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璐 《社会》2005,25(1):67-98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的关注对象是企业。 在理论领域,企业是由合约组织形成的,合约是不完全的,不完全 的合约为企业运行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一些关注这一问题的企业理论, 探讨了弥补合约不完全性的途径:例如关系合同理论,通过将"关系"引 入合约来考察合约的运行;剩余控制权理论则试图通过明确剩余权利 的归属,使得合约得以完全,等等。但是合约真的能由此变完全吗? 在现实领域,以雇佣合约为例,通过在FD公司长时间地参与观  相似文献   

2.
陈婧  闫弘宇 《求是学刊》2022,(1):130-14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合同纠纷主要表现为合同履行障碍的法律适用纠纷。理论与实务界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属性存在着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的争议,其争议的本质在于对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关系认识不清。理论上的"完全区分说""原因结果关系说"以及"平行交叉说"均有不足之处,应采取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的双重视角分析两者关系。合同履行障碍规则在比较法上存在不同模式:大陆法系采取"多元规则+多元结果"模式,英美法系采取"多元规则+一元结果"模式,国际、区际法律文件采取"一元规则+一元结果"模式,最后一种模式最为合理。在《民法典》体系下,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宜界定为事件,其引起合同履行障碍的法律适用的关键在于区分情形分别适用不同的合同履行障碍规则:一是区分不能履行、履行艰难与履行费用过高,二是区分金钱债务与非金钱债务,三是区分一时性合同与继续性合同。  相似文献   

3.
《求是学刊》2019,(5):81-90
由政策性担保机构授信的产业链担保贷款可以实现自我履约,声誉在其中发挥了信息效应和资本效应。文章构建了一个互联关系型合约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剖析了由内蒙古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为甜菜产业链中种植户授信的"荷马模式",初步验证了:(1)产业链特有的资金闭环、筛选机制、风险分散机制缓解了政策性担保贷款的缔约、履约障碍;(2)产业链模式下的政策性担保贷款因具有互联关系型合约的契约属性,可以实现契约的自我履行;(3)声誉产生于产品市场的长期重复博弈,通过信息效应溢出到信贷、担保市场中,通过资本效应实现增值,并在两个市场中互动、增值,实现了合作剩余最大化,进一步促进政策性担保贷款的自我履约。本研究为政策性担保机构以市场化方式化解违约风险,使"担保支农"基于内生机制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4.
孙庆 《学术交流》2007,(8):81-83
订单农业是促进农业市场化的有效手段,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但是,我国订单农业的实践表明,它的履约率很低。如何提高农业订单的履约率,减小农民、企业等订单主体承担的毁约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刻不容缓的课题。在我国订单农业中引入期权理论中的卖权机制,建立合理的订单价格机制,长效的合作机制以及风险和技术保障机制等,能有效规避我国订单农业的毁约风险,大大提高农业订单的履约率。  相似文献   

5.
根本违约是指当事人一方完全不履行合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主要义务或预期违约致使履行不能 ,其结果严重影响到另一方根据合同有权期待的经济利益的情形。根本违约责任或补救方法主要可采取赔偿损失、解除合同、宣告合同无效等三种。根本违约的免责理由主要是不可抗力。在根本违约问题上 ,我国《合同法》规定的不够具体、明确 ,要对之区别规定并进行立法上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咨询服务台     
编辑同志:前两年,我们村里开始搞“订单农业”,由种玉米改种甜萝卜,村里有不少人受益。然而后来与我们签了订单合同的县糖厂却事先压价收购了订单外的甜萝卜、签单农户的甜萝卜、却送不进糖厂,只好低价卖给能送进糖厂的“二道贩子”,这样,种一亩甜萝卜和种玉米比较,至少损失150元。为什么订单不管用?请问国家对“订单农业”有什么具体规定吗? 读者:周玉明周玉明同志:  相似文献   

