军歌与历史记忆的研究方兴未艾。军歌本身不仅是记忆的媒介,也是媒介的记忆,是一种易被历史表征化的政治声音。作为战争记忆的“同期声”,日本军歌随之兴起,成为昭和战争的“进行曲”,日军形象的“美化剂”,历史罪证的“记忆场”。在1945年宣布战败后,日本军歌作为战败记忆的“回潮曲”,仍依旧传唱复兴。需要警惕当代军歌“怀旧潮”中体现“历史伪饰”的情感共同体、假借“军事趣味”的代际延续、甄别“反战和平”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语言上,艺术体验具有认识论性质,其特点是难以言说,而审美体验则具有本体论性质,其特点是不可言说;艺术符号是形象形式,而审美符号除此之外,还可以囊括现实事物、观念;艺术否定是“对现实的否定”,而审美否定则不受此阈限,还包括“在现实中否定”,这样,审美现象就不独在艺术现象之中。  相似文献   

4.
“变”是《易传》美学的精髓。《易传》认为美是在事物的变化中产生的,没有事物的变化,就没有事物的美。“在天成形,在地成象”,都是由于变化。天地混一,就不可能有天地万物之形象,从而也就不可能有天地万物的形象之美。《易传》的美学思想与它的哲学思想相适应,认为美一产生于事物之“杂”,《系辞下》所谓“物相杂,故曰文”;二产生于事物之动,《系辞上》所谓“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天下事物  相似文献   

5.
在艺术欣赏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现实中许多丑的事物,在艺术中却被转化为赏心悦目的对象,艺术象一根神奇的魔杖,随处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创造了无数“丑得如此精美”的形象。那么,艺术“化丑为美”的契机何在呢?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的美学始终贯穿着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两条基本原则和求得自由境界的理想,认为只有人的心灵才能将理念充分显现于感性形象,从而获得真正的美和自由,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艺术创作主体的创造性活动。为了说明这种创造性,他首先从主观方面全面论述了情感、想象、天才和灵感等艺术创造因素问题。一、情感黑格尔认为情感对于艺术创造具有重要的作用。他说:“艺术家一方面要求助于常醒的理解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助于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气的情感。”犤1犦(P297)就是说,艺术创作中理性和情感必须融会到一起。黑格尔特别重视“情致”的作用,认为艺术…  相似文献   

7.
一 再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想象 本文所说的历史文学想象,按心理学的观点“就是我们的大脑两半球在条件刺激物的影响之下,以我们从知觉所得来而且在记忆中所保存的回忆的表象为材料,通过分析与综合的加工作用,创造出未曾知觉过的甚或是未曾存在过的事物的形象过程。”由于想象致力于“未曾知觉过的甚或是未曾存在过的事物的形象”,所以它比之于联想更具创造性,在整个历史文学创作过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向来作为作家进行思维活动的主要形式和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至今我们见到的历史文学作品,包括自诩为“无一字无来历”的冯梦龙和蔡东藩的《东周列国志》、《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在内,可以说没有一部是没有想象参与的。据说有  相似文献   

8.
一种已经形成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要看它与世界的现实状态是否一致。而被传统哲学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既经不起现实的检验,也违背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辩证精神。现实世界不同事物在“一与多和多与一”即事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联系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差异统一规律,才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真正的实质与核心。  相似文献   

9.
联想是想象的初级形态,艺术的联想,是对主体的有关记忆表象进行提取和组合。想象常以各种联想加工和改造着知觉材料。没有联想的“开启”作用,想象这部“机器”就难以轰鸣起来。巴乌斯托夫斯基说“联想的锁链便是想象的导线”(《金蔷薇》)。正是联想,使记忆表象有可能变成创造性的想象表象。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现,是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想起其他事物,或是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件事物的心理过程,它能把分散的,彼此不联贯的思想片断联结  相似文献   

10.
符号在日常使用中只是思想意指对象的声音记号(音响形象).索绪尔把符号定义为音响形象(能指)与概念(所指)的联想性统一,这构成了“符号”的理论概念.在思想使用“语言”的“言语活动”中,符号是具有意指性的音响形象,其意义来自思想和事物,语言与思想和事物的三元关系是在自我意识平面上展开的.而在语言学的理论平面上,能指与所指的符号统一体不具有意指性,其意义来自符号之间的对立关系,它把思想与事物的外部对立扬弃为符号的内部联想关系.“联想”不是意识的能动联结,而是在社会—语言形式平面上实现的“差异性的相似性”.“符号”的理论概念作为语言学的科学基础,具有重大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影像转向的语境下,影像开始替代口头语言和文字成为受众认知世界的主要媒介。但即便是影像,也并非一定是对现实的客观再现。作为“造梦”装置的电影,以影像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极具逼真效果,极易被误认为“现实”。在部分好莱坞电影中,黑人形象已经摆脱了早期的缺位状态或者刻板形象,更多以“精英黑人”的形象出现。但这种精英化的影像表征不一定是真实的。事实上,电影通过指涉现实等方式,消解了虚拟影像与现实之间的边界,使“精英黑人”的电影形象变得逼真和普遍,掩盖了黑人群体在现实中的真实社会地位。进而,电影作为一种影像层面的代偿,通过涵化观众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戏剧性地消解了现实中的社会和阶级矛盾。  相似文献   

