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琰 《中国劳动》2012,(4):22-24
工伤事故预防是工伤保险的一项主要任务,可从源头上采取措施,来控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从根本上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伤害。具体办法是可适当提取工伤保险基金,建立工伤保险预防基金制度,进行工伤保险政策宣传、教育培训、调研、事故调查取证、安全生产奖励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案情简介某化纤纺织有限公司有员工200多人。该公司从事化纤纺织加工,近两年来发生多起工伤事故,但一直未参加工伤保险。当地人社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每次去该单位调查工伤事故时,都会向企业负责人宣传工伤保险,动员该公司参加工伤保险。2013年4月1日,该公司终于全员参加了工伤保险。2013年1月30日上午9时许,该公司设备维修工潘某在细纱车间清洁机器时,右手不慎被机器齿轮夹伤。2013年1月30日至2月3日,潘某住院治疗,共用去医药费3000元。2013年4月6日至4月12日,潘某再次住院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障企业职工在生产经营中遭受事故或职业病伤害后获得医疗、生活保障和经济补偿的权利,达县从今年1月1日起组织实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逐步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及个体经济组织中的不同身分职工实行工伤保险社会统筹。根据企业不同产业、风险类别和工伤事故发生频率提取0.5-1.5%的工伤保险  相似文献   

4.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步认识到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安全是生产的保障,生产必须安全。对工伤事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工伤保险这一领域,积极和实质性的工作应做在工伤发生之前,而不是之后。建立工伤预防为主的工伤保险制度,是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方针政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图书推荐     
《工伤保险手册》《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给工伤保险工作者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和一切关心工伤保险事业的读者提供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全面、最新、权威知识和实际操作指南,本书编写组组织劳动保障部门有关同志  相似文献   

6.
《劳动者》2005,(1):30-30
我是甲公司的一名正式职工,因公司生产经营困难,大部分职工长期放假。今年5月,我到乙公司做临时工。11月23日,我在工作中不慎受伤。出院后我找乙公司要求享受工伤待遇,该公司领导说我是临时工。不能在公司享受工伤待遇,要享受工伤待遇回去找原单位。但是,原单位以工伤事故的发生不在本公司为由也拒绝承担。请问:我能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待遇应由谁承担?  相似文献   

7.
<正>问:袁某于2012年4月在某公司工作时发生工伤事故,被鉴定为八级伤残,伤情稳定后继续在公司上班。2013年3月,袁某未向单位请假连续旷工15天以上。于是,公司以袁某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并送达。因某公司未参加工伤保险,袁某要求公司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而公司认为袁某系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被解除,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劳动合同期满终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促进工伤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合法、有序,更好地维护广大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确保工伤保险基金的安全稳健运行,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近日开始对工伤认定实行公示制度。对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职工本人或职工直属亲属申请工伤认定的工伤案件,原则上进行公示,对案情重大,案情复杂的必须公示。公示方式主要是通过网上和单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了更便于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9.
当发生工伤事故时,因工伤事故责任的双重性质往往会产生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竞合的情形。劳动者在工伤案件中既有对社保机构或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同时也有对侵权人的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那么,当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竞合时,劳动者如何进行选择适用,这是我国立法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竞合的情形说起,阐述我国对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竞合的处理规则现状并指出问题,同时考察域外经验,以期通过比较,取其精华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发生工伤事故时,因工伤事故责任的双重性质往往会产生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竞合的情形.劳动者在工伤案件中既有对社保机构或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同时也有对侵权人的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那么,当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竞合时,劳动者如何进行选择适用,这是我国立法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竞合的情形说起,阐述我国对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竞合的处理规则现状并指出问题,同时考察域外经验,以期通过比较,取其精华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关乎工伤职工的切身利益.个别企业只为职工缴纳了较低基数的工伤保险和生育险,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该按什么标准计算保险赔偿基数,并赔偿经济补偿金便会产生纠纷?贵州省某锰业公司和重庆市某公司的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为心存侥幸的企业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不幸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又没有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而且拒绝向职工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将由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先行支付,之后再由相关部门向用人单位追缴。这便是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制度。这一内容清清楚楚地写在2011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然而,到今年7月1日,实施3年的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仍未在全国范围内"落地"……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伤保险制度在全国覆盖面的扩大,生产过程中的人身伤害事故对工伤保险基金的压力日益显现。与此同时,工伤预防在整个工伤保险制度体系的作用也愈益凸显。理论和现实都表明,工伤预防,是工伤保险制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发挥工伤保险对工伤事故的预防作用,对工伤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对发挥工伤保险社会安全网、稳定器的作用,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工伤预防机制运行情况以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第三人侵权导致工伤事故时,受伤职工或职工家属既有权向第三人主张人身损害赔偿,又可以向工作单位或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面对这两种待遇,是采取待遇兼得,还是对人身损害赔偿低于工伤保险待遇实行差额补偿的方式,目前,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尚未达成共识。各地在工伤经办实践中,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省劳动保障厅、省煤监局《关于推进煤矿企业参加工伤保险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有关工作的通知》省社保干部培训中心针对煤矿企业严峻的安全生产问题和对工伤保险相关知识了解的迫切需求,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在成都先后举办了十期煤矿企业工伤保险知识培训,培训人数527人,涉及煤矿企业510家,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以来,征得省煤监局主要领导及相关处室领导的同意和支持,培训中心决定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并以分局所辖片区为单位,送教上门,对煤矿企业进行工伤保险培训。最近,在川西煤矿安全监…  相似文献   

16.
《工伤保险条例》施行五年来,我省仍有部分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未参保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居高不下。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因部分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造成地震伤亡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难以落实。为切实保障职工工伤保险权益,分散用人单位工伤事故风险.依法推进式伤保险扩面工作,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3]42号)的规定,并结合四川实际,  相似文献   

17.
杨全虎 《劳动者》2005,(1):28-29
企业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若干年都未行使求偿权,后企业因歇业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了营业执照,原有资产部分用于清偿债务,部分灭失。该职工的工伤保险责任应由谁承担?企业的主管上级有无责任?  相似文献   

18.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5,(5):44-44
为了严格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切实保障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等企业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国务院颁布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并将参加工伤保险作为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必备条件之一。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关于贯彻(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做好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8号)规定精神。结合我省实际,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切实做好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工作,现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4月1日,江苏省南通市人社局、商务局联合发出通知,对境外派遣人员如何通过正规途径参加工伤保险以及发生事故伤害后如何进行工伤认定等问题进行了重新明确。南通市是外派劳务大市,早在2008年3月,针对外派劳务人员和赴境外工作人员逐年增多,一旦发生工伤事故极  相似文献   

20.
案情回顾 李某系某建筑土木工程公司职工,2007年11月入职并与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入职前,李某要求公司将为其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用直接以工资形式发给他.公司按李某要求将每月应为其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直接发给李某,没有为其参加工伤保险,并在双方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中注明:如李某发生工伤事故,责任完全由本人承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