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伯恩施坦"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这一观点,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但伯恩施坦关于"最终目的"的理解和当时社会民主党"通常"的理解存在差异伯恩施坦理解的最终目的是"未来社会的具体模式或设想",而社会民主党人所理解的最终目的却是"夺取政权"。伯恩施坦反复指出,如果凭空描绘未来社会详细图景,就会导致空想,但是当时社会民主党人并没有热衷描绘未来社会的图景,因而他所反对的这种空想,一是为其误解和背叛恩格斯晚年思想寻找借口,二是为进一步推行其渐进、改良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方式服务。  相似文献   

2.
伯恩施坦承认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注重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对社会主义有坚定的信念.但是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不能通过剧变由暴力革命手段去促成,社会民主党应当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之内活动,充分发挥议会的作用,在阶级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合法途径推动社会改良,并促进无产阶级的成长,最终和平进入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伯恩施坦针对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义",提出了"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他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是一种空想,是未来的具体描绘,是一种固定的模式,"未来社会的具体模式或设想"。事实上,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误解与背离,当下仍有不少人持有类似伯恩施坦"共产主义渺茫论"的观点,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心存疑虑。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伯恩施坦"最终目的与运动"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误解与背离的表现与原因,澄清共产主义的本质涵义,正确理解共产主义是历史的、现实的运动,是一种"活的实践"而并非是"死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张传鹤 《社会科学》2006,4(10):116-123
19世纪后半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新变化。主要由于对这些新变化对社会主义实现道路潜在影响的解读不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终发生严重分裂,产生了以伯恩施坦为鼻祖的民主社会主义派别(即伯恩施坦主义)和以列宁为旗手的科学社会主义派别(列宁主义)。百年回眸,社会主义运动潮起潮落,两派社会主义力量都有过实际的执政经验,获得了实践和检验自己主张的机会。在我们自身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的今天,应该对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作新的解读。重新解读民主社会主义既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需要,也是学习借鉴民主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是20世纪初向国人介绍西方社会主义学说的先行者。在他看来,社会主义属于干涉主义而非放任主义,其价值追求是"于不平等中求平等"。他认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过度无序的自由竞争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其要义是土地归公、资本归公,而劳动是创造一切价值的源泉。他将社会主义区分为社会改良主义和社会革命主义,并明确表示自己认同的是国家社会主义。梁启超预言社会主义"必将磅礴于二十世纪",但不认为20世纪初期的中国具备实行社会主义的条件;他相信社会主义精神"吾中国固夙有之",但明确表示中国不能实行社会主义的总原因在于当时尚未形成劳动阶级;他认定社会主义的实行"各国各时代种种不同",主张中国应当鼓励和扶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此作为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还体现在他对生产和分配问题的看法上,他从重视生产问题到重视分配问题,再到提出重视生产的同时兼顾分配,说明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卢森堡对伯恩施坦妄图把社会民主党建成一个“全民”的党、“一切富有仁爱精神的”改良党进行了系统的批判。认为伯恩施坦以改良主义为指导、以议会斗争为手段,只着眼于运动而不顾其目的的资产阶级改良党的主张不适合当时的历史现实,并根据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分析和阐述了适合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政党理论。探讨卢森堡和伯恩施坦在建党理论上的分歧与争论,对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沈丹 《理论界》2014,(5):98-101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思想的产生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并不是由于伯恩施坦背叛了革命而造成的;修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存在本质的差别,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之后的伯恩施坦不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仍算得上是一名社会主义者;社会民主党在二战后基本上遵循了伯恩施坦指明的道路,这样一条道路使社会民主党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但是也同样带来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社会民主党日益与资产阶级政党趋同,失去了自己的身份特征。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2021,(2)
安德烈·高兹的劳动观根植于后工业时代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它具有深刻的理论洞察力和鲜明的时代指向性,是理解高兹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乃至其总体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高兹的劳动观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资本主义的严重异化是其逻辑基础;对资本主义劳动分工、技术的批判是其核心论题;生态社会主义则是其逻辑旨归。科学研究和系统探賾高兹的劳动观对于正确理解资本主义社会、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9.
