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何怡 《新天地》2016,(9):24-25
中秋节无疑是炎黄子孙最富人文关怀和浪漫情调的传统节日,我们与祖先共沐在同样的月光之下,历史上留下了众多吟诵、描绘中秋的名作,也留下许多温情传说. 风俗:同赏一片月 古代中秋丰富节俗的缘起与演进曾让很多学者颇费考量.据称,“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赏月的活动大约始于风雅的魏晋时期,最初是文人兴起,到唐宋时已非常兴盛,扩展到了民间.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人们对春节假日翘首企盼。从2008年开始,春节之外的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也纳入了国家公假制度,社会上悄然涌动着一股回归传统的思潮。但是,如此我们就真正领悟传统了吗?  相似文献   

3.
周瑞金 《社区》2012,(29):18-18
我们最敬爱、最慈悲、最智慧的南师怀瑾先生。在壬辰年中秋月圆花满之夜,离我们而去法界净土。作为跟随老师多年的老学生.此时此刻,都会追忆起六年前,也是中秋月圆之夜,就在刚落成的太湖大学堂,老师白天为我们开示生命科学,夜晚与我们一起欢声笑语,共度佳节,感受教化,备受启迪。今天,碧空净洗.皓月圆明,天地在冥冥之中启示我们.老师宏深誓愿,救度众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功德圆满。  相似文献   

4.
袁崇焕诗存世不多,《三管英灵集》载诗六十六首,加上广州中山图书馆藏《袁督师遗稿遗事汇辑》所载诗十二首,去其重复,总计有诗七十五首。袁诗无编年可查。《三管英灵集》是按古诗、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序列编次的。现就袁诗的写作年代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袁诗的写作年代问题。大致上可以分类如下: 第一类诗可知其写作年月。这一类诗最早的一首当算《秋闱赏月》写于1619年旧历8月中秋。袁崇焕是这时考中进士的。他在诗中写道:“战罢文场笔阵收,客程不觉遇中秋。嫦娥必定知人意,不锁蟾宫任我游”。诗中告诉我们:秋闱收场之后即是中秋,表达了他认为一定高中的得意心情。  相似文献   

5.
刘永加 《社区》2017,(29):12-13
鲁迅日记里过中秋 鲁迅先生对中秋是情有独钟的,从1912年至1936年间的日记中,每年都有关于中秋的记述。1912年的中秋,鲁迅正独自客居北京,他在日记中写道:“阴历中秋也……见圆月寒光皎然,如故乡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饼祀之不。”一股怀乡思亲之情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6.
《金陵瞭望》2008,(17):80-80
9月13日,“中国·江苏首届中秋民俗节暨2008中国南京国际桂花节”将在南京中山陵拉开帷幕,活动为期23天,至10月5日结束。自2008年起,国家首次将中秋节列入新的法定节假日之一,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国家六部委决定自2008年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内容的各类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7.
《金陵瞭望》2008,(17):80-80,F0003
9月13日,“中国·江苏首届中秋民俗节暨2008中国南京国际桂花节”将在南京中山陵拉开帷幕,活动为期23天,至10月5日结束。自2008年起,国家首次将中秋节列入新的法定节假日之一,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国家六部委决定自2008年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内容的各类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8.
领导班子建设,是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关键,也是高等学校政治稳定的关键。它的战斗力强弱,固然取决于调整选配的"先天素质",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后天调养"。这种"后天调养"就是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实践表明,加强高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成党和国家赋予重任的根本保证,也是把学校真正办成反"渗透"、反"侵袭"的坚强堡垒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强阵地的根本保证。鉴于高校的特殊地位、特殊任务。我们认为:一个好的高校领导班子必须要政治上坚强,团结一心,密切联系群众,廉洁实干。一、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必须政…  相似文献   

9.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之夜,明月高悬,带上家中老小,或约上三五好友,到一处静谧之地,赏月、品酒,尽享团圆,人生乐事不过如此。千里婵娟,一轮明月,城里城外,让我们来好好找一下这些中秋赏月的"趣"处吧。  相似文献   

