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马头琴音乐是国家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头琴音乐是蒙古族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民族特色音乐,是蒙古民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必须受到保护并加以传承.研究马头琴音乐就要研究它的核心——美的内涵.本文通过4个方面对马头琴音乐进行了美学探究.首先简略谈了为什么要对马头琴音乐进行美学探究;然后,再从马头琴音乐本身集蒙古民间各地域各流派的精华来进行美学探究;接着,从马头琴音乐作品的感性形式来阐述它的美学价值;最后,从马头琴音乐的美学论述得出它应该受到保护、传承、延续、发展的结论,从而使这项具有草原美、和谐美、自然美、特色美的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头琴音乐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武宁打鼓歌是江西省武宁县及周边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音乐艺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歌词极具特色,不仅有表情达意的作用,更具有传统儒家美学思想的内涵,本文力图用传统儒家美学的一些理念来反观武宁打鼓歌歌词,从中举出几例有代表性的歌词做分析,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以期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宁打鼓歌的传承、保护尽献一份...  相似文献   

3.
人类学是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研究所依托的主要学科之一,不同文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理念和方式是不同的。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价值的日益增加,河南作为文化资源大省,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近年来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面临一些困境,存在着传统的民间艺人渐渐消失、传承人的年龄偏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缺乏法制保障、传承人缺乏自觉意识等诸多问题。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教育、人和文化是相互联系的。在教育人类学的文化传承视域下,应发挥地方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基础教育的校本课程之中,借助现代教育唤醒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自觉意识等。  相似文献   

4.
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人类学研究"为主题。与会专家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探讨"、"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两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此次研讨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深入发展,探索了新思路,也为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设拓宽了视野。  相似文献   

5.
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与人类学片的拍摄对象都是人类文化,而人类学片的拍摄首先面临的是选题与选材的问题。当前,中国人类学片的选题重点应该是国家分批公布的一千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学片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功能,因此,我们建议:应该迅速建立中国影视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展览馆、数字博物馆或资料库等,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先进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6.
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天上掉下来的一个馅饼。而中国民俗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天上"掉下来之时却毫无准备。反观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历史渊源,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学的普同性、整体性、整合性和相对性等理论特点和理论框架都对非遗保护工作具有显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期导读     
<正>民族学·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前全人类的一大重要实践与热门话题。在本期文化遗产专栏,博士生导师杨正文教授《文化遗产保护的关联话语意义解析》认为,多样性、可持续性和原真性既是文化遗产领域相互关联的重要话语,也是文化遗产保护最基本的原则,还是文化遗产保护在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体系实践拓展的结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的兴起,既标志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与国际体系的接轨,更标志着中国文化的"传统回归"。朱煜杰博士等《全球化语  相似文献   

8.
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是当前的一大理论难点,有必要从人类学整体论出发,讨论民间信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化问题。民间信仰是广西红瑶传统节日、传统知识、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学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抽离信仰使这些生活内容变得躯壳化。对其加以保护的关键在于尊重信仰为一个复合的文化整体和社会事实,实现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自然界本身具有的特性,也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它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和完善人类自身的能动过程。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使马克思主义美学有了实证的基础,消解了西方理论视野中美学只存在于精神世界的虚幻性。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人类学材料的支撑。在国内,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审美人类学相互交融,为研究中国多重语境叠合下的审美、艺术活动提供了切合的框架,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化民族主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与全球化有密切关系。综合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和民族功能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行国家提出遗产保护的时代背景,笔者认为文化民族主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行国家维护民族自信心,确立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手段;是政治和经济失意时,通过文化的自我保护和延续来寻求民族合理地位的一种诉求,是政治追求在文化上的异化。今后文化民族主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还将存在,但应该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向两个极端,即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11.
"侗族大歌"已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结构框架浑然有趣,多声形态绚丽多彩,合唱技艺出神入化。作为植入民间的多声部歌曲,能够完整保存,这与侗族地区特定的歌师、歌头、歌班、歌俗等传统制度的人类学背景有密切关系。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看,"侗族大歌"又是侗族传统社区整体"文化场"的记录和再现,是活态流动的存在,作为侗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而成的音乐文化遗产,它呈现出的非物质性,具有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这些价值与侗族传统社区人群的存在与发展紧密联系,互动互存,从而形成侗族大歌传承与保护的独自特点。文章从人类学视角,分析"侗族大歌"传统内部的传承保护机制,分析在社会文化生境不断变迁的今天,如何对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近些年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保护入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特点,以及介绍了云南、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保护的经验,着重论述了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法律保护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技术的出世,打破了文明的时空隔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技术再现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工业遗产以及历史古迹的虚拟恢复已成为当今的一大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工程实体美的设计现状,并在对"网络技术"和"工程实体美设计"等概念作了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技术下工程实体美的表达方式和特征,以及实现途径。基于网络技术,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实现客观存在于世界的工程实物仿真,虚拟表达其工程实物的美感。利用网络交互技术在虚拟系统中实现人为操纵美的实体,旨在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和再现物质文化遗产,为扩大工程美传播时空提供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家级非遗的佛山剪纸因契合城镇民俗生活、商品市场机制和市井文化美学观的需要,不仅独具金碧辉煌、苍劲古拙的美学风格,而且积淀了因商而生、倚商而承的历史传统。由于它一直主要走的是产销结合的市场化路线,堪为非遗"生产性保护"实践的范例。因此有必要从商业情境入手,勾勒佛山剪纸的产销互动图景,考察其保护绩效,为手工艺类非遗保护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5.
鱼皮服饰是北方渔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有形智慧之物,它一方面演绎了“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与生产样式不分离的生活艺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特定的民俗样式、宗教信仰与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6.
毕摩文化是彝族民众创造的彝族本体核心文化,它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特征,符合相关认定标准,应当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并构建合理的法律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以风险理论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行法律制度,根据风险产生根源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风险会表现为制度运转失灵风险、制度功能偏差风险和公平性缺失风险。化解制度风险,形成制度风险的维度,不可基于同一个标准,而是需要在大的框架之下论及制度风险的法律管控,需要有针对性地创构"建立私权,善用公权"的多元法律控制体系,并在体系内引入技术规制,创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权",推动民间习惯法与法律制度、公法与私法的互动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当前国内外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无论是立法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范围入手,厘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知识的关系,进而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并提出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涉及的权利种类,重点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殊保护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与复杂性,以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本文分析了我国制定法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民间规则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能性,提出应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法立法并应挖掘和研究民间规则以弥补法律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