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既体现在专业化分工所致的相互剥离,又显现为差异化优势驱动的相互融合.尽管我国已是制造大国,但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仍不发达,而且中低端制造业去产能进程和智能化转型缓慢,成为阻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向制造强国的突出短板.为此,需要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促使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有效嵌入制造业价值链,加大顶层设计和统计决策制度建设力度,推动形成生产性服务与生产制造协同发展的产业新生态.  相似文献   

2.
武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知识技术含量和深化制造业分工,有利于制造业企业涉足价值链的高端。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制造业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分析入手,探索了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在将武汉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上海、北京对比的基础上,得出了武汉制造业升级亟待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结论,最后提出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武汉制造业升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讨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及其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于河南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研究了河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状况。研究显示,河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程度不足,部分原因在于河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据此,就优化河南生产性服务业结构、提高对于制造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河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背景下,本研究利用福建省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结合融合均衡度、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率和影响力系数等指标,分析福建省制造业整体与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融合与互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处于非均衡融合形态,两大产业的融合主要表现为以制造业为主,向生产性服务业延伸渗透;生产性服务业依赖于制造业的发展,且与制造业联系紧密的主要是传统服务业部门。在此基础上,提出鼓励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发展,引导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部门的发展,以及提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政策建议,以促进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推动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对2014年福建省各地级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指数的测算表明,福建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呈现地区分布不均衡特征,除厦门外,多数地级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有待提升。经济新常态下,应通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创新产业协同集聚模式、推动制度创新、完善城镇功能、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途径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  相似文献   

6.
采用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改进的产业协同集聚指数对2011-2015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集聚情况及两者的协同集聚程度进行测算,旨在为福建省产业优化升级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福建省制造业的企业集聚程度高于生产性服务业,区域集聚程度反之,且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企业集聚程度和区域集聚程度最高的行业;泉州市、龙岩市分别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最具专业化优势的地区;福建省的产业协同集聚程度呈现"平缓-低速"的下降趋势,各设区市协同集聚程度差异明显且变化趋势各异,其中,协同集聚程度最高、最低的地市分别是厦门市与三明市,形成了沿海高值片区包围内陆低值中心的"OJ"双层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7.
8.
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联动问题,选取辽宁省阜新市为研究样本,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对阜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阜新制造业发展呈现低端繁荣态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产业联动平台是阜新产业互动发展的主要障碍。提出建立健全产业资源配置和整合机制、推动制造业业务流程重组、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机制和产业联动创新机制等实现阜新产业互动发展的建议,以期为阜新市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成为经济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依据两者的产业属性特征,从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4个方面,阐释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载体运行方式,以期为区域产业关联分析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工具。其中,资金关联通过资金渠道和金融创新来实现;人才关联表现为猎取、培训和转移3种方式;技术关联以交流平台、咨询服务和研发支持为主要表现形式;信息关联则借助信息交互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对接、数据交互处理和国家政策解读的关联功效。  相似文献   

11.
基于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199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发现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然后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和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到的结论是: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具有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在短期内前者对后者的正向影响较为显著,后者对前者作用并不明显; 而从长期水平来看,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互动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2、2007及2012年辽宁省投入产出表,就辽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问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发现辽宁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度高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关联度且生产性服务业及装备制造业与自身关联效应更强,应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中的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金融业,在“两化融合”的背景下重点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加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东北地区发展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具有发展装备制造业企监集群的条件,而要发挥东北三省的重工业结构优势,只有重点发展以国有大型企业为核心、众多中小企业配套的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才能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但却大而不强。受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制造水平的影响,装备制造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需求下降也导致行业增长速度放缓。在云服务环境下,应运用云计算这一新型服务模式实现装备制造企业内部组织和外部营销的服务化转型,进而促进和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作为制造业的重要中间投入,生产者服务进口和FDI提高了一国的专业化分工和生产率,从而促进了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文章根据中国制造业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与生产者服务业FDI相比,生产者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促进效应要更为明显,而且二者都更能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保险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专有权与特许权使用费进口最能促进制造业尤其是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通讯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进口可显著促进资本技术密集性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但对劳动密集性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没有显著影响;建筑服务和金融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东南沿海地区和东北地区中小型民营制造企业的调查,分析比较了两个地区中小型民营制造企业发展的差异,提出影响东北地区中小型民营制造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政策环境,技术型业主开拓市场与管理企业的素质,企业群与市场的关系,企业所在地区的文化氛围,企业目标与业主生活满足度的关系.在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物流业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致使制造业与物流业不能更好地联动发展的问题,通过对宏观角度的制造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物流连接和微观角度的制造企业供产销三方面物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机理,为实现制造业和物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及共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并简要提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8.
阐述构建东北区域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分析东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论述构建东北区域创新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