10.
花朝节,是我国民间岁时八节之一,也叫花神节,又称百花生日。自春秋起源,袭至明清,一直绵延不衰,其重要程度可与中秋相媲,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节日之一。因其经常与中秋节并举,中秋古时又称“月夕”,进而形成“花朝月夕”、“花朝月夜”等成语,流传至今,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然时至今日,曾经在文人墨客笔下风靡万千的花朝节,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仅保留在港澳台地区和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因此,中国古人究竟如何过花朝,应值得我们注意。唐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高潮阶段,也是花朝节发展的成熟期,花朝节亦在这一时期由社会上层传入民间。本文意从有限的文字记载入手,力图使今人一窥花朝节的全貌。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人们津津乐道的除了诗词歌赋、书法字画等流传万世的艺术作品,还有春节团圆、清明上坟及中秋赏月等承载四时八节的风俗习惯,更有中医、造纸术、火药等这些生于中国而造福世界的科学技术.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能感受到祖先留给我们的这笔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中秋之后,圣诞又至,企业又将掀起营销高峰,怎样将销售旺季的时序性营销活动深入开展,文章从市场与消费者群的角度进行分析,为时序营销活动划分了不同层次和媒体投放力度供企业选择.  相似文献   

13.
用勺吃饭     
孙志才 《社区》2011,(28):52-52
中秋前夕,我到好友老孟家送中秋贺礼。临行告辞时,老盂拉住我说:“老张,你已经两年多没在我家吃饭了,今天说啥也得在我家吃了饭再走。”我拗不过,只得随老孟进屋。  相似文献   

14.
周伟 《百姓生活》2008,(9):50-50
人们经过炎热的夏天,身体消耗大,体内的营养物质相对缺乏,故有体重减轻、倦怠乏力、食欲降低等体虚症状,此时调养一下身体是很有必要的。早秋时节,饮食调养最重要。调理脾胃:经历了漫长的酷热的夏季,人们由于频饮冷饮,常吃冰冻食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1日是国庆节,也是《献血法》施行19周年的纪念日,为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也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9月28日晚,市中心血站在水心文苑剧场举办了"缘圆中秋情系血站"新居民中秋晚会。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部分新居民献血者,单位团体献血组织者代表、爱心单位领导、媒体代表参加了晚会。市卫  相似文献   

16.
最近天气转凉,人们纷纷打算或已开始秋冬滋补。以前,每到秋冬季节,温州的一些市民都会跑去上海、杭州等地的大医院,开冬令滋补膏方来治病调养。今年,在我市也掀起了这股中医养生的热潮。  相似文献   

17.
养生的内容很广泛。养内,调养内脏;养外,保养皮肤;养心,颐养心神;养气,保养元气。养生应顺乎自然规律,但也必须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生命的长短不仅取决于自然,还取决于调养得法,讲究养生之术。即:起居之道、饮食之道、房中之道、精神之道、医药之道、为人之道。荀子主张治气养心。他认为应当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决定  相似文献   

18.
浓浓房东情     
我刚插队那阵子,点上还没有盖好集体宿舍,所以我们就分散住在老乡家。一开始,我的房东是一个50多岁、名叫贺桂花的孤寡老大娘,我亲切地称她贺娘,贺娘也真把我当成她的亲女儿,从各方面关照我,生怕我受点苦。贺娘怕我一个人住在耳房里孤单害怕,就干脆让我搬进主屋和她睡在一个火炕上。贺娘怕我在队里开的灶上吃不好,总是要等我回来,给我加餐调养。  相似文献   

19.
儿时中秋,祖母总要祭过月娘,才许我们吃月饼,而月娘,总是羞羞答答,等啊等啊,许久也不见她的债影。终于星光渐暗,一轮圆月转着金波自东山缓缓升起。定是神工又把飞镜重磨,月光才如水样清柔,映手于出山峦虬劲的骨干,院里的香案,案上的月饼,连袅袅的青烟亦可见了。  相似文献   

20.
黄存垣 《老友》2012,(10):59-59
平和体质所体现的是一种平和的状态。此种体质的人,发黑如墨,脸色红润,身材匀称而充满活力,性格开朗,不会轻易郁闷或动怒。中医认为,平和体质不仅是一种体质,还体现一种对待生活的心态,是一个和谐生命的范本。平和体质很大程度上是先天遗传(禀赋)所致,但也有后天的调养。若不注意后天的调养,即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