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莹 《人生与伴侣》2007,(12):52-53
我与父亲,一直是不太亲近的。 我在外面这么几年,每次打电话回家,总是随便与他聊上几句,然后便叫来母亲,有说有笑,讲上半天。我和母亲,总是有那么多的话要说,而面对他,除了问问他的身体,聊聊他的小生意,别的,就不知该说什么了。记得最初的那几回,是我要求他的,后来便成了习惯,如果凑巧是他接的电话,简简单单聊完几句,他便急急忙忙去叫母亲。有许多事情都是母亲听完后再细细说给他听。其实他也可以问我的,就像我原本也可以将那许多琐事说给他听一样。可是,我们都没有说。或者,是我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相处。  相似文献   

2.
从1950年到1959年,从8岁到17岁,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最疼我的也许的确是母亲,可是我却并无那一个最字横亘心中。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冬天不至于冻着就行。母亲也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她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3顿饭,便可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3.
亲情难舍     
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员,那时在我们镇上算是个文化人,可不知为什么,她和母亲老是吵架。我13岁那年,父母终于离异,15岁便随母亲背井离乡。一直以来,我痛恨父亲,恨他对母亲、对子女的无情。离家一年后的我,再见到父亲时,我们竟无语,当我离开父亲时,父亲送了我  相似文献   

4.
肥胖可能是会遗传的我的母亲在生下我不久便开始发胖以后的几十年里她一直被肥胖困扰着,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5.
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超越自己。我1997年毕业于上海市南湖职校二分校(原上海市交通职校)汽修专业,从此便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乐意和车子打交道我的母亲是上海人,当年插队落户到了安徽,在我上初中的时候便跟母亲回到上海读书,  相似文献   

6.
《可乐》2007,(11)
我不是你哥从八岁起,他便一天天目睹母亲由一个美丽快乐的女人,迅速憔悴苍老,变成郁郁寡欢的妇人。父亲疼爱了他八年,在决心抛弃母亲的时候,还一直盼望将他带走。他虽然小,却已懂得分辨是非,坚决地选择了母亲。对父亲,他恨不起来,但他可以肆无忌惮地恨那个女人。  相似文献   

7.
幸福的追问     
王欣 《百姓生活》2011,(12):23-23
一直以来,我总嫌母亲太唠叨。不是问你衣服穿得够不够,便是问你单位的伙食好不好,再就是不停地追问恋爱了没有。如果恋爱了,便又要追问对方长得怎样,家里的条件好不好。  相似文献   

8.
经常会有人问我,有这样一位著名的母亲是什么感受。我总是回答,我真的不知道。在我眼中,她首先是一位母亲,然后是我最好的朋友。在这之后,我才想到她是一位演员。直到母亲去世之后,我才意识到她是一位多么不同寻常的演员,她对于我们的影响有多深多广。这么多年来,那些喜爱母亲的影迷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很多人从孩提时代就开始看母亲主演的电影。  相似文献   

9.
母亲这个字眼是多么美好啊!她包含着温暖、亲切与奉献。每当想起母亲,便想起我小时候她替我上学的情景……那还是我上三年级的时候,不知什么缘故,我讨厌读书了。母亲看出我的想法后,给我讲人不能不读书,没有知识将来就没有出路,成不了国家有用之人。尽管母亲一再开导我,我却一句话也听不进去,仍然我行我素——逃学,背着书包上山割猪草,因为那  相似文献   

10.
春节回家,见到母亲,一种无法言喻的温暖瞬间溢满心胸。看到76岁的母亲,依旧身板硬朗,心里便觉得踏实和幸福。记得小时候,我家的屋后有一片桃林,是母亲亲手栽种的。当红艳艳的桃花开过,桃子成熟之时,我便贪婪地吃着鲜桃,母亲告诉我:“桃养人,杏伤人。”嘱咐我多吃桃。并告诫我“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病从口入”,坏了的东西绝不能入口。每当吃饭的时候,我常常是端起碗就吃,这时母亲就会轻轻敲敲我的碗,说:“吃饭先喝汤,肠胃不受伤。”在菜谱里,母亲特别偏爱萝卜,并能做出许多花样。见我不爱吃,母亲便跟我讲:“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相似文献   

11.
坚韧的美丽     
徐新 《新天地》2012,(12):17+2
我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教师,平日工作繁忙,鲜少过问家事。母亲则是父亲的贤内助,事无巨细地负责家庭内务。我在家中排行老大,下有两个弟弟。因是长女,我从小便成为母亲和外婆的小助手。做饭洗衣,照顾弟弟,俨然成为一个"小妈妈"。我的母亲有一双灵巧的手。那时家里条件不好,没有钱买好衣服穿,母亲便给我们做衣服。从飘逸的夏季长裙,到整齐笔挺的女式西装,母亲精细的手工和出彩的  相似文献   

