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B了AB"格式与"AB了一AB"格式在《醒世姻缘传》中就出现了,其余少数明清白话小说中也可见到这种用法。在现当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偶尔可以见到这两种格式。目前,"AB了AB"格式仍在使用,"AB了一AB"则基本上看不到了。  相似文献   

2.
“A不AB”是现代汉语正反问句中常用的一种正反对举格式。“A不AB”是受到格式本身的语言条件、人们的语用习惯、语言文化心理、语言发展和方言渗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A不AB”是一个较为灵活和半开放的语法格式,嵌入成分“AB”绝大多数是动词、形容词和动宾式词组,其中又以动宾结构关系的词和词组为主。该格式内部语义关系主有选择关系和并列关系两类;在外部联系上具有较大的兼容性,几乎可以充当所有的句子成分,其中充当述语较为常见,是上陈述性较强的格式。在语体方面是个口语色彩较浓的格式,节奏匀称,语音和谐,表义清晰,简捷明快,具有很好的语言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没有"AB一AB"式重叠,这是语言发展演变的结果。元末,"AB一AB"重叠在北方话中开始使用;稍晚,ABAB式产生。最初,两者的出现频率相差不远。"AB一AB"式重叠产生后不久,使用频率先是日益减少再日益增多,明末清初达到顶峰。清初以后,"AB一AB"的使用再次减少,现代汉语已基本上不再使用。"AB一AB"式重叠的产生当是诱导推理的结果,它的消亡则可能是汉语语法结构的明晰性、经济性与汉语音节配合追求四字格的习惯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A不AB"式结构是现代汉语正反问句中运用的一种正反对举格式.人们对于由AB式词构成的"A不AB"武结构历来争议较大,本文讨论这种结构的来源、特点以及是否属于规范用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古译经“V (O) 来 时量短语”格式中的时间方位词“来”,在使用过程中逐步语法化为助词,之后被动态助词“了”替代。至迟在元代,现代汉语“V 了 时量短语”格式最终形成;相应地现代汉语“V 了 时量短语 O”格式也在元代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7.
“V了个寂寞”格式承继了表示动作结果关系的“V了个A”格式的语法形式和意义,表示消极、否定的结果义,有低于常规量的程度义,与常规的语义预期相违背。在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义,一是想做某事而未成,二是在动作已完成的情况下可能完全无获益,也可能获益太小不能令人满意。“V了个寂寞”格式利用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又在联想和类推的双重机制下逐渐固化,削弱了“寂寞”一词的主观色彩。“V了个寂寞”格式具有主观评述功能、间接表达功能、信息凸显功能,在某些场合更适合交际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错误地开展了一场肃AB团斗争,时任红一方面军主要领导人的毛泽东对此是负有一定责任的。毛泽东在肃AB团中犯错误的主要原因是:赣西南特委和中央巡视员的报告,使其产生党内存在AB团的错觉;快速整军肃出所谓的AB团,使其怀疑AB团混入红军队伍内部;宛希先、袁文才、王佐被杀等事件的发生,使其形成赣西南充塞AB团的错误认识,由此下定了肃AB团的决心。然而,随着滥捕滥杀AB团造成的严重后果,毛泽东又为遏制这一错误作出了努力,公开承认在肃AB团的问题上犯有错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9.
名词性词语后边加“了”构成“NP了”格式,在句中可以作谓语,也可以单独成句;前面可以加副词状语;在语义上具有“推移性”的特征,在语用上有一定的价值,且有简洁明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语法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把“了”分为“了1”“了2”,“了1”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一般认为是动态助词;“了2”用于句末,表示语气,是语气词。但在临淄方言中,“了”却呈现为三分样态,无论在语音形式还是语法功能上,都有不同的特点。现代汉语其他方言和近古汉语也都有支持将“了”三分的语言例证。最后,我们倾向于普通话的“了”也应该三分。  相似文献   

11.
站话是黑龙江方言分区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汉语方言,其中的AB式形容词是站话中数量较多、颇有特点的一类词汇。本文对黑龙江站话中的AB式形容词在构成、搭配等方面,从共时平面的角度进行了描写和研究,并对其变换形式以及语法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井冈山斗争时期发生在赣西南党内的“AB团”问题,曾经酿成严重的后果.其直接诱因是长期存在于赣西南党与总前委之间的认识分歧,1930年8月召开的赣西南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由于全面接受了“左”倾冒险线而加深了这种认识分歧,总前委对于“二全”会议性质的错误认定,终于酿成了所谓赣西南党的“AB团”问题.  相似文献   

13.
“A了个B”网络流行语指的是网络上新兴的短语“我了个去”、“猫了个咪”等。通过分析指出,“A了个B”是近代汉语文献中大量出现的“V了个X”结构的一种变体,“了个”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插入到“AB”之中形成“A了个B”网络流行语。说话者使用“A了个B”是为了表达对某个事物或某件事情的一种强烈的主观评价和情感体验,而这种主观情感是通过“个”表现出来的。此外,还从社会文化学领域所提出的“模因论”视角探讨了“A了个B”的传播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成都话的“AP/VP 很了”句式中,“很”的用法不同于普通话中作补语的“很”。而与作补语的“极”相似,但无论从语法形式,还是表达意义上看,“AP/VP 很了”都与“AP/VP 极了”有极大差别。本比较成都话“AP/VP ”很了”和普通话“AP/VP 极了”句式的异同,目的是揭示“AP/VP 很了”句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唯识三十颂》的四个译本中vijāna与vijapti及vijaptimātratā的语义与义理有各不相同的内涵,以“唯识”迻译vijaptimātratā,并非玄奘未经考虑的做法,即使以安慧《三十唯识释》(或译《唯识三十论》)来看,也难说就是“误译”,更谈不上由此“误译”而引来的研究唯识的千年“误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列举相关例子分析说明“NP了”和“都NP了”两个句法格式的不同,其不同主要有:一是句法格式“NP了”与“都NP了”在语法意义上是不完全相同的;二是能进入句法格式“NP了”与“都NP了”中的“N”并非等同的,通过分析可知,两种句法格式的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副词“都”在整句话中的语义特征的作用.分析得出“都”是一个语气副词,其在句中起表达主观量高于客观量的情感色彩并使话语生动、目的明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相关歧义结构入手 ,并结合确山方言 ,可把“了”分为三类 :了1 用在句中或句尾 ,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发生 ;了2 用于祈使句或条件从句句尾 ,表示希望或假设动作、变化发生 ;“了3”用于部分形容词谓语句的句尾 ,只表示肯定的语气 ,不表示动作或变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了”在商丘方言中有三种变体。文章描写了这些“了”的意义和用法,并从体貌范畴详细探讨其间的区别和联系。比较它们功能和语义上的不同,可以帮助解决普通话中的一些歧义问题,从而更好地认识普通话中的“了”。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三○年下半年开始,各革命根据地先后开展了大规模的所谓肃“AB团”的行动,尤其是王明“左”倾错误统治全党之后,这种行动日甚一日,逮捕关押和杀害了一批又一批的好同志,其中有不少是对革命有卓越贡献的领导人,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极为痛心的损失。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后,在中共中央的关怀下,以“AB团”罪名被杀害的同志大都得到了平  相似文献   

20.
在象英语这样具有曲折变化的语言中,时和态或者时间关系是由动词形式的变化体现的。但在汉语中,动词没有时和态的变化,各种时间关系或由语境推断,或由类似于“了”,“着”等助词与动词相接实现。本文通过分析“了”在汉语句式中所处的不同位置,揭示了它在汉语句法中实现语法关系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