7.
我国《合同法》第44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的规定是有缺陷的。合同有效和生效作为两种不同的合同效力形态,至少存在两点区别:(1)在构成要件上,合同生效不仅包括合同有效要件,而且还应包括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生效条件或期限成就这一要件。(2)在具体内容上,合同有效,只产生保护效力和救济效力,不产生履行效力,其效力是不完整的;而合同生效,不仅产生保护效力和救济效力,而且产生履行效力,其效力是完整的。当然,合同有效和合同生效也有一定的关联,因为只有合同有效成立后才谈得上合同生效。合同生效对应于合同的未生效,合同生效是合同有效的下位概念。  相似文献   

8.
李猛 《学术交流》2023,(3):42-59
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智能合约具有去中心化、自动履行、不可篡改等优势。智能合约在生成前存在算法安全隐患、程序代码漏洞、私钥应用等风险,在发布中存在代码瑕疵、智能合约僵硬性等局限,在履行后相关法律主体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经济法责任与刑事责任。完善我国智能合约风险防范法律前沿设计,应当统摄法学和技术科学视角,借鉴他国智能合约有益立法经验,建构涵盖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救济的立体式、多维度、深层次法律规制体系。具体而言,智能合约事前预防机制包括完善智能合约立法,设置监管沙盒制度、私钥保护制度、行政前置审查、混合协议等。事中监管机制包括增加应用程序接口、政府监管接口、“矿工”多数决决议投票等。事后救济机制包括实行软件更新制度、扩大预言机适用范围、建立违约金或定金自动划拨机制、强化公力救济等。  相似文献   

9.
所谓合同的中止履行是指先履行合同债务的当事人,在有证据证明对方出现了可能难以履行对待给付义务的客观情况时,暂时停止债务履行的法律行为。它是法律赋予合同当事人一方在对方出现法定的客观情况影响合同债务履行时所享有的一项权利,也是合同当事人一方因对方出现的法定情况可能导致其不必要经济损失而采取的一种自我补救措施,是一种有条件行使的自助权。一关于合同的中止履行问题,从传统民法体系建立之日起就已经在事实上存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立法将其称之为不安抗辩权的行使,这些国家一般都规定了不安抗辩制度。如1804年…  相似文献   

10.
论合同责任     
罗马法将民事责任分为两种:“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大陆法国家继承了这一分类法。英美法稍有不同,把民事责任分为:违反合同的责任、违反信托的责任及侵权责任。合同责任与合同义务(债务),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所谓合同债务,是合同中规定当事人应为的一定行为。债务人按照合同规定正确履行债务,不会发生责任问题。只有当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债务时,才发生合同责任。所谓合同责任,即法律视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债务为违法行为,使行为人处于一种受制裁之法律地位。合同责任是合同法律制度长期发展的结果。习惯法时代,曾经通行一种用名誉作为债务担保的责任制度。债务人违反合同时,债权人即当众公开宣  相似文献   

11.
行政合同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合同是现代公法和私法相互渗透和融合的产物,是国家行政机关运用私法合同手段进行行政管理、实现行政目的的法律制度和合同行为。行政合同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法律机制是:公共利益优位与合同相对人权益保障相统一。缔结和履行行政合同应当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行政目的实现与私人权利维护相统一的原则、行政管理的强制性与契约自由相统一的原则和当事人在行政管理关系中的不平等性与合同关系的平等性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不可抗力是合同法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与合同履行密切相关。汶川大地震符合不可抗力的三个不能,即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由此可界定其法律属性为不可抗力。当地震事件发生影响到合同履行时,便产生了三种合同法效力,即责任免除、延缓履行和解除合同。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21条立法用意在于恪守合同相对性原理,其中"第三人"是指合同关系以外的任何人.履行辅助人不属于"第三人",对其规定见于<合同法>第65条.二者显著区别在于第三人在履行自己义务,后果归属于自己;而履行辅助人则是在帮助债务人履行,后果归属于债务人.在撤销权中,当受让人为恶意时,<合同法>第121条与第75条可以衔接.但该条不但不能作为解决第三人侵害债权问题的基础,更与其无涉.后者理论基础不是合同相对性的"突破",而是基于善良风俗另辟蹊径的制度创设.  相似文献   

