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我们要围绕推进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 1996年全省工交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决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突出工交工作重点,继续搞好国有企业改  相似文献   

2.
以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制度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动力。从制度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来看,制度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必须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同时要破解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本文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制度保证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 当前,我国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深,去年9月底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了未来15年我国经济的奋斗目标关键是: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式”转变必须以科学技术为载体,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然而,我国的科技成果的应用率很低,其  相似文献   

4.
<正> 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客观趋势,作出了“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5.
<正> 党中央提出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加快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两个根本转变既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6.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首先是在制定“九五”计划时提出来的。1995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实现“九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鉴于“十五”时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仍然缓慢的情况,“十一五”时期,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并为实现这一计划和目标确立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方针;第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性转变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从历史观的角度审视这一方针.能够使我们加深对它的理解,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自觉性。一、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对当代中国经济运行规律的自觉遵循唯物史观的一条根本原则.就是社会…  相似文献   

8.
<正>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大量新情况、新问题。电力企业加快实行公司化改组、商业化营运、法制化管理的步伐,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不仅要转变经济体制,而且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一场极其深刻的变革,它必然要触动人  相似文献   

9.
<正> 世纪之交,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正从温饱型迈向小康型;经济体制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城市化进程也正从低速向高速方面转化。  相似文献   

10.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首先是在制定“九五”计划时提出来的。1995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实现“九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96年通过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提出.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国民经济已经进入一个增长相对平稳和结构加速调整的时期,迫切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尽快实现从过去以解决短缺为目的,以数量扩张为主要内容、注重速度的粗放型增长,向重点解决产业结构失调、以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追求有效益的速度为主要特征的集约型增长的根本转变,即应追求以高科技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和突出重点是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的同时,进行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在持续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增长中出现了各种问题,需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原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表示,目前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上存在三大误区。去年11月5日,在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成立20周年研讨会上,林毅夫表示,第一个误区就是要将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个看法我认为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结果,不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从战后两大阵营的经济史实践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劳动力素质的普遍提高,二是广大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增加。在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基本国情条件下,建立马克思提出的劳动者个人所有与公共占有统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通过这种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形式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增长方式转变。而在宗法关系盛行的特殊国情条件下,通过这种公有制的社会化筹资形式,才能建立专业化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并用"五个坚持"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了明确部署。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历时十多年,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经济又经历了最新一轮的从高速扩张到收缩调整的波动,前几年经济超高速度的扩张,引起剧烈的经济震荡(通货膨胀、市场波动、结构失调)之后,不得不采取收缩调整的政策。在经过两年艰难的高事之后,全国工业已经走出谷底出现复苏,现在人们都在思考,如何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从“高速扩张--收缩调整”这个怪圈中走出来?我们认为根本办法是使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从速度型增长向效益型增长转变。  相似文献   

1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不仅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还包括: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注重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7.
<正> 企业管理是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双重属性的科学体系,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科学的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工作永恒的主题。要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必须改革企业管理,以资本运营为中心,重构企业管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正>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是我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世纪之交,国内外经济竟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的决定性影响愈为明显。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为迎接新一轮创业和以知识为标志的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经济的新挑战,实现经济产业结构与经济布局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体制转变并提,作为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和实现跨世纪奋个目标的关键环节是非常必要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社会生产的内容,经济体制是社会生产的形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转变;经济体制转变又对经济增长方式有着重大影响。两个转变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其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居于更实质的、基础性的地位。正因为如此,党中央针对我国4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从不同角度反复强调并多次重申。而这些思想在马克思《资本论》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因此.在新的…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以集约型为主转变是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之一,而我国在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后,中央适时提出要在继续搞好总量控制的同时,切买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上来。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究竟有何内在联系?本文对此做一分析:一、投入结构调整及其集约化效应一提起增加投入,人们往往将其与“粗放型”相提并论;因为许多人将粗放型与集约型视为两种非此即彼完全不能兼容的增长方式.从定义上讲,粗放型确是一种依靠要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的经济增长,而集约型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