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版本问题,是红学的核心。六十年来,红学家反复宣传:“《红楼梦》版本最初只有抄本,它们是曹雪芹稿本的过录本,抄本一般都带有脂砚斋的评语,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应必诚:《关于<红楼梦>的版本系统》,《复旦学报》1992年第1期);然而,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三个抄本,事实上都出现在1927年以后;另外几个不称  相似文献   

2.
周春《阅红楼梦随笔》体现出乾嘉时期藏书家对通俗小说的阅读生态。围绕在《阅红楼梦随笔》周边的早期读者多系周春同乡亲戚、学友,构成了一个独特的通俗小说阅读、品鉴群体。在乾嘉考据学风的影响下,周春将治经、治史之法折射入小说,形成其独特的索隐范式。而同乡学友间的交流与书籍传播,使浙西成为《红楼梦》阅读、研究的重镇,索隐方法蔚然成“派”。透过考察其索隐方法、观念之来源,辨析其治学理念之得失、文学思想之倾向,可以进一步挖掘本时期藏书家、考据学家对通俗小说的阅读、研究方式,以及通俗小说对本时期学术、文学诸核心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红楼梦》甲戌本“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现存脂评系统的《石头记》早期抄本,共有十余种,其中只有甲戌本独有“凡例”。同样是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命名的三个早期抄本,已卯、庚辰两抄本都没有这篇“凡例”。“凡例”是甲戌本独有的。这种现象当然引起了红学界的重视。1927年,胡适最初购得甲戌本时,便“深信此本是海内最古的石头记钞本”。1961年甲戌本影印出版时,胡适又说:“这个甲戌本,在四十年来《红楼梦》版本研究上曾有过划时代的贡献”①。对胡适的意见,有许多驳诘的文章,其中吴世昌先生的态度最为激烈。吴先生认为“甲戌本的命名,极不科学”,甲戌…  相似文献   

4.
晋本《红楼梦》八十回,有梦觉主人序,每二回一册,共四十册.双边,朱丝栏,每半页九行,行二十一字。工楷精抄,存批语.纸张陈旧,以致地脚部份破损,词句残缺.藏北京图书馆。此书之出现迄今三十五年,而很少同津者。俞平伯先生曾用它做参校本,又采取了它的批语,编成《红楼梦脂砚斋辑评》一书。他虽然没能写出文章来论证这部抄本,然而在他的校本序言中,已经提出很精辟的  相似文献   

5.
浅析《红楼梦》里的“梦”黄燕尤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文学艺术峰巅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早以它精湛的艺术赢得了世界声誉。《红楼梦》的艺术特色之一,正如小说标题所提示的,是全书贯穿了一个“梦”字。可以说,小说以“梦”的形式作为艺术表现的载体,把理想与现实,梦幻...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图书馆特藏部首次发现了《读红楼随笔》一书。它既不见于《红楼梦卷》,也不见于其它任何红学资料辑录。 二百多年来,人们对《红楼梦》进行了广泛的评论和研究。并由此而形成了一门学问—红学。二百余年的红学史大致可分三期:清乾隆年间至民国初年;“五四”运动至一九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三年,《学习与批判》第二期率先发表了徐缉熙的《评<红楼梦>》,其后,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了大量评论《红楼梦》的文章,出版许多有关的著作。在当时发表的文章中,流行的有如下几个观点:一、《红楼梦》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二、第四回“护官符”是“全书总纲”;三、《红楼梦》“写的是政治斗争,爱情不过是掩盖”。作为学术问题,这里仅就上述观点说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黄仕忠  陈志勇 《文史哲》2023,(2):130-141+168
《南词叙录》的成书时间,据其自序所署,今有二说:一作“嘉靖己未”(三十八年,1559),有清壶隐居抄本为据;一作“嘉靖乙未”(十四年,1535),有清黄丕烈旧藏本可证。二说相差24年,各得其据,难定一是。今考傅增湘1917年所见经过清初何焯批校的“明写本”,乃是两种清抄本的祖本,其自序亦署“嘉靖乙未”,可证确以“乙未”为是,“己未”则系后改或误抄;何批“明写本”仅自序题“天池道人”,无作者的其他信息,故两种清抄本在书衣或扉页所题“徐天池”“徐文长”等,均系抄者补入,并非原貌。嘉靖乙未,徐渭才十五岁,且无赴福建经历,决非此书作者。陆采曾号“天池山人”,嘉靖乙未年夏秋均在福建,他可以作为《南词叙录》的备选作者。  相似文献   

9.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这是《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秋联句诗》中的名句.第二句为黛玉所吟,既是写实,又具有象征意义.但在今存传世抄本中,这一句诗是有异文的:①在庚辰本、甲辰本、列藏本、程甲本所据抄本以及程甲本以降的诸刻本中,作“冷月葬诗魂”.②在戚序本、蒙府本、全抄本以及戚宁本中,作“冷月葬花魂”.一般认为,第一系列中的多数抄本,所据底本年代较早,可信程度较高;第二系列抄本所据底本年代较晚,而且多所擅改,可信程度较低.可是,问题又出现在庚辰本上.此本原抄作“葬死魂”,后又点改为“葬诗魂”.于是,问题又出来了.究竟是“诗”与“死”的声说呢?还是“花”与“死”的形说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上述诸问题、冯其庸先生在《八家批评红楼梦》的后记中,做了较有说服力的分析,认为应做“诗魂”.台湾刘广定先生也持相同观点(见《明清小说  相似文献   

