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是后人凭主观好恶评定的,而是由作家本人的全部文学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客观价值自然表现出来的。衡量一个作家对新文学的贡献,主要看他的理论与创作实践给新文学增添了哪些艺术特质,它的艺术独创性在哪里,它在当时和对后人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将循着这样的思路来探讨一下郁达夫小说创作对新文学的贡献。郁达夫的文学创作活动开始于“五·四”过后,新文学由主要是破坏走向建设的时期。1921年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开始文学活动。他先后写了3篇小说,并以《沉沦》为书名出版。这是中国现…  相似文献   

2.
二十年代中期,兴起了我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个流派──以前期创造社自我小说为主体的自我小说流派(亦称浪漫抒情小说流派)。本文试联系前期创造社重要小说家郁达夫的创作,论析该流派小说的一些基本特征。1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的创造社,是继文学研究会之后,又一具有重大影响的新文学社团。其重要成员郭沫若(1892—1978)、郁达夫(1896─1945)、成仿吾(1897─1984)、陶晶孙(1897─1952)等,均为留日学生。与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相对立,创造社极力标榜文艺必须忠于自己的内心要求。郭沫若说:“我们的主义,我们的思…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与外国文学的接触 ,是从阅读俄国文学作品开始的。在郁达夫欣赏和喜爱的 19世纪俄国作家中 ,最得郁达夫的偏爱并且在创作上对郁达夫影响最大的是屠格涅夫和陀斯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不仅是郁达夫文学创作上的启蒙导师 ,而且他在多余人形象的塑造以及抒情气氛的营造等方面都对郁达夫产生了巨大影响。陀斯妥耶夫斯基则以其对描写人类痛苦的偏爱和对病态人格的刻画对郁达夫构成了有力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赵文杰 《东岳论丛》2000,21(1):123-124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次年改为《新青年》),标志着中国的新文学时期已正式到来。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破与立的斗争进程中,中国的文坛上分出了两大流派———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代表这两大流派的文学社团也相继出现。其中成立于1921年7月的以表现自己的“内心要求”为思想核心的创造社,明确提出把唯美主义作为封建的“文以载道”观念的对立物,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浪漫主义倾向。郁达夫就是创造社众多作家的杰出代表。郁达夫的创作成果是多方面的,但最有影响力的当推他的小说创作。一、郁达夫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生活是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5.
朱曦 《学术探索》2003,(10):82-84
本文以学术界不太关注的创造社"小伙计"作家的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对"小伙计"作家叶灵凤等人的小说文本作深度研究,认为模仿与解构是他们小说的典型模式,他们既受到创造社"元老派"作家写作模式的影响,又超越了"元老派"作家的写作模式,为新文学浪漫主义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冯至因其早期新诗创作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他早期新诗创作的艺术资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中国古典诗词,德国浪漫主义诗歌和创造社作家的文学作品。冯至与创造社的关系已被众多学者所论述,然而,他们所普遍关注的是冯至与郭沫若之间在新诗创作方面的艺术关联,而忽视了冯至与郁达夫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在表现内容、创作倾向和美学风格等各方面对冯至早期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正是创造社作家郁达夫。  相似文献   

7.
同一起点的不同道路──郁达夫张资平之比较宋聚轩郁达夫和张资平都是创造社的元老,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具有相似的生活经历,同为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小说作家。但是,他们不仅创作风格迥异,而且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因宣传抗日而壮烈牺牲,被追认为烈士...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小说研究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从郁达夫小说的题材、人物形象、艺术风格、心理分析和自卑心态五个方面对郁达夫小说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力求反映出郁达夫小说的某些带有本质规律性的东西来。一、郁达夫的小说题材在郁达夫的大多数作品里,男女之间的关系占了很多的篇幅。郁达夫之所以喜欢这类题材,与他受外国作家影响和其独特的审美趣味有着紧密的关系。屠格涅夫、卢梭等外国作家对郁达夫的影响深远,而这些作家都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圣手,同时,郁达夫自已也认为,人类有一种感情是“比较的注重他人的安宁、快乐,而自已常处于一种牺牲的地位”。这就是爱情。“古…  相似文献   

9.
前期创造社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在文学观念中就是审美和功利的杂糅,在人生观中则为群体价值和个体价值的互补,一直为人们所争议的看似背反的这两方面正是源于传统文化的互补结构。此外,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性也是前期创造社作家接受外来文化思潮的基点和前在结构。  相似文献   