以伯恩施坦和罗莎·卢森堡为代表的社会改良还是革命的争论不仅是革命道路的不同选择的问题,更是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死攸关的问题.罗莎·卢森堡的"社会革命"概念本身具有较之于社会改良更为丰富的内涵.本文主要从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出发,首先确立"社会革命"本身所具有的目的层面的涵义.其次在同为手段的层面上比较社会革命和社会改良的不同.最后分析两种主张背后的存在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文珊 《学术论坛》2001,(4):113-115
晏阳初乡村改造运动的理论特色,一是以社会系统方法论为指导;二是科学的实践观;三是"科学简单化"思想.实干精神结合科学理论,使他领导的定县乡村改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尽管在旧的社会制度下,其改良性质的乡村改造不能成功,但其实践精神和科学理论对现实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预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差距.但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两个必然"论断依然是正确的.本文从社会主义是世界性的历史运动进程这一视角出发,着重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阶级关系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从"两个必然"实现的物质基础、生产关系前提、革命的主体和道路三方面,阐明了"两个必然"肯定实现,但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2.
孟庆仁 《河北学刊》2004,24(2):85-87
中国学术界有些人把"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改为"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是对马克思有关思想的误解.马克思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俄国社会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是通过另外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社会.这里的"卡夫丁峡谷"是一个简化的说法,实际上是指在古罗马的卡夫丁峡谷用长矛架起的"轭形门",它是不能跨越的,只能或者从它下面通过,或者不从它下面通过.在这个问题上,恩格斯的思想和马克思的思想是基本一致的."不通过"和"跨越"不仅仅是两个不同的提法,而且包含了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世界金融危机引发的反应对长期困扰我们的姓“社”姓“资”问题具有难得的方法论启示,即不要离开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去讨论姓“社”姓“资”问题,离开这个关系,便不能回答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问题.也不能回答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的问题。恰恰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依存和联结”,才使资本主义得到了局部的人性化的改善,才使资本主义在危机爆发时得以喘过气来。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可以因与资本主义的“相互依存和联结”现象,而坚信市场经济选择的正确性,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必要。  相似文献   

14.
蔡娟 《阴山学刊》2006,19(3):98-102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狂飙式推进,反全球化运动也如影随形并呈燎原之势.反全球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社会主义队伍,积聚了社会主义因素,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创造了条件.反全球化运动的趋势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全球化替代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现实可能性,昭示了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理论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回顾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正确对待资本主义,从而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生态社会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绿色运动,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熟为一种社会主义思潮。生态社会主义从两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与全球环境恶化的联系。生态社会主义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显示出一定的理论价值,但同时在一些问题上也暴露出自己的局限性和缺陷。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指出了东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并且在中国成功地实践了这一思想 ,他特别指出要用科学态度对待资本主义 ,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中国不能也不会走向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主义趋向问题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核心问题之一。从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围绕“两个必然”论断进行政治经济学论证,到20世纪由资本主义“适应论”和“变质论”引发的一系列论争,再到21世纪资本主义危机频现推动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复苏,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对资本主义结构体系的分析不断深入,对资本主义未来走向的认识也愈加清晰。对这一问题研究总体经历了由预判资本主义消亡结局向全方位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体系的转变过程,贯穿这一思想史发展过程的主题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导逻辑的批判,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衰落趋势和资本积累极限存在的客观性。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制长期共存竞争的格局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9.
随着苏联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陷入低潮时期,而资本主义大有一统天下的趋势。但是日本学者伊藤诚仍坚信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他指出了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三重幻想的破灭,并着重批判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新自由主义,以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希望彻底破灭。最后,他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前的希望所在。他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资本主义新变化,重新树立起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意义深远。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其理论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有关社会主义的研讨并没有停止,一些理论工作者对社会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此,以当代俄罗斯颇具影响力的左翼学者斯拉文社会主义观为例,对当代俄罗斯社会主义思想加以研究。斯拉文首先对马克思社会理想进行了阐述,指出马克思社会理想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是“真正历史”的开始,具有现实性。斯拉文批判了资本主义给俄罗斯带来的消极后果,包括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创新力不足、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业和教育问题突出等。斯拉文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对俄罗斯未来社会主义进行了展望,从所有制关系、科技、生态及国际关系等方面阐释了未来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着重指出未来社会主义应当充分体现“自由”这一属性,还应当凸显“民主”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