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贻芳,蜚声海内外的女教育家。她倡导"教育救国",主张将"人格教育"贯穿于教育始终。她同时是卓越的政治活动家,是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代表。她中途隐退政治舞台,终身致力于教育事业。1979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妇女校友会"和平与智慧女神"奖。她当年打造的"金陵精神"及其事业,今天仍在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孙雁  王硕 《职业》2008,(7Z):4-6
她出生于教师"世家",做过高校教师,在教育软件公司从事过教学研究、产品设计,从大学讲师到企业员工、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从事业部副总到公司总经理,一路走来,她是中国教育软件业最早的项目管理实践者之一;如今她和她的团队不断探索职教新模式,将行业办学的理念引入到职业教育之中,依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学府,致力于在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建立一座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3.
孙雁  王硕 《职业》2008,(20)
她出生于教师"世家".做过高校教师.在教育软件公司从事过教学研究、产品设计.从大学讲师到企业员工、项8经理、部门经理.从事业部蓟总到公司总经理.一路走来.她是中国教育软件业最早的项目管理实践者之一;如今她和她的团队不断探索职教新模式,将行业办学的理念引入到职业教育之中.依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学府同,致力于在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建立一座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4.
徐炯权 《老人世界》2011,(12):20-22
她出身名门,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却选择了血雨腥风的革命道路;她为了革命而“潜伏”,机智地营救过周恩来、关向应等中共领导;她天生丽质,郭沫若、茅盾等都曾将她化身为作品的女主人公;她周旋于社会各界,与宋庆龄、何香凝、董必武、瞿秋白等国共高层都有直接的接触;她历经革命的激情、解放的自由,也饱尝斗争之磨难,跨越百年,至今健康地生活着。  相似文献   

5.
11岁时,她下肢瘫痪,后来自学完高中课程;22岁时,她通过英语本科17门课程自学考试;23岁时,她考上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26岁时,她开始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任教;2006年12月她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7年1月她被评为第六届"中国十大女杰"……面对诸多荣誉,侯晶晶更习惯将自己定位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她说:"人生似波浪起伏,有波峰波谷。无论处于何种境遇中,都应该尽量沉下心来做点事情,不要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6.
她认为,在人生的舞台上,孩子是自己剧目里的主角,只有他们自己才最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她被誉为"韩国首席妈妈",她将6个子女全部培养成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博士,毕业后,他们分别担任着名大学的教授、院长和美国白宫卫生部长助理等要职。奇迹的创造者全惠星女士,她独特的教育理念是:功夫在"学"外。  相似文献   

7.
林维兵 《老年人》2012,(3):30-32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不是教育家,然而她发表在天涯社区等网站上的教子心得,却多次被推荐为精品帖子,受到众多网友的追捧;她的儿子并非天才,她却运用独特的教育方法将儿子培养成了一个成绩优异、品德良好的阳光少年。她叫文妮子,网名"辣妈"。2011年,文妮子多年的教子心得《调皮孩子这样教——一位辣妈的10年教子手记》由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她传授的教子经验,很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怡然 《伴侣(A版)》2012,(9):18-20
正生亲不如养亲,小姑娘的选择只缘于她需要的快乐其实很简单:她喜欢带着弟妹,在空旷的田野里像蜻蜓一样自由自在地飞舞呼吸。这是个真实的现实版童话:13年前,亲生父母迫于生计无奈将她送养别人;13年后,飞黄腾达亿万身家的父母带着愧疚,给付了养父10万元抚养费将她带到大都市,享受公主般的生活,接受贵族式的教育,而在移民加拿大即将成功时,忧郁纠结的小女孩却选择了逃离亿万生母的怀抱。生亲不如养亲,小姑娘的选择只缘于她需要的快乐其实很简单:她喜欢带着弟妹,在空旷的田野里像蜻蜓一样自由自在地飞舞、呼吸。  相似文献   

9.
她是一位当代女强人,刚过不惑之年,身后已满载荣誉的光辉。“伊华——从绚丽多彩的T型台走到殡葬业,她的转身,一样华丽,壮士余纯顺纪念像的落成,艺术家阮玲玉纪念像的揭幕等等,她用公关的理念将对英雄烈士和人民艺术家的缅怀打造了一个别样的教育基地的品牌。”  相似文献   

10.
丁锐 《职业》2014,(19):72-73
“我是大学教育的受益者,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也都有机会上大学。”胡桂兰是从浙江省金华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考上大学的,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到母校执教,为的是将对母校的爱传递下去,她要改变现实中人们对“职校生没前途”的偏见,她在职教路上且行且探索,用爱心、耐心和智慧帮助很多学生圆了大学梦。  相似文献   

11.
骆潇 《职业》2014,(15):6-6
今年3月,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全国首家"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成立,由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增挂"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牌子。这个中心将承担哪些主要任务?而它的运行,又将给技工教育带来什么样的深远影响?带着这些疑问,本刊专访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主任辜东莲,请她详细解读这一课程研究中心成立前后的"玄机"。  相似文献   

