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一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远见卓识地提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继而,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四个现代化,哪一个也离不开信息化”。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把推动信息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党和政府给我们图书馆‘请报工作者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指引。九届全国人大决定成立信息产业部,使信息产业化进入全面启动和实施阶段。有人认为,我国还是一个经济、文化、技术都欠发达的国家,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已不易,逞论追起世…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是继工业化之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新里程。它在20世纪下半叶悄然兴起,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启动“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行动计划,明确了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目标,即通过发展高等级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保持美国在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中的优越地位,使美国公民享用广泛的信息资源及信息服务;充分运用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创新成果,通过企业、劳动者、学术界、消费者和各级政府的相互配合,以实现美国更为广泛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该计划是美国为推进信息化而制订的中长期计划,以美国“政府报告”形式向美国国会正式提出。1994年3月,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由国际电讯联盟(ITU)主持召开的首届世界电讯发展会议上,美国副总统戈尔号召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建设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宏伟构想,  相似文献   

3.
最近,美国图谋“倒萨”。为此,它在舆论、政治、军事和经济上进行了充分准备,其目的既有反恐的需要,也有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考虑,但最终目的是强化其霸权地位。美国“倒萨”将对我国国家安全产生深远影响,近期这种影响是利弊兼有,但利大于弊;长远则将对我国经济安全、地缘安全,特别是领地完整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国家对信息化工作一直极为重视。1991年,江总书记就提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2000年,江泽民同志在世界计算机大会上阐述了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加快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2001年10月,吴邦国副总理在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亲自听取了黑龙江省斯达造纸有限公司的经验汇报,对“斯达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那么,到底什么是“斯达模式”呢?简单地说就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现代管理理念,改造管理传统产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5.
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而今正快步迈入高度信息化的知识经济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焦点。我国党和政府面对全球信息化浪潮,审时度势,作出了积极的反映,把推进信息化摆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将其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一、信息化及其特点“信息化”一词有各种各样的表述方法,综合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国民经济信息化;二是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三是国家信息化。虽然反映的层面不同,但它们都具有下列特点:1、传输高速宽带化。信息化的发展是以信息传输高速宽带化为条件的。近年来,信息…  相似文献   

6.
向阳 《天府新论》1999,(1):44-47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信息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和发展的基础。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把信息、能源、材料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三大战略资源。正是由于信息的发展,引起了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由工业、农业社会朝着信息社会转变。我国对信息的开发利用亦极为重视,党的十四、十五大报告中都作了重要论述,并列入了国家“九五”和2010年发展战略规划。因此,作为管理者,深刻地认识信息社会的特点,了解信息的作用,把握信息,用信息致富,用信息致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信息社会使管理者面临新的挑战信息时代瞬息万…  相似文献   

7.
今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深入剖析现代社会结构特别是我国社会结构及历史走向的基础上,对作为我国政治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性质、宗旨、地位和作用所作出的崭新定位,具有很强的理论前瞻性和实践性。“三个代表”之间内在的辩证关系亦充分体现了江泽民同志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深刻把握。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文化是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对经济和政治的发…  相似文献   

8.
网络谣言作为舆论的一种特殊形态,并非偶然性的虚假信息流瀑,而是社会架构更迭中结构性张力的聚合与呈现。在社会学视野下,我国转型期语境下的网络谣言蕴含着“结构张力—情境诱发”的生成机理:风险社会境遇中的网络谣言,充当着个别人满足脱域性团结需求、缓释焦虑情感的工具;信息交互不畅态势下的网络谣言,扮演着实现畸形化信息突围的社会公器;利益张力格局中的网络谣言,充当着释放消极社会心态的重要出口;网络意识形态紊乱情形下的网络谣言,本质是民粹思维驱动下的极端行为展演;“文化堕距”状态下的网络谣言,是由直观化经验主义惯习勾勒的日常思维图景。消减网络谣言负面效应、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需要从善治思维起步,搭建面向网络谣言的国家与社会治理桥梁,将国家、社会、个体间的张力结构串联为协作默契的有机系统。  相似文献   