10.
在红学史上,从18世纪中叶脂砚斋评点《红楼梦》到20世纪20年代“新红学”诞生前的《红楼梦》研究,学界统称“旧红学”。由“旧红学”到“新红学”的变革,《红楼梦》“甲戌本”的发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是1927年,胡适偶然购得一部仅残存 16回的《红楼梦》早期稿本过录本,书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因为第一回楔子中称此本经“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故称“甲戌本”。这个抄本的发现在学界引起了轰动,之所以如此,  相似文献   

11.
伟大古典名著《红楼梦》成书过程是怎样的?至今仍是个谜。不过,《红楼梦》毕竟留存下十多种抄本和稿本,也有不少有关《红楼梦》的记述,因此,只要我们从事实出发,还是可以勾画出成书过程的基本轮廓的。爰作《红楼梦》成书边程新论。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早期传抄本,迄今已经发现的只有十几种①。解放以来,出版界曾相继影印了七十八回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简称脂京本,旧称庚辰本)、十六回残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简称脂残本,旧称甲戌本)、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简称脂戚本)和《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简称脂稿本)。这些早期抄本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陈寅俗虽无研究《红楼梦》的专文,但在其他论著中,特别是在《柳如是别传》、《论再生缘》等红妆研究论著中却反复提及《红楼梦》。他关于《红楼梦》的论述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整体评价方面,认为《红楼梦》是大事均有所本的写实之作,后四十回亦为曹雪芹所写,全书结构不够精密等。二是在红校研究方面,经常以《红楼梦》作为参照系,将其所赞颂的历史上的真实女性(如柳如是及《再生缘》的作者陈瑞生)与《红楼梦》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如林黛玉)进行比较,从而寄寓自己追求个性自由和精神独立等诸多情怀。  相似文献   

14.
北京作曲家王立平的大型中乐作品《红楼梦组曲》的内容与小说《红楼梦》相比是一种非本质具象的“组曲”写法。从音乐与文学的比较研究出发,作者对音乐如何移植小说《红楼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本质具象的“组曲”写法,即设想《红楼梦组曲》应主要表现以下内容:太虚幻境、黛玉葬花、大出殯、元妃省亲、黛玉焚稿、宝玉哭灵和宝玉出走。  相似文献   

15.
周汝昌在《红楼梦新证》一书中,记载了一条有关《红楼梦》早期抄本的故事梗概。他是根据上海魏绍昌、徐恭时两先生抄示的一条资料: 褚德彝跋《函篁图》 (传抄本)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早期抄本均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经过戚序本以来的“消灭脂砚斋”运动,到程甲本刻本出现,脂砚斋苦心孤诣的特意署名被删去。一直到了胡适之后,才将曹雪芹自传之说渐次说成是真事,而原本与此书作者关系最为紧密的脂砚斋反而渐不为人所识。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是超越时空的.从它诞生以来关于它的话题、评说已绵延二百余年,因它而诞生的专门学问“红学”,至今“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显学”.《红楼梦》还要“无尽地探索下去”.之所以说“无尽地探索”,实在也是不得已的事.两个世纪过去了,人们连它的“主旨”“本旨”究竟如何也还说不清,道不明,依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见仁见智”原来也属必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一则因为《红楼梦》是这样一部活生生的,如同生活本来一样丰富得无以复加的百科全书,“而且不仅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一则是因了读者的眼光有种种.因而,任何简单的概括说明都难以概括说明,任何评判都不免失之偏颇,难以眼人.《红楼梦》真是不说也罢——欲罢不能!笔者不揣浅陋写此文,也有欲罢不能之意.所说是关于《红楼梦》本旨的一点思考,不敢有劳方家学者,便不说“就教于方家学者”的客套话,想必“话说红楼”的沧海,总是容得一粟的.  相似文献   

18.
我曾就《红楼梦》后四十回写过一篇专论:《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著作权问题》(见本刊1982年第1期,简称《著作权问题》),概述了我对“高鹗续书”的若干不同意见。由于篇幅所限,有关“脂评”中涉及八十回后情节的,我在那篇文章里都没有谈到,更未加以分析。这里,想专就“脂评”再发表一些浅见,以求教于海内外研“红”学者。 “脂评”对《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提示  相似文献   

19.
清道光二十六年间,署任陕甘总督林则徐幕下的陈德培,以约半年时间,手抄林氏在粤使人翻译西书和新闻报纸等所留存译稿,亦即所谓洋务资料的一小部分,辑成一册,题名《洋事杂录》,今藏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抄本《洋事杂录》,书封面业已有些破损,经补裱完整。书名题签为陈德培手迹,签下并钤有陈氏印鉴一枚,篆以“子茂”二字。全书考为陈手笔行书,字体秀丽遒劲。其后附有“道光二十六年丙午,自春二月至夏六月,在少穆先生幕下,得录此千百之一。子茂陈德培自记”的短跋。《洋事杂录》一书的内容,是《海国图志》没有收录,也是中国史学会所编“中国近代资料丛书”《鸦片战争》六卷本未辑录的。因此,该抄本在埋没近一百四十年后被发现,使鸦片战争史料又增加了一件珍贵实物.必将引起国内外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明冯梦龙编著的《三言》中,《喻世明言》的明衍庆堂刻本题“可一居士评,墨浪主人校”。《警世通言》的明金陵兼善堂本和三桂堂本均题“可一主人评,无碍居士校”,衍庆堂本题“可一居士评,墨浪主人校”,这三种刻本都有天启甲子(四年,1624)“豫章无碍居士评”序。《醒世恒育》的叶敬池、叶敬溪刻本均题“可一主人评,墨浪主人校”,衍庆堂刻本题“可一居士,墨浪主人校”,书前有序,末署“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