12.
<正> “左”和右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一般具有两种含义:一是超越或落后事物发展的必须阶段,以主观臆造代替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是窒息或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形而上学的态度对待真理。这两种含义的“左”和右,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危害都很大,搞不好就会葬送社会主义。“左”和右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却是一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相分裂、理论与实际相脱离,都是阻碍社会事物及其认识按照客观规律向前发展的。警惕右防止“左”,在不同时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而对其本质的东西要从根本上加以清除,则必须靠实事求是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否定之否定规律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物从总体上看是发展着的”的说法是一种缺乏事实分析的笼统的哲学概括;以静态的“存在”概念作为逻辑起点,是不能揭示变动不居的客观世界的;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完全是事物进行“内在否定”的结果,而是“外在否定”同“内在否定”协同促成的结果;事物发展的单线式、循环式的“三段式”道路是与现实不相吻合的;发展不是决定论式的,而是取决于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具体情况的。  相似文献   

14.
学习可以分为动物的学习和人类的学习,也可以从另一标准分为动作的学习和语言的学习。学习和记忆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早就为人们所关注。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这种关注多属于思辩性的讨论。而在心理学进入实验阶段以后,学习和记忆在心理活动中成为最活跃和最富有成就的领域之一。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学习心理方面有十分突出的贡献。他关于这一方面的论述,可以算为最早的学习心理学理论。在学习的认识过程方面,他的论述涉及到感知、记忆、思维、学习迁移等多种心理学问题,他主张“多闻”、“多见”、“默识”、“笃志”、“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等。“多闻”、“多见”主要说的是对事物的感知。孔子曾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他认为,学者都是通过“多闻”、“多见”而获得知识的。他所谓的“默识”、“笃志”就是说的记忆问题。他要人们在学习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意思是说通过多闻多见的广博学习以后,应当牢固记忆,及时询问不懂的问题,对新学的东西进行反复思考以达记忆目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也就是说的记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对意象的构成,以及意象何以会是艺术的细胞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意象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一个专用术语,最早是由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来的(“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它指的是艺术创作构思时浮在脑际的一种艺术悬想。这种艺术悬想又是浸透着意念、意绪、情感的表象。表象是保存在人们记忆中的事物形象。这种表象一旦被人们打上意念、意绪、情感的印记,就会变成意象。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意象是人们有意识活动的产物。因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感知外界事物时,被感知到的各种事物、对象,常常涂上了一层情感色调。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不一定是人们有意识地这么做的。如果在这种自然现象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把自己情意的痕  相似文献   

16.
王峰明  王璐源 《学术研究》2022,(3):29-35+177
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文本来看,首先,既不能把经济学的“两条道路”都看成是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也不能把第二条道路仅仅看成是古典经济学的道路和方法。因为第一条道路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这是研究过程;但第二条道路则相反,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这是叙述过程。若没有第二条道路,任何经济学都无法立足于本质和规律对事物做出解释和说明。其次,既不能认为马克思拒斥和否定第一条道路,也不能把两条道路绝对对立起来。因为若没有第一条道路,就无法透过事物的现象表层揭示和把握深处的本质和规律。在此意义上,第一条道路为第二条道路奠定了唯物主义原则和基础,二者共同构成马克思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基础。最后,不能认为第一条道路的“抽象”是包含了经验内容的“特殊”,因而是与现实事物相联系的;而第二条道路的“抽象”则是排除了经验内容的“一般”,因而是与现实事物无关的。因为任何抽象,无论其抽象的程度有多高,都是对现实事物的体现和反映;特别是,抽象程度的差异本身就是对现实事物发展程度的差异的体现和反映。  相似文献   

17.
<正> 美作为一种价值,有它特定的涵义和结构。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说:“人的审美关系历来是价值关系,没有价值论的态度,要认识它原则上是不可能的”①。但这种审美价值关系,不是单一,而是由多层次组成的。从系统构成来看,它包括三个层次。一、从表层结构说,美是对象事物“形象”的客观价值人与现实对象的相互联系,有多种不同性质的“关系”。比如人们来到一个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植物学家的兴趣在考察它的纲、属、种,了解树木成林的自然条件,这是一种理性的认识关系,采取的是科学态度。林场经理感兴趣的是这片林木的质、量以及它的实用价  相似文献   

18.
1.谈事物发展的动力,首先必须承认事物是发展的,而不是仅仅承认事物一般的运动和变化。若否认发展,也就不存在探索事物发展的动力的问题了。2.事物的发展即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过程。马克思说:“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可以看作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恩格斯也说:“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特殊否定方式,经过这样的否定,它同时就获得发展。”为什么说事物的自身否定即是事物的发展呢?这是因为第一,“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前的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事物经过自身否定,就会发生根本性的质变,否定了旧事物的过时的、腐朽的、衰亡的东西,而代之以“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第二,事物的否定不是抛弃,而是扬弃,批判地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新事  相似文献   

19.
自赫拉克利特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对立统一思想以来,先哲们纷纷向其提出了挑战,但都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亚里士多德另辟蹊径,直接从形式逻辑的判断入手,强调在“事物对立面的对立”中把握对立面,并通过“由潜能到现实”的转化方式实现事物的对立与统一。但他企图用“纯粹现实”的“终极因”来说明一切事物发展,正是这种“神学”的藩篱,最后扼杀了亚里士多德的唯物论,也扼杀了他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双重意义修辞是有意利用语表、语内意义的关系,使得“言在此,而意在彼”来产生一定的表达效果的语言修辞现象。其中的语表意义和语内意义所属于不同的义域,双重意义修辞将不同义域的事物关联在一起。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维是构建双重意义修辞的深层认知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