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决策,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生态责任是其重要的责任。针对和谐社会建设中边疆民族地区政府生态责任缺失现状,从生态文明观引导、生态制度制定、生态经济发展、加大执法力度以及生态主体多元化等方面阐述了边疆民族地区政府应承担的生态责任。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中企业实施绿色责任的现实意义和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绿色责任理念融入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既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也是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的制胜法宝;既有助于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也利于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当前,企业实施绿色责任的路径主要是:企业应树立绿色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绿色责任管理;推动绿色责任文化建设;营造绿色责任品牌;建立绿色责任形象。  相似文献   

3.
构建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和谐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又一战略目标。而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需要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履行其应有责任。当前,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促进公平,增进民主,化解矛盾,发展教育事业,保护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4.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调的“全面”,包含着经济、政治、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奋斗目标。本阐述了物质明、政治明、精神明和生态明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章还侧重论述了重视和建设生态明的意义和作用,认为生态明的发展不仅为物质明、政治明和精神明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而且为“代际平等”和“人际平等”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战略构想以来,中央积极部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拥护和响应。对于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生态建设方针,实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一个关键性的要素就是要提升社会公民的生态文明建设自觉,并上升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通过对当下中国公民生态文明建设践行情况的分析,得出我国公民存在着责任认知不足、履责能力不强以及生态行为失序等诸多责任缺失问题的结论,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为此,提出在理念层面、行为层面、立法层面以及制度层面等四个维度加强公民生态责任建设,这对于构建生态型的"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事关国土安全、国计民生.其哲学理论基础包括人与自然、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树立和培养生态文明理念;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注重提高环保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建构中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既是一个转型中社会,其目标是走向现代性社会。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政府要担当重大的责任。消极责任与积极责任是对政府在和谐社会建构过程中的责任划分。而这种责任需要责任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的客观情况与政府发展经济的内在需求促使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生态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后发优势越来越突显.地方政府需要更加重视生态,把生态这种后发优势、比较优势发挥好、运用好.  相似文献   

10.
生态危机导致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发生严重的对立和冲突,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生态危机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之一。面对生态危机带来的挑战和威胁,要完成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发展低碳经济,营造和谐生态文化环境,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出发,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社会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社会工作的发展纳入和谐社会视野,既可以从和谐社会提出的时代背景中找到依据,又缘于二者本质内涵、价值和功能的一致性。社会政策的贯彻落实需要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传承机制和服务体系,而和谐社会建设无疑也给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带来巨大契机,如何在和谐社会的号角中推进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和实务发展是亟待研究和实践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指导作用,和谐社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和谐社会理论应该帮助人们树立全面建小康一心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发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命线作用,使和谐社会成为中国社会全面发展进程中的无穷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3.
归纳和评介当前有关和谐校园概念的三种观点,对和谐校园进行定性分析,指出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公正民主、关系融洽、个体认可和适切社会应是和谐校园的主要特征,并就和谐校园指标体系的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公正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复杂原因,我国社会出现了某些公正缺失现象,这已对社会的安全运行与和谐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当前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来弥补社会公正的缺失,从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分析等方法对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这一命题进行了论证。认为当前社会公正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位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实现社会公正,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生态文明观内涵,从教育变革、高校德育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必要性,揭示了高校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必然联系,指出了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高校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对目前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的严峻问题,从五点进行思考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以程序正义为分析视角,就程序正义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指出程序正义具有合理分配利益、保障公民权利、防范国家权力滥用、和平解决冲突和有助国际司法协助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人类社会发展进化到何等程度,人类自身永远只能是大自然的产物和组成部分。在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的自然条件下,不可能建立起和谐的人类社会。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理念,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它反映了人民的心愿,指明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出路。它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从而实现国民经济叉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伦理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而生态伦理又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保障,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坚持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