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刑事证明标准在理论界存在争议。很多诉讼法学者希望能够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从人类语言表述的特点和刑事案件本身形态的多样性来看,可操作的刑事证明标准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另一种标准是存在的,通过规制裁判者的内心来达成内心确信,形成一种合理的标准机制。可以说,刑事证明标准最终的解决道路在于授予权力和监督权力的统一,即既在一个独立的审判程序之内授予心证者独立而自由的心证权力,又通过另一个独立的诉讼程序来监督心证者的裁判,同时,对有过错的心证裁判予以依法惩处。  相似文献   

2.
现行刑事证明标准在适用中存在着分歧,而且存在较多缺陷:标准过高,没有阶段性和层次性,容易产生漏罪漏犯;标准太笼统,易造成司法适用中的分歧、对立和不均衡。因此,必须坚持定罪标准与量刑标准分离的基本原则,并通过专门立法,从内心确信、排除合理怀疑等方面来完善我国刑事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3.
船舶碰撞诉讼证据采证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碰撞诉讼证据采证标准的确定是以心证规则主义为理论引导的。对心证规则主义理论的塑构是确定船舶碰撞诉讼证据采证标准的理论基石。具体到船舶碰撞诉讼证据采证行为,这种标准应该是更高要求的采证标准,这是由船舶碰撞诉讼活动自身的内在特点、规律和船舶碰撞诉讼中存在的调整船舶碰撞的法律、国际公约或航海惯例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证据标准是证明标准的客观面相和前置条件,其本质上属于"程序准入"机制,包括"程序控制"和"心证隔离"两层含义.证据标准数字化的核心功能是控权而非放权,旨在实现应用系统对于"证据规格"和"证据基数"的机器筛查与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须妥善解决权力偏向问题、认知偏误问题和司法心证"解模糊性"问题,重点包括:优化技术红利分配,...  相似文献   

5.
2015《民诉法解释》第109条确立了层次化的证明标准体系,但规定过于简陋,同时缺乏程序制度的适配,肇致司法实务适用“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出现适用标准分化、适用场域泛化和适用过程模糊化等问题。其成因在于立法规定不清、相关概念内涵不明以及对当事人程序保障不足。反思我国民事“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须从理论上重识其必要性与正当性,厘清刑民之分,进而在证明度上精确界定。藉此,修正图景应当从程序适用和程序救济两个维度展开。程序适用上既要发挥现有制度的应有功效,也要统一司法实务的认定方式,此外辅以法官须释明公开心证的要求以确保当事人的程序权益。程序救济上应当赋予当事人程序异议权、上诉权和申请再审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应松年 《21世纪》2013,(8):26-26
公正的司法,因其能够带来公众对法律普遍的内心确信,对司法裁判的尊重和服从,从而使守法变成自觉行动,使法治有了保障。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化解社会矛盾,离不开司法公正。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相当程度上都要依赖公正司法,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司法本身,也需通过公正裁判,  相似文献   

7.
法官心证公开是指法官对案件的争点、待证事实、证据材料、所涉法律问题等所形成的认识、评价和判断等心证,向当事人公开,让当事人对法官的心证有所了解.心证公开的主体只能是审理案件的审判人员,公开的内容既包括事实问题又有法律问题;法官的心证公开一般在程序进行中或者临辩论终结时进行,辩论终结后判决理由的公开也应属于法官的心证公开;法官进行心证公开时应坚持中立、适度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真正能让法官对司法鉴定意见产生内心确信的标准是其"合理性",即合乎事实、合乎理性、合乎规律与合乎逻辑。因此,"合理性"才是司法鉴定意见的实体审查标准,是司法鉴定意见最具价值的因素。以"合理性"为标准,有利于法官对鉴定意见进行准确认证、提高鉴定文书的质量、提升司法公信力。违背现有鉴定规范和技术标准的鉴定意见、明显违背经验法则的鉴定意见以及没有依据支撑的鉴定意见,都不符合"合理性"标准。应该完善司法鉴定标准立法,加强司法鉴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司法鉴定能力,规范鉴定意见审查认证过程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权,以此完善司法鉴定实体审查的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反垄断司法规制是反垄断研究中的新命题。通过对15份互联网垄断行为案件司法裁判文书的统计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互联网反垄断司法规制主要存在四大困境:互联网反垄断法律体系不健全、法院缺乏案件审判经验、原被告法律地位不对等以及互联网技术性问题难以应对。化解困境应完善互联网反垄断法律法规体系,弥补法律漏洞;强化审判组织建设,逐步提升司法审判队伍的专业素养;构建公平合理的举证责任制度,矫正诉辩格局的失衡;采用综合行为认定标准,化解技术性审判障碍。此外,互联网反垄断司法规制还需注意把握规制力度,防止司法能动过度,平衡司法规制与政策性保护以促进产业发展,结合豁免制度的适用以激励行业创新。  相似文献   

