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1 毫秒
1.
皎然所提的“诗教”不同于儒家所谓“诗教”,而他是教人如何写诗之意。而他教人写诗亦并非为了参加科考,主要是借对诗美、诗境之体悟,以实现更好地证心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甘生统 《阴山学刊》2010,23(2):39-46
皎然所提的"诗教"不同于儒家所谓"诗教",而是教人如何写诗之意。这层意义在字里行间及编排体例上都有充分表现。他教人写诗并非是为了参加科考,主要是借对诗美、诗境之体悟,实现更好地证心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洪珉 《殷都学刊》2004,(3):109-110
睢正岷的诗集《海海 ,我的心》 ,是格调高雅的上乘之作。人们称赞他为当今的诗坛吹来一股清新的风 ,并非过誉。读他的诗 ,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诗中有画 ,诗中有歌 ,诗中有味的艺术特色。一、诗中有画1 .色彩说其诗中有画 ,首先是因为他把写诗是当作画画一般来写的。在他的诗中 ,到处是色彩的斑斓 ,光与影的辉煌。在《从太行到呼伦贝尔》中 ,他描绘大地的翠绿 ,天空的湛蓝 ,草地青青 ,白云悠闲 ,朝霞是“赤橙黄绿 ,缕缕片片” ,落日则像地平线上泼洒的火焰 ,蒙古包像碧海中凝固的小船 ,碧海中白发苍苍的老琴师呢 ?却“用指尖拨痛了我的心弦”…  相似文献   

4.
(一) 张九龄的一生处在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顶峰阶段,但他的诗歌对自己所处的繁荣昌盛时代并没有热情的讴歌;他虽然也看到了统治集团中的严重弊病,但现存的二百多首诗,并没有深刻反映社会矛盾的名篇。作为一个文人,他似乎并不理会“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前贤教训,并不把写诗当作什么神圣的事业。他写作不少应制诗,那仅仅是身份职务的需要,他的其它类型的诗,也不是为写诗而写诗的产物,那是他在诗国氛围中一种极其自然的业余习惯的成果。正因此,他的诗大多既不矫情,也不雕琢,真实自然,是自己人生心灵历程的大体写照。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歌创作的整体窥见他个人形象的概貌,探讨包含在这个人形象中的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并找到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人的悲凄心歌──论徐志摩诗歌的“夸父精神”吕文君关于徐志摩的诗,研究者甚众。可惜的是,人们在说徐志摩是大诗人、徐志摩的诗是好诗时,除了褒扬其诗歌技巧的完美无缺外,其他的却很少提及。似乎徐志摩写诗只会玩弄技巧,俨然是一个十足的形式主义或唯美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就李白一生的兴趣而言,他的主要兴趣并不是在于写诗,而是在于从政,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一生都“托意在经济”(《赠长安崔少府》),“怀经济之才”(《为宋中丞自荐表》)。他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晚节渐于声律细”的杜甫不同,他对作诗其实是并不那么重视的,他把写诗只是作为一种从政的手段。李白之傲是世人尽知的,但他却极少吹嘘他自己的诗才,而在他的作品集中俯拾皆是的却是他对于自己的政治才能的吹嘘。他一再表白自己,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  相似文献   

7.
杨山是位值得研究的诗人。他写诗的高峰期不在青年,而在五十五岁以后。准确地说,是从新时期开始,他是诗龄愈高,诗情意浓,诗心愈炽。诗,是他的灵魂,是他的生命。他守卫着诗坛就如同忠诚的战士守卫着阵地。他在《致方敬》一诗中,称自己为“不撤退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对白居易的美学思想作了新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在李白、杜甫之后,白居易通过说诗、论诗、评诗和写诗表达了他对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鲜明地亮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美学主张。  相似文献   

9.
陈超 《社会科学论坛》2010,(22):204-206
指纹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写诗。在我的记忆里,他一出道即不乏才华,属于早慧型的诗人。80年代是“诗歌崇拜”的时代,这种早慧乃至“天才”诗人各地也出了不少。但是“昔日天才今何在”?大部分都风流云散了。可见,为诗之道,深且险矣,所谓的天才、灵感,只是约略出现在“发生学”阶段的事,要真正写出灵魂之诗,并创构属于自己的诗歌话语,必须持久付出更多的心血。  相似文献   

10.
读诗随笔     
写在前面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高尔基也说过:“真正的诗——往往是心的诗,往往是心的歌。”(《给薇·叶·加克尔——阿林斯》)而一个人的内心活动,他对客观环境与自身经历的反映,即他的思想感情,也就构成了一个小小的世界。诗,这种经过提纯而又形象化了的思想感情,就象一个窗口,可以通过它使人窥视诗人的内心世界。而这,是有趣的。这大概也是诗味的一种因素。 每个诗人都有一个内心的小世界,每首诗都是他要向别人打开的窗口。然而,“某一种人,一定只有过某一种人的思想和眼光,不能越出他的本阶级之外。”(鲁迅《南  相似文献   

11.
王蘧常先生现为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是本世纪的同龄人。他早年在唐文治先生门下治经、攻古史、精研先秦诸子,有著述多种行世。他工诗,与友人钱仲联(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并称“江南二仲”。书法尤为一时之翘楚,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王遽常先生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写诗写文,严正声讨敌伪的滔天罪行,热情颂扬为国牺牲的烈士,对抗战充满必胜的信心。本文是他对“孤岛”时期所作诗文的简略回顾。  相似文献   