10.
吕林 《江苏社会科学》2004,5(2):197-200
本文主要对郁达夫、郭沫若、成仿吾进行比较论述,从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天才观”、唯美主义印象批评等三个方面辨析了前期创造社的文学观、批评观与英国唯美主义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这两位作家的关系,在现代文学史上相当引人注目。众所周知,鲁迅对创造社的作家,历来颇有看法,然而对于郁达夫,却有些例外;郁达夫也是个自视甚高的作家,平生绝少公开称道同时代的文人,惟独对于鲁迅,却特别推崇,见诸于文字,亦毫不掩饰其钦佩之情。两位作家在气质、性格、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上很不相同,其艺术倾向、文学风格和表现特色迥然相异,各成一家。然而,他们自相识之日起,一直交往频繁,情谊甚笃。对此,人们不免感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与佛教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达夫与佛教文化谭桂林一、名士心态与逃禅意向终其一生,郁达夫并不信佛,但他与佛教文化却有着比较深厚久远的关系,这种关系最为突出地表现在他的数量丰富、名闻遐迩的游记作品中。这位新文学草创时期就已成名而且功绩卓著的大师级作家,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早...  相似文献   

13.
前期创造社作家艺术追求辩析魏建一、“自我表现”的深层涵义“自我表现”,是一个自身内涵和使用范围都非常宽泛的文艺范畴。从最宽处讲,它是对各种文艺创作活动本质的一种解说。再从次宽处来说,它又是相对于客观再现而言的别一种文艺形态。具体到前期创造社来说,除其...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的文学巨匠之一,我国新文学的开拓者郁达夫名文,字达夫,一八九六年十二月七日生于浙江富阳。一九一三年赴日留学。一九二一年开始文学生涯,是当时创造社的主要发起人之一。这个时期发表的小说多塑造一些不甘沉沦、又无力挣扎而终遭沉沦的知识青年  相似文献   

15.
前期创造社三位代表作家——郭沫若、郁达夫和田汉接受了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主义文艺思想,使其在文学创作中将身体、女性与死亡巧妙地结合在官能书写之中,文学创作上倾向颓废,追求强烈的刺激、自我虐待的快感和变态的官能享受,表现出较为浓厚的谷崎气息.他们的文学作品具有浓郁的个人意识,洋溢着忧郁、华美、怪诞、凄艳、虚幻的气息.这些体验个体生命、感叹自我人生的文学作品既表现出一种病态的美,也表现出一种怪异的美,是一种通过官能书写和女性礼赞而营造的艺术虚幻美,形成了前期创造社颓废感伤的总体格调.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二○年 春 创造社的几位主要发起者都在日本求学,郭沫若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成仿吾在东京帝国大学造兵科,郁达夫在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张资平在东京帝国大学地质科。 他们都爱好文学,正在酝酿组织一个以反帝反封建为主旨的新文学团体,并计划创办一种杂志。 初春的一天下午,在郁达夫寄宿的“不忍池”畔“池之端”的二楼寓所,召开过一次会议。 郁达夫后来回忆那次会议的情况时说: “那一天午后,我和资平,二人合起来出了一块钱买了一块钱的桔子,打算开会的时候,大家吃  相似文献   

17.
表现主义文学思潮对于创造社、向培良等中国现代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抗与创造的激情、对于自我内心的高度重视是两者共同具有的创作特点。但由于两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以及基本的美学追求有所不同,中国现代作家在反社会中所确立的历史使命和未来理想更加具体,作品的美学形态则呈现出“情感的具体形象性”,与表现主义作家“情感的本质抽象性”有所区别。中国新文学中的表现主义并不具有西方意义上的完整性,而是与其它多种文学思潮相联系共同作用于中国现代作家  相似文献   

18.
从《茫茫夜》《秋柳》看郁达夫小说创作的情感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茫茫夜》《秋柳》看郁达夫小说创作的情感取向李南蓉创造社的主要发起人、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竟被某些人排列到当代武侠小说大师后边,这里的因素很多。目前即使是对郁达夫创作的研究,也依然停留在《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篇上。就以几十年来评论家...  相似文献   

19.
日本近现代历史小说对中国现代历史小说文体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日本近现代文学现代性意识与观念发展的结果,“历史小说”与“历史的小说”的定义与区分,影响到鲁迅和创造社作家郁达夫对历史小说的理解,他们分别创作出“新编体”历史小说和纯主观的“历史的小说”的同时,也为中国现代历史小说文体的发生开创了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20.
1996年是郁达夫诞生100周年,在这百年纪念的日子里,我们倍加怀念这位为中国新文学作出重大贡献的作家、诗人兼爱国主义战士。可是,历史也曾经给过他不够公正的待遇,这在半个多世纪的郁达夫研究历史中反映得最为清晰具体。下面试把郁达夫研究的历史发展分成三个阶段,逐段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