14.
一、情势变更原则的发展情势变更原则,又称情势变迁学说,指的是合同有效成立之后至履行完毕以前,因出现了当事人虽无过错,但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无法防止的客观情况,致使合同成立时的基础或环境变更,如果仍按原合同的规定履行,必然显失公平,因而允许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变更或撤销合同并免除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责任的一项法律原则。情势变更原则已成为世界各国法律的一项重要原则。英国法从衡平观点出发,1903年在“KreeV.Henry”一案中,正式确立了情势变更原则。美国法虽然没有完全采纳英国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对委托代理制度的效率评价可以遵循三条效率标准:是资源利用净收益大于零;是受约束的最大化标准;是改进标准。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要增进委托代理制的效率就应该使代理者的信息明晰化,防范“道德风险”。可选择的内部路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使代理者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二是设计一个激励相容合约,在博弈中达到委托代理制效率的提高;三是建立代理者监督代理者机制,即采用一种激励方案来“内部化”选择和监督。增进委托代理制效率的外部路径依赖:一是竞争性市场;二是有效的经理人员竞争市场;三是充分竞争的股票市场;四是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防范代理人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6.
李政辉 《浙江学刊》2006,1(2):165-170
合同法定解除原因的存续乃在于债权人履行利益的根本丧失,这在制度上的表现就是高度概括的“根本不履行”。根本不履行所包含的解除原因在各国间表现出极大的趋同,原因的种类相同,并且都辅以相应的程序以保障解除的正常实现。故而在国际视野下,合同法定解除原因体系表现出趋同性、概括性、程序化特征。参照该体系可检讨我国的立法规定,并做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我是农业户籍职工,单位一直为我缴纳五险,我的失业保险是按农籍职工缴费(个人1%不缴纳)。2015年1月开始单位从我的工资中扣除1%的失业保险费,到2015年5月31日我的合同到期单位不与我续订合同,请问我能按月领失业金吗?赵宝亮赵宝亮读者:根据关于实施《天津市失业保险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15〕5号)文件第三条第三款规定:"2015年1月1日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个人缴纳失业保险  相似文献   

18.
朱健刚  赖伟军 《社会》2014,34(4):187-209
中国NGO的发展策略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5·12”汶川地震NGO联合救灾行动为例,着重探讨当前中国NGO联合行动的“不完全合作”问题。本文认为,不完全合作是NGO在面对内外部制度约束和组织限制条件下的主动策略性行动选择,具体策略机制表现为联合行动目标的自我约束、有限的组织参与和弹性的组织形式等三方面。NGO不完全合作策略的产生是由外部政治机会空间有限、组织关系网络的非正式性,以及组织合作意愿不完全等组织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形塑而成。本文还指出,在当前整体限制性的制度环境下,正是这种不完全合作策略使得NGO联合救灾在面对各种挑战的情况下成为可能,但也因为合作的不完全性,使得联合行动难以持续。NGO进一步的持续合作还需要新的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9.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信用缺失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命脉。从本质上讲,信用是外在强制内化为社会主体自觉的心理取向,是社会主体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和基本规范。它既反映了交易主体追求预定目标的道德诚意,也体现了交易主体履行承诺的能力。转型时期,中国之所以会出现社会信用体系的全面危机,除了社会制度变迁过于剧烈的原因以外,还有三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一是制度短缺条件下的信用机制转型所造成的真空与漏洞;二是激励结构的缺陷所造成的逆向激励;三是信用监控机制的弱化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建设信用社会的前提是建立起信用的政府、良性的产权制度以及法治的社会等宏观的基础性条件。  相似文献   

20.
陈柳钦 《创新》2013,7(1):54-59
19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爆发后,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节能机制在市场经济国家逐步发展起来。合同能源管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节能新机制、商业新模式。节能减排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相对于"控制、命令"型的政府主导的节能模式,运用市场化机制促进节能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具有其独特的资源配置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