12.
《山西老年》2012,(7):65-65
编辑同志: 我母亲今年62岁,有轻微的精神病。由于我在外地上班,所以便跟哥哥就母亲的赡养问题达成协议,双方约定:母亲随他一起生活,由他作为母亲的监护人,而我则。每月向母亲支付一定数额的生活费。去年10月,我从外地回来才知道,哥哥不但没有细心照顾母亲,反而将母亲所有的十万元存款转到自己名下,而且就连我每月给母亲的生活费他也没有全部用于母亲的生活开支。母亲现在过得很不好,我想把母亲接到我那里住,但哥哥不同意,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记得,小时候,我的书包是单肩斜背的军绿色布包。临上学的前一晚,母亲用红棉线在上面绣了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刚开始,我嫌难看,不愿背,母亲却说:怎么会难看呢?雷锋都是背这样的书包啊!我一听,半信半疑,就勉为其难的背去了学校。到了学校,老师以及高年级的学姐、学哥们都嚷嚷:“吆!雷锋来了!”我一听,便高兴得不得了。后来,那个书包一直被我背到磨出了洞。  相似文献   

14.
黄世玫 《老友》2009,(8):40-40
1958年经人介绍,我结识了一位上海姑娘,近两年的恋爱后,我俩结成伴侣。"城里的媳妇乡下的婆。"结婚初期,我一直担心妻子与母亲不能和谐相处,因为她们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是明摆着的事实,所以远在浙江乡下的母亲迟迟不来我城里的小家。经我多次写信邀请,母亲即  相似文献   

15.
石磨     
石磨,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日渐变得生疏与模糊了。可我对于石磨却有着一种缠绵悱恻的感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看见石磨,想起石磨,那种铭心刻骨的记忆,魂牵梦绕的眷恋,就像是在思念母亲,思念摇篮。 记得三四岁的时候,我就跟着母亲去磨道磨面了。那时,我帮不上母亲的忙,只是觉着拿根小棍儿跟在磨杆后面,“得儿得儿”地吆喝着黄牛在磨道里一圈一圈地“赶磨”,有趣,好玩。在磨道里一圈一圈地转累了,我便耍性子“罢工”,去纠缠母亲,要她给我罩麻雀或挖蜣螂……母亲放不下手里的活儿,于是便抱我坐在磨扇顶上拨磨眼,让磨扇带着我转圈儿。我乐呵呵笑着,尽享童年之乐。  相似文献   

16.
再铸中华魂     
从咿呀学语开始,我幼小的心灵就开始触摸中华魂,祖国母亲带给我无限的梦想与激情。今天当我翻开中华民族的丹青史册,我便融入了中华魂。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8日姥爷张学孔离开我们已有29周年了,2月21日又正值姥爷诞辰107周年。我出生在“卢沟桥事变”后逃难的路上,之后不久,母亲便因产后热去世在逃难的路上,是姥姥、姥爷抚育了我,直至大学毕业。我结婚之前,一直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姥爷去世29年来,我没有只言片语来纪念  相似文献   

18.
回到老家,母亲早已迎在路口。拉过母亲的手,我习惯性地,又略带程式化地问了句:"我爹呢?"母亲嘴角一扬,笑意盎然:"听说你要回家,他非要去刨些红薯让你尝尝鲜。这不,早饭也没吃完,就急着下地了。"我打小就爱吃红薯。看来,父亲又是一如往年,去打捞我那点念想儿了。母亲照旧忙着做手擀面,我略显生疏地在灶前忙乱。面条做好,父亲扛着一袋红薯回院。饭罢,稍话家常,我便要回城。父亲忙着挑捡红薯,母亲忙着给我准备应时的土特产。一切准备妥当,母亲长舒一口气:"好了,走吧!"便起身送我上路。  相似文献   

19.
母亲鞋     
《老友》2003,(11)
小时候,我冻脚的毛病让母亲操碎了心。深秋刚刚来临,母亲便忙里偷闲,从衣柜里找出一些布料边角和白花花的棉絮,在雨天或是灯下开始一针一线地为我做棉鞋。可初冬还没过几天,我的脚依旧与往年一样被冻得像两个大  相似文献   

20.
<正>人的口味,受家庭影响最甚,特别是小时候父母喜爱的美食,常常成为你此后的念想,令你终生难忘。在猪还未被大量饲养前,所有内脏都是被视为珍品的,那时还未被抗生素污染的猪肝,甚至是被当作补品看待的。记得每当父亲熬夜通宵写稿,隔天早晨母亲便会为他煮一碗佐以姜丝、小白菜的猪肝汤补元气,那汤是如此诱人,常让我忍不住在一旁看。母亲总会分一小碗汤给我,碗里虽只有青绿的小白菜,但那份香气已够我解馋了。这份记忆让我长大后,对猪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