9.
对信息化过程中若干关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据此,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了具体安排,强调信息化进程要有“显著提高”。由于信息化涉及社会、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崭新文明和知识的时代。邹家华同志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建设道路》一文中指出:“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果我们能够牢牢地把握信息化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就...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发展很不平衡。在建国后的前30年中,由于对国情认识不深,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了一个模式、一个要求和“一阵风”的作法,给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这是为人们所公认的经验教训。80年代以来,党中央拨乱反正,确立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国家在经济上逐步由公有制大一统的结构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结构。在政治、文化生活中,也开始由“一律化”向“百花齐放”发展,呈…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多则将有40年,少则也有10年历史。但迄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改革已经取得成功。人们不禁要问,建立传统的中央集权经济体制不过花了几年功夫,而改革这种体制却要付出几十年时间,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也很复杂,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是所有进行改革的国家在“国家经济职能和所有制改革”方面或则尚未取得重大突破和实质性进展,或则虽然也打破了传统体制的外壳,但并没真正赶走传统体制的“灵魂”。看来理清国家经济职能,进行所有制结构和形式的有效改革,是一个躲不掉也绕不开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国家状态”与“社会状态”孙国新国家是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今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日益社会化、国际化及*经济贸易的全球化,使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在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结构上,出现了不同主*体或共同主体的占有状况及多种成份的结构,随着这...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将与人治思想和人治行为彻底决裂并致力于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研究我国治国方略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新形势下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性,对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增强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一、深刻的历史教训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求建国方式的同时,也在不断探求治理国家的途径。依靠民主跳出“周期率”是毛泽东同志重要的治国思想。1945年7月,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参政会参…  相似文献   

15.
列宁曾经指出:国家问题“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的根本的问题”①,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有许多重要的发展。本文仅就他在国家职能和国家结构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发展略作论述,以求教于同仁。一、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国家权力也是一种经济力量②,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国家的职能是贯彻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实现其阶级统治的。但是,他们并不认…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有很大提升。但近年来也同时出现了一些“中国威胁论”等歪曲中国国家形象的言论。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应该迎接挑战,寻找对策,积极塑造国家形象。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国家形象的因素,提出了制定出台我国国家形象的国家战略、科学确定我国国家形象的基本定位、建立改善我国国家形象的调处机制、实施推进我国国家形象重点工程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一、引言:“没有数学家,怎能进行战斗?”传统国家的治理一般具有“粗放经营”的特点,理论上被认为是制度结构分殊化程度不足的结果,结构分殊化有限,反映了技术、统计和计算水平的低下。黄仁宇用“数目字管理”(1)的短缺来刻画传统中国国家能力的羸弱,即在量化上无法对国家的财政、军事、经济作出精细准确的评估和测算,“家底”不清就难有正确决策,“本账”模糊就容易被各层级中饱私囊,帝国徒有其大,又欲维持其大,就不得不实行低水平的简易式的治理。这种情况困扰着历代的统治者,束缚了国家的统治能力,  相似文献   

18.
市场化改革与国家管理的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化改革中的国家管理社会化,对我国的政治、社会发展进程将产生深刻影响。首先,国家管理社会化所促成的“政治领域”和“非政治领域”的分离,蕴含了调整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的政治意义。这一过程将对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发展的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其次,国家管理社会化最终形成社会对国家的有效制约,在国家管理与社会管理二元结构中把社会管理变成对行政权力的有力制衡物,使国家管理趋向法制化。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淳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代表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的高度概括。笔者认为:“法治国家”较之于“法制国家”,是对依法治国思想更深刻的表述。一、“法治国家”的提出,总结了我国新时期依法治国的经验教训法治国家的标志,不仅仅在于制定了多少法律,建立了如何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重要的在于对已制定的法律实施、贯彻得如何,整个社会执行法律、遵守法律的效果如何。有法必依,依法办事,违法必究,是法治的根本原则和要求。党的十一届…  相似文献   

20.
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而没有提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个概念。对此应如何理解,这里谈谈个人的认识。《决议》首先强调“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是非常正确和适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毋容置疑的。但就是对这样一个问题,近年来却出现了一些错误观点:有的同志看到我国生产力落后、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因而怀疑实行计划经济的必然性;有的同志只看过去计划工作中的缺点、失误,因而怀疑计划经济的优越性;有的同志甚而把资本主义国家标榜的“经济计划化”同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