12.
魏崇周 《中州学刊》2006,(6):189-191
张载的文学思想可分为三个时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分别提出“易简”、“诗验天心”和“置心平易”的核心主张。他通过对天德的体认,认为人的人格境界应是对天德的效仿和表现;他文学思想的追求就是通过人格境界而通向天德,“张横渠体”诗即是这种文学思想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3.
一、意象组接:诗性语言的活动 对于诗来说,意象是经过诗的显象语词外化并呈现给人们的。然而这种外化是如何进行的呢?换言之,意象怎样成为诗中的意象、语言怎样成为诗的语言的呢?作为诗的基本语言单位,单纯意象(实现了对象主体的内容、构成了具有审美意义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单位情景的图象的自主完形的意象。参见拙文《自主完形:一种新的诗歌意象分类模式》,载《社会科学研究》1989年第3期)在语词的外化表现上实际只是一连串相对独立的词或词组。譬如“风”、“雨”“离愁”“乡梦”,孤立地看,它们是无法被称为诗的语言、诗的意象的。它们只是构成组接的要件。诚如苏姗·朗格所说:“诗人创造的并不是一串连缀起来的词语,词语仅仅是他的材料,用这些材料他创造了诗歌的因素。这些因素则是他写诗时所调遣、所平衡、所招展、所强化或所营造的东西。”(《情感与形式》)应当说,语词是通过诗人按照诗性的法则与目标在  相似文献   

14.
原载《内蒙古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邹浩是宋代著述甚丰的作家。他的诗论体现了宋代诗文革新的基本主张和正确方向。他坚持儒家诗教的功利观,以此为出发点,在“道”和“文”的关系问题上,主张“文道统一”“以道为主”的观点。特别强调诗人的主观修养,认为这是写好诗文的“根本”所在。“心平气自和,妙与天地全”的诗人气质,决定了他的作品风格,诗  相似文献   

15.
章依萍在《黄仲则评传》的开篇说:“诗人的一生,其实只是一首诗;悲剧的诗人,他的一生只是一首悲剧的诗。”止水在《黄仲则诗选·前言》的开篇说:“他的一生,就像一篇用血和泪写成的长诗。”此喻甚为的当。黄仲则的一生就是一首诗,是一首充满了悲剧精神、饱含着悲剧意义的诗。诗组成了他的整个生命,代表了他的全部理想和终身事业,也可以说是他苦难人生的唯一寄托。他是一个那么纯粹的诗人,除了诗,他几乎一无所有。他一生贫病交加,早岁即已鬓若秋霜,并且始终都在困苦不堪的泥泞中绝望地挣扎,但他的心却永远在诗的广阔天空中翱翔…  相似文献   

16.
<正> 鲁迅并不以写诗见长(虽然他也写过新诗和旧诗),但却早就被称为伟大的诗人。这不仅是因为他具有思想家兼诗人的气质,而且也因为他的许多文学作品——不论是小说和散文,都饱含着诗的成分:诗的感情、诗的想象、诗的语言。对于这一点缺乏足够的认识,是无法深刻了解鲁迅的作品的。许广平说过:鲁迅的性格特点是:“对于有些人过于深恶痛绝,简直不愿同在一起呼吸,而对于有些人又期望太殷,不惜赴汤蹈火,一旦觉得不副所望,便悲哀起来了。”这正道出了鲁迅的喜怒哀乐具有较强烈的敏感而热情的诗人气质。自然,他的这种感情和气质  相似文献   

17.
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死水》是中国新诗史上继《女神》之后的又一座丰碑。他一生和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读诗,写诗,论诗,译诗,选诗;他擎着要“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的《红烛》登上中国现代文学的舞台,进而饱蘸自己生命的热血,燃亮了争民主、争自由的熊熊火炬,照亮了千百万人民——尤其是进步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前进道路。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值得中国人民引为骄傲的爱国主义诗人,长期以来,头上却戴着一顶资产阶  相似文献   

18.
<正> 作为小说家、戏剧家的老舍,这是尽人皆知的;但若说在现代诗人的行列中也应当有老舍的位置,恐怕不少人就感到生疏了。事实是,老舍不但小说、戏剧、小品文写得好、多,诗歌数量也不少,而且自成一格。老舍夫人胡絜青在给老舍编的一本旧体诗选中说:“老舍爱诗,也爱写诗”,“他写新诗,也写旧体诗”。老舍是中国新诗坛上一位优秀诗人! 老舍一生写了多少诗篇,目前还很难做出确切统计。他在一九三四年出过一本《老舍幽默诗文选》,收入讽刺诗十首;一九四二年出版过长诗《剑北篇》;再就是一九八○年胡絜  相似文献   

19.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接触到刘江的诗集《时间深处的爱》(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年8月)。当我开始读他的诗并进而细细品味时,不由产生了阵阵喜悦。他的诗不仅使人能懂、使人爱读、而且使人感觉到与诗人心灵的相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颇不容易的。说句不客气的话,在前几年的诗坛上,就我们所能见到的“诗”来说,能有多少可以让人看懂、使人爱读、使人不产生反感的呢?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的:“(近年来)诗差不多只成了写诗人小圈子里的事  相似文献   

20.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代“扬州八怪”三一。郑燮文艺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文学上,诗、词、散文都很擅长。传世近千首诗,清新流畅,洒脱通俗;近百首词,屈曲达心,沉着痛快;数十封家书,抒写自如,直达肺腑。书法上,他以“隶、楷、行三体相参。古秀独绝”(阮元:《淮海英灵集》)。自称“六分半书”。绘画上,他一生专画“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诗,诗中有画;他的画,画中有诗;他的字,一笔一画如竹竿兰叶。他作品的墨迹,诗、书、画三者融为有机的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