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素质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基和执教之本 ,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 ;师德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师专业化的需要。师德建设要提升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 ;要把握底线 ,坚持依法执教。师德建设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处理好知识与道德、基础与超越、奉献与发展、他律与自律的关系 ,把握师德形成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师德应是一名教师所具有的职业素养的综合表现,它体现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等方面。建立高校师德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做到三个结合:师德最低要求与师德最高理想教育相结合;解决师德问题与解决教师困难相结合;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与专业学术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推进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是一所高校的灵魂,直接决定着一所高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高等学校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加强自身修养,塑造理想人格,不断推进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教师人格的培养与师德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在分析教师理想人格实现途径的基础上,提出要以教师理想人格的培养作为教师人格与师德建设的终极目标,要以理想人格培养的途径来统领整个教师人格的培养与师德的建设,从而最终实现教师理想人格与师德建设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面对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带来的挑战,师德评价必须立足于现实,从全球视野来省思和认识道德教育和道德评价对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意义,自觉维护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挑战,师德评价必须用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教育和引导教师,继承优秀师德传统,弘扬现代教育伦理精神.师德之理想与现实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师德评价需要用美好的道德理想来引领道德现实,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教师德性水平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的师德建设包含丰富的内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师德建设显得更为迫切.分析了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几条标准,认为要加强师德建设,首先要提高教师对做"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对"师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采取适合当代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法,使师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良好关系,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引导学生形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8.
高校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师德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最低底线与最终目标、权利与义务、内部自律与外部强制的辩证关系。另外,要抓住领导干部的师德建设这个枢纽,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师德培训的长效机制,抓好典型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9.
师德,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独特的、以区别于其他公民的基本道德品质.教师首先是社会普通公民,其次才是从事教育这一特殊职业的公民.因此,对教师而言,首先要具备公民的基本道德,在此基础之上,必须具备并履行教师这一职业所特别要求的道德规范,而后者也正是教师区别于其他社会职业的要求之一.广义的师德,应该包括公民基本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两个层面,而狭义的师德则主要指后者,我们通常所言的师德,也主要是指后者.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是落实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提出"四有"好教师要求及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执行《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的现实任务.根据新时代高等学校师德建设要求,如何构建教师发展指向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发挥师德培育在教师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各高校亟待解决的课题.根据师德建设的内涵要求,建立教师发展指向的高校师德践行主体自觉形成机制、责任主体作用机制,应成为各高等学校师德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