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人才交流》2004,(3):45-45
国家外国专家局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每年引进的外国人才只有五六百人;上世纪90年代猛增到每年6万多人。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引进外国人才的规模已达每年24万人,若加上来自港澳台的各类人才,引进人才的总规模已接近45万人次。其中在制造业领域服务的境外人才数量最多,人数超过20万。外国人才的来源也已从当初的十几个国家发展到目前的80多个国家。20多年来,中国各行各业已累计聘请各类外国专业人才来华服务超过100万人次。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引智大国。 尽管如此,国家外专局局长万学远仍认为,中国在外国人才引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企业所需人才大致分为三类: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操作技能人才,他们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操作技能人员数量最为庞大。随着企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所需要的技能人才数量将会越来越多。据有关专家推测,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方面的发展与深入,国外企  相似文献   

3.
投资类人才落户门槛过高是各地来沪企业反映集中的问题之一,而投资类人才是企业的主心骨,也是引进内资的关键。有政协委员建议———近年,各地来沪投资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统计数据显示:各地来沪投资总量和增量与外商投资相比,已经实现"双超"。各地来沪企业对上海财政贡献也很大,约占上海总税收(去掉海关代征税)的1/5强。另外,各地来沪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大、数量多,对上海就业贡献明显。  相似文献   

4.
《国际人才交流》2005,(7):43-43
据悉,截止2004年底,在上海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才达到了5.4万人,占全国的1/3;“九五”以来,上海累计聘请各类海外专家25万人次,常驻上海工作、学习、商贸的境外人士达7万人左右。这些海外人才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引领上海科技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加大海外人才集聚的力度,进一步推进“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香港专才引进工程的实施,拓展境外培训渠道,提升境外培训质量,上海市不久前召开了上海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海外联络处主任工作会议。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冯国勤出席会议并发…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正在进入人才流动全球化的时代,而人才引进是全球人才流动的最高表现形式,它不仅推动着本国人才资源国际化的进程,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活力与国际竞争力。我国有计划、有组织的人才引进活动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后,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方针,人才引进工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30多年来,我国先后总共引进海外及境外人才数百万人次,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海外人才支撑。中国的人才引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走出了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引才之路,初步形成了"五个为主"的特  相似文献   

6.
汪斌 《人才开发》2005,(10):33-35
近几年来,我们在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帮助民营企业引进、培养、留住、用好人才,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创业机会,搭建干事舞台,净化发展空间,从而使民菅企业的人才数量迅速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环境不断优化,民菅经济迅速发展,规模速度、科技含量均呈现良好势头,增加值、上交税收占全市“半壁江山”。我们的主要作法:一、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服务的自觉性人才是民菅经济发展的重要之源,民菅经济靠人才生存、靠人才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服务,是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为民营企业引进、培养、留住、用好人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铁路施工企业人才流失数量逐年呈递增趋势,在人才流失人群中,初级职称人员是主体人群,约占总人才流失的78%。一、人才流失综合分析1.市场因素。铁路施工企业人才流失与施工行业市场趋势息息相关。自2006年至2010年"十一五"期间随着铁路客运专线的跨越式发展,铁路施工企业人才引进相对达到最高峰,此期间施工生产任务饱满,引进的人才队伍相对稳定.人才流失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的实力。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对于人才数量偏少、高端人才匮乏,难引进、留不住高层次人才的地区和单位,引进“飞鸽牌”人才不可少,培养“永久牌”人才更重要。  相似文献   

9.
国际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已成为我国一项方兴未艾的事业,而且各省、市、自治区又有所侧重。湖北省为来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创建了良好的执教平台,是我国引进外国文教专家工作开展得最好的省市区之一。浙江省是全国民营企业最蓬勃发展的省份,也是民营企业聘请外国专家、外籍人员最多的省份,如万向集团2003年聘用的境外人员达900人次之多;德力西集团生产的汽车零部件远销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引进国外人才、推动了该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广袤,物产丰富,是中央在西部大开发决策中重点扶持的省市区之一.中央有关部门在培养中青年人才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新疆首批乡镇党政干部于去年赴境外培训,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3月底.我们在北京专访了出席全国外国专家局局长工作会议的湖北省外国专家局局长骆新华、浙江省外国专家局局长黎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国专家局局长文学等三名代表。谈话中,他们对各自分管的工作如数家珍。看得出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在驱使着他们。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人才交流》2007,(5):51-51
上海市第二轮“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主要有3种对象:留学人员、外国专家和港澳台专才,目标是2年时间完成引进1万名高层次海外人才。自2005年12月1日实施以来,截至2007年2月28日,用了1年零3个月时间引进10324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其中留学人员5217名,外国专家4791名,港澳台专才316名,提前9个月完成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面临国际化人才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入世”的关键是人才“入世”。入世以后最大的挑战来自人才,最大的危机也来自人才。据统计,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超过600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约为3900万名,占人才总量的2/3。从绝对值来看,这个数字不能算少。但是,中国现有的人才结构很不合理,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十多十少”,即:1、初中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高级人才仅占专业人才总量的5.7%。2、高龄高级人才多,中青年高级人才少。50岁以上的高级人才占绝大多数,45岁以下的高级人才不足10%。中国高级人才面临严重的“老化”与“断层”。3、大城…  相似文献   

12.
《人才瞭望》2013,(6):57-58
近日,焦作市出台《焦作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办法》,对人才发展环境、人才创业平台、人才工作机制、人才引进的领域和范围、引进的待遇和资助、管理和服务、引进方式和程序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3.
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着力打造人才吸引力较强、聚留各类人才的区域性高地:1.实施零门槛的人才准人制度。除公务员外,人才引进取消对户口、学历、专业、职称、年龄的限制,一律实行准入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中国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进程中,国家环保总局在引进国外优秀环保人才,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环保技术方面成效卓著.据国家环保总局引智和外事部门介绍,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每年派出约500团组1 600人次出国执行合作与交流任务,正式邀请200多团组约1000人次来环保总局访问.另据该局主管引进国外智力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从境外来中国大陆工作的环保专家共1 315人.2004~2006年利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渠道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共批准引智项目15项.海外专家在环保领域,特别是在帮助解决技术、管理问题、培养中方人员、引进合作项目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大大促进了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通过了《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细则》,“青年千人计划”正式启动实施,计划分5年引进2000名左右优秀海外青年人才,每年引进400名左右。  相似文献   

16.
傅振兴强调说:“中国现在很重视人才引进,其实把人才引进来,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7.
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我国将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从2008年开始,我国加大了高层次海外人才的引进力度。近日,一份研究建议:要加快海外人才管理体制的创新,可设立海外人才开发和管理局。  相似文献   

18.
在引进人才模式上,重点应该定位在引进外国专家:首先是引进发达国家的高端人才,其次是吸引留学人才,第三是华侨,这是三结合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蓬莱市在人才引进工作中,不仅在引才方式上进行创新,追求数量上的突破,而且在引才质量上严格把关,有效降低引才成本。重点建立三项制度:  相似文献   

20.
《人才瞭望》2005,(4):110-111
据了解,2005年广州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153.48万人,其中高级技师和技师、高级工、中级工所占比重需达到7:40:53,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0万人:普通高等(含高职)在校生39万人:成人高校在校生21万人。但目前,广州技能型人才约为120.8万人,与实际需求相差32.68万人。而且,广外目前只有高级技师、技师3.98万人,高级工17.17万人,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