10.
案件事实认定是司法证明的主要任务,是正确适用法律进行裁判的前提条件。事实认定规范化和科学化是对案件事实进行准确认定的基础。事实认定者要遵循证据裁判原则的要求,在证据规则指引下对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进行审查判断。在司法证明的基础上,事实认定者运用经验法则进行逻辑推理,通过自由心证形成内心确信,完成案件事实的认定。作为证据裁判原则的例外,司法认知和推定也是案件事实认定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1.
自由心证是证据评价方面的原则 ,是现代法制文明的标志之一。新中国传统法学上为何排斥自由心证 ,当前中国是否有引入自由心证的必要 ,如果引入 ,如何构建适合中国的自由心证的法律体系 ,是笔者力图阐明的论题。  相似文献   

12.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表现为犯罪构成中主观要素与相应的客观要素之间的统一关系,由于主观超过要素无需存在对应的构成要件客观事实,因此,该理论的出现似乎打破了主客观相一致的定罪原则。主观超过要素对不同类型的目的犯的影响也有所差异,断绝的结果犯的犯罪目的在本质上属于直接故意中的意志因素,因而不存在主观超过要素。以犯罪实行行为数量为标准考察主观超过要素对短缩的二行为犯的影响,能为我国司法实践中相关罪界之间的区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自由心证与证据规则相结合,代表了当今世界各国证据制度发展的潮流,我国的证据制度应采自由心证与证据规则结合的证明模式。在证据证明力的判断上,应采自由心证原则,证据规则应以规范证据能力为主,例外场合可对证明力作出直接规定。我国应制定统一的证据规则,从而保障法官形成合理的和科学的心证。  相似文献   

14.
自由心证制度以证据的自由评价模式为核心,同时包括所有规制自由评价的规则和制度.两大法系近代证据制度都以证据的自由评价模式为核心,采用的都是自由心证制度,但是由于事实裁判者、诉讼机制、审理形式以及法律传统等诸方面的差异,两者在规制自由评价的措施上迥然有异,形成自由心证制度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5.
自由心证原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纳的证据规则,本文在对自由心证原则进行基本概念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法官自由心证的范围以及在心证客观化趋势下对自由心证的种种限制,并对在我国民事诉讼领域确立自由心证制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法官裁量权的必然性和标准,分析了法官裁量权在建设法治国家过程中的作用,指出法官理智而合理地行使裁量权,能够促进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能够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能够促进法治秩序的建立,最终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实现中国人的法治国理想。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民事诉讼的角度 ,分析了我国诉讼证据制度的缺陷 ,指出了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可能对司法公正带来的负面影响 ,并期待着通过立法、执法及司法监督等多种途径和手段 ,建立一种有法定规则的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18.
法律拟制、推定和推论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推定作为法律规则既具有刚性的一面,又具有柔性的一面.从法官的经验和自由评断证据角度看,推定规则的确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构成对法官自由心证的一定限制和局部侵蚀,但仍为法官的自由心证预留了适度的空间.推定规则、推定制度是在更高层面上表现为司法证明过程中案件事实查明的客观性要求和法官主...  相似文献   

19.
苑民丽  胡洋 《南都学坛》2011,31(3):89-94
立足于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在我国当前刑事司法适用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首先,在以"单一罪过"原则揭开复合罪过的面纱,指出异质罪过应当定不同罪名;其次,在牵连犯两罪刑罚幅度不分伯仲时,倡导以行为人犯罪目的为支配导向的定罪原则;复次,以"浮动客体"概念厘清诸如抢劫罪等犯罪的既未遂形态及其刑罚的合理选择;最后,强调了在现实的刑事司法实践中,证明标准不应是铁板一块,而应当具有纵向与横向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对刑事司法错误这一概念的认知和界定还较为模糊,其实,它是一个解释力和涵括力均很强的综合性范畴。司法错误与其他相关概念(包括冤假错案、误判、司法不公、程序失灵等)相比,不仅表述方式较为规范,语义内涵也较为适中。同时,司法错误还包容着程序性司法错误/实体性司法错误、错判无辜的司法错误/错放罪犯的司法错误、事实性司法错误/法律性司法错误、有过错的司法错误/无过错的司法错误等多元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