12.
孙禹 《现代交际》2005,(10):45-45
“伯伯”,一种拖着洋腔的叫声让我转过身来,她已张开双臂一脸阳光地拥抱了我,同时,又用不太地道的中国话说道:“我知道您来了,就从奥斯汀大学开了3小时的车赶回来了。”这就是我的侄女曼波,她是我弟弟唯一的宝贝,3岁时就随父母来到了美国。我因为有机会经常到美国,眼看着她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小孩成长为今天这样一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我深知:这十几年的人生历程,固然让她完成了身体的发育成熟,但更重要的却是西方的文化和美国的教育将她打造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香蕉人”。当然,曼波回到家里,与从小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成长起来的父母必然有文化的冲突和思想的撞击,但双方也会有彼此的妥协让步乃至达成共识。本文谨将几个曼波成长中的小故事呈现给您,希望您能喜欢!  相似文献   

13.
蓝仁焕 《职业》2012,(15):40-41
升旗仪式上学生们的一些不严肃的表现,令笔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迫在眉睫。本文论述了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审美体验中真正理解这首亲切熟悉的国歌的伟大意义,并且因了解她而觉得她庄严,因为爱她而觉得她美丽,用国歌去点亮一颗颗淡漠的心,让国歌唱响技工教育德育教学的第一课。  相似文献   

14.
常沙娜,是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先生之女,她继承了父亲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一生致力于敦煌艺术的保护、研究与教育。她幼年时随父扎根敦煌临摹莫高窟壁画,赴美深造归国后,在恩师林徽因的指点下走入工艺美术设计领域,并将敦煌艺术渗透其中。  相似文献   

15.
晓雪  刷刷 《现代妇女》2005,(11):48-49
曾几何时,赏识教育风行一时。赏识教育主张尊重孩子,对孩子要多肯定、多鼓励,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激发其潜能,从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但赏识教育也并非万能。女儿祺祺的成长过程,也能从一个侧面证明这一点。从祺祺出生之日起,我们就对她进行赏识教育。她偶露微笑,我们就大加赞赏:“祺祺笑得真好看!”她刚牙牙学语,我们就不失时机地夸奖她:“祺祺真聪明!”甚至她发脾气耍性子的时候我们也不放过“赏识”的机会:“祺祺真有个性。”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女儿长成了一个活泼开朗、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可随着女儿慢慢长大,我们也渐渐发现了赏识教…  相似文献   

16.
正淡定妈妈小档案泠风,北京作家。作品曾多次获奖,并被收入高三语文教材。2014年4月,其亲子教育笔记《淡定的妈妈,出色的孩子》,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当孩子想放弃高考时,她通过潜移默化的观点渗透,促使孩子最终走进大学;当孩子沉迷于网游时,她巧妙将孩子的兴趣引导到设计网游上,成了孩子的终身职业;当发现孩子早恋时,她坦率告诫孩子在恋爱婚姻中的责任,使之能够妥善处理恋爱和学习的关系……正是淡定的心态,让她培养出一个内心强大、自信阳光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易妈妈给孩子提供了宽阔的跑道和自主的空间,孩子自由驰骋,最终赢得了光明的未来。她是一位令人羡慕的母亲,因为她的女儿是江苏省第一个考入美国哈佛大学的中学生。对于教子经验,她有话要说。她说:"孩子的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18.
陈宇玲 《职业》2011,(6):119-119
唐小玲是笔者所在学校导游28班的一名女学生。其父母是做生意的.平时很忙,没有太多时间与其进行沟通。父亲对她管教比较严厉,母亲却比较溺爱她。她还有一个弟弟,在学校表现较好,在家很受父母的喜欢。她个性较强,对师长的教育不愿接受,上课经常迟到,在教室的听课效率也不高,偶尔能交作业。为了能帮助教育该生,笔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祁永芳  李龙田 《职业》2009,(4X):4-6
多年前,她是个不拘一格的创业拓荒者;近几年,她是为职业教育发展奔走的人大代表。在她的学生眼里,她是个心系教育扶贫帮困的好老师;在当地领导眼里,她是个能用大实话说动贷款审批人员获得办学贷款的奇才。怀着"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全家脱贫"的梦想,她一路走来,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女强人。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2000,(4)
据《今日女报》报道 :湖南大学教授宁友荣今年5月3日被26岁的女儿徐梦菲杀死。调查发现 ,徐梦菲从小被父母溺爱 ,任性骄横 ,待业期间当过伴舞女郎 ,染上吸毒恶习。父母怕她继续堕落 ,将其关在家中学英语 ,学电脑 ,几个月足不出户。她嫌母亲唠叨 ,对立情绪越来越重 ,终趁母亲帮她洗头擦背之机 ,用一个旧锁头将母亲砸死。点评 :对女儿先是溺爱放纵 ,后是指责打骂 ,没有正确的教育和适时的沟通 ,是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大学教授惨遭女儿毒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