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日本海棠是90年代初由日本引进的。属于蔷薇科落叶灌木,树型矮化、株高仅有2尺左右。日本海棠俗名东洋锦,枝条多横生,是高档稀有盆景素材。 日本海棠早春开花,花叶同放,花朵与绿叶相衬,犹如一个美丽的彩球。叶椭圆形,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叶绿色靓丽。花瓣5瓣,圆形,最大花茎有3.5厘米,花团锦簇,娴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棠花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棠历来为我国人民所喜爱,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公共绿地都广泛运用海棠进行植物造景。本文研究了我国海棠与名人的故事、与海棠有关的文化艺术活动及海棠的广泛用途,初步探讨了海棠的花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海棠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海棠在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的地位渐高,人们根据海棠的姿态、习性、品质等特点产生丰富的联想,并借其寄情寓义,使海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并形成了一种以海棠为核心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成为中国灿烂的花卉文化中的海棠文化。从生态美学的视角解读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海棠,发现海棠有着独特的美学意象。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中多次出现海棠意象,有的是略加点染,有的是浓墨重彩。海棠这一美好物象,是《红楼梦》的重要线索和关键意象,历来研究者对海棠意象有多种观点。本文从海棠意象的象征意蕴着手,重点探析海棠意象的所指及其在小说中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5.
杜甫写诗近三千首,留传下来的也有一千四百余首,社会动态、田园花卉皆有吟咏,唯独没写海棠。苏轼说:“少陵而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这是为何?因为他母亲名海棠。《古今诗话》载:“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集》中绝无海棠诗。”  相似文献   

6.
一,杜甫绝吟海棠诗索微海棠之盛,莫盛于西蜀。杜甫居蜀八九年,诗章千四五百篇,而无一首海棠诗。最先发现这一秘密的是薛能。他在《海棠》诗“序”中说:“蜀海棠有闻而诗无闻,杜工部子美于斯有之矣”(见《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二九九)。从此,它就成为历代  相似文献   

7.
蜀海棠征故     
巴蜀的大足宋代为昌州治所,乐山为宋代嘉州亦即南渡后嘉定府治所,都有出产香海棠的记载,大足县以此而有“海棠香国”之称,至今尚流传人口,称道不绝,以为佳话,文艺之士且形于歌咏,以寄其怀古之思;植物学工作者传之海外,耸人听闻、动其欣慕之情,以为足以与东邻国家的樱花媲美.但是将近一百年之久,海棠一种植物已为诗人所弗咏;身居巴蜀境内者未尝一见其物,园庭种植只是垂丝海棠,贴梗海棠以及近来输入的湖北海棠,并无历代相传的海棠,更无它的变种香海棠;植物学工作者采集所工得,尽是别种海棠,而不见其海棠踪迹,因之在植物区系上无有其分布,一些后辈虽以植物分类学为专业,竟不信蜀中原有此种植物的存在.今作此篇,公之于世,以明唐宋以来,巴蜀实有海棠一种名花,凡各证据皆从古书得来,因此以《蜀海棠徵故》名篇.  相似文献   

8.
作为“清代第一女词人”,顾太清享有“男有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誉.在顾太清的词作中,咏花词占有重要分量.所咏之花有牡丹、海棠、梅、水仙、茉莉、桃花、杏花、榴花、枇杷等,其中咏海棠词写得尤其突出.顾太清咏海棠词不仅表现了海棠娇艳秾丽的外在形态色泽之美,更是写出了海棠高贵脱俗的魂魄和品节,达到“词中有花影,词中有花魂”的境界.她还以海棠自比,抒写自己作为贵族女性的生活与闲愁,特别是中年丧夫后细微隐秘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博大精深非其他小说可比。本文研究了《红楼梦》中描写的海棠的种类,大观园家居生活、休闲娱乐和神秘隐喻方面蕴含的海棠花文化,并对海棠诗社六首咏白海棠诗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剖析,通过统计全书海棠出现的频率评说后四十回之真伪。  相似文献   

10.
元好问为金元时期著名诗人,其海棠诗虽然数量不多,但却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以我手写我心,极具个人特色,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总的来说,元好问海棠诗的审美特质主要表现在诗人对海棠花蕾的偏爱及对海棠花叶形色的描绘,借海棠意象表达亡国之痛,抒发飘零之苦,歌咏女性之美,并将人生哲理融入诗中,发掘咏花诗的理趣之美。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苹果组织培养在育种、快速繁殖、苗木脱毒、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对苹果快速繁殖进行了特别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对比英语、汉语、朝鲜语、日语四种语言的宾语,人们会发现它们存在很多异同。而这些异同点会为外语教学、翻译及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学意义的消解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品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潮冲击下 ,文学面临着意义的流失与消解。文学的这种现状是与整个人类文化的困境紧密相关的 ,是人类发展特殊阶段上的必然产物。中国当代文学应致力于意义的探寻与重建 ,这表现为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对理想的重新肯定 ,对现实中的物欲的批判性把握 ,以及对人类生存意义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有四个重要方面:人格面具(persona)、阴影(shadow)、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自性(self)。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挖掘和分析《远大前程》中的郝维仙这一悲剧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她的悲剧有着其自身的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和阿妮姆斯、自性等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从美语、英语差异看美语固有的活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论述了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在语法运用、单词拼写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充分体现了当代美语既保持英语传统又从传统中革新的特点。并从这些差异的分析上进一步论述美国英语由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语言由繁趋简、活泼生动、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16.
On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theLead¥LuDongAbstract:Thisarticledealswithwhat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  相似文献   

17.
圣西门的实业思想与法国近代的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西门的思想以实业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认为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以实业活动为基础,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为目的;为此必须努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实现工业化;圣西门还就发展法国新型的金融业和改进农业经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圣西门的实业思想和工业化主张成了第二帝国时代工业化的主导思想,对法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然的和谐     
科学创造文明 ,也使世界受到损害。当代人的生存被合法地虚无掉了 ,这种合法化的生存危机只有通过艺术的“解合法化”才能克服。艺术是人类感情的全音阶 ,能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真实存在。人与世界的和谐 ,是自然而然地拥有的。只是由于人的不断超越 ,这种本然的和谐被遗忘掉了。艺术能够引导人们回归人与自然本原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对城市景观小品需求增大。速生的景观小品设计质量参差不齐,即使是设计质量较高的景观小品也因奢华而与绿色环保的时代要求相去甚远。景观设计将野草文化、就地取材纳入设计理念中,可以实现在绿色城市背景下景观的人本表达。  相似文献   

20.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相互交织,构筑了一个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世界;使文学政治化,政治历史化。它表现了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都被无法控制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所异化的命运,也讲述了一段作为拉格泰姆音乐撰写的历史,从而构成了一部节奏明快的新历史主义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