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秋 《求是学刊》2003,30(4):62-65
资产证券化作为 30多年来最重要的一种金融创新 ,因其构思精妙、功能独特而在金融市场中显示出巨大的发展优势。我国在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 ,能否引入这一创新 ,以及如何引入 ,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界定资产证券化的内涵着手 ,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 ,分析了我国引入资产证券化创新的客观必然性 ,然后结合我国实际 ,探讨了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几种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是近 30年来金融领域的重大创新之一。由于其具有创新的融资结构和高效的载体 ,满足了各类融资者和投资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从而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资本市场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资产证券化产生的动因是活化抵押贷款二级市场 ,随创新的深化 ,人们将其发展成为沟通传统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一个有效通道。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 ,现在已形成一种资本市场创新趋势。改革开放以来 ,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对资本一直有着旺盛的需求 ,因此 ,目前在我国推行证券化融资工具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3.
张东 《探求》2014,(2):113-118
林业融资难问题是制约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资产证券化是针对具有稳定现金流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的新型结构化融资技术,推出至今已被证明在盘活资产流动性以及融资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揭示了林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效用、内外部条件和供求基础,提出了我国林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方法和主要路径,论证了我国林业信贷与资产证券化具有较好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4.
论广义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体系 ,主要包括 :资产证券化的四大类业务———实体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证券资产证券化、现金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分析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资产重组原理、风险隔离原理、信用增级原理 ;资产证券化趋势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资产证券化是一项以资产的预期收益为基础进行融资的金融技术,该技术自诞生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如何构建调整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也同样倍受关注.本文就发达国家和地区资产证券化立法,尤其是允许资产自由转移、特殊目的机构设立运作的指导和监管、信息披露标准的调整等法律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现状和配套环境建设,提出了中国资产证券化立法基本框架和配套法律体系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违约造成资产池中包含这种金融债权或其证券化产品的衍生金融工具出现信用风险.而信用风险的累积源于资产证券化过程的风险传递机制.通过市价与决策的交互作用,标的资产与证券化产品之间相互传递风险与收益,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正是市价决策与市价变化的互动结果.因此,有必要对间接定价泛化过程中市价与决策的依赖关系施以必要的约束.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治是国家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配置的重大战略,但其所需资金数额巨大,仅靠财政资金难以为继,土地整治项目PPP运作资产证券化或许将成为解决融资这一关键问题的新途径.目前土地整治项目PPP运作有四种可能的模式,包括全域整治PPP模式、农用地整治+现代化农业产业经营PPP模式、农村建设用地整治PPP模式以及整村整治PPP模式,但都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不足.基于此,文章提出具有实现各方多赢可能性的新途径——土地整治项目PPP运作资产证券化,其具体运作过程中应注意谨慎使用于适当项目,理顺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关系,健全利益分配机制,识别与分配风险,引入中长期投资群体.  相似文献   

8.
日本企业融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 《日本学刊》2005,(3):121-129
近年来日本企业融资的显著特点是在保持银行的间接融资主体地位不变的同时,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扩大。在融资偏好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有所不同。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依旧不容乐观,但资产证券化等直接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又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资产证券化在国际上已从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为保险风险证券化、整体业务证券化等,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从证券化的消极经营向积极和主动的管理转变、证券化产品的衍生性和证券化风险的复杂性日益增强、证券化资产及市场主体的范围日益拓展.我国要结合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根据政府引导与市场化相结合、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在演进中形成了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及结构复杂的发展态势,并在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显示了风险积聚和释放的威力.运用马克思的经典经济学理论,阐释资产证券化的经济学本质是虚拟资本虚拟化.作为以信用为基础的虚拟资本的虚拟化过程和社会资本周转的加速机制,资产证券化并不是次贷危机的真正原因,但证券化本身所包含的风险不容忽视,必须通过适度监管,保障资产证券化在金融稳定框架内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住房抵押贷款是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内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四种定价模式,即静态现金流量报酬率法、静态利差法、总回报率情景分析法与期权调整利差法。四种定价方法各有利弊,因此,在对住房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定价时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定价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萧晨生 《探求》2001,(2):35-37,60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证券市场比较分析,说明了中国证券市场经过近20年发展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但与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证券市场相比,中国证券市场仍然存在市场容量和深度不够,上市公司和券商的实力不强,投资和避险工具缺乏,监督体系和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中国证券市场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资产运营和广义资产证券化的角度来考察 ,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体系包括 :一个核心原理———现金流分析 ,三个基本原理———资产重组原理、风险隔离原理和信用增级原理 ,从这个理论出发 ,选择资产证券化突破模式时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基础资产必须满足“资产重组原理”的要求 ;能为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示范效应和经验 ;在制度和环境方面只能是两个选择 ,一个是选择与现行制度和环境冲突最小的交易形式 ,一个是最有条件突破现有制度和环境约束的交易形式。依据这三个原则对现有的八大建议模式进行考察 ,可以得出中国开展资产证券化有两个突破模式 :“住房抵押贷款模式” +“准表外模式” ;“基础设施收费模式” +“离岸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东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体制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郁 《日本学刊》2007,(5):96-107
本文以日本东京为例,在回顾东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根据开发主体的类型分析各种轨道交通的开发模式,总结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体制的主要特点,探讨近年来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体制转变过程中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并从财政保证、开发模式与投融资体制、受益者负担制度等方面,总结日本的实践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制度缺失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以知识产权进行融资的活动,在实践中需要相关的制度支持和保障.知识产权证券化具有促进知识产权市场化与产业化的功能,也具有促进知识产权研究开发和融资的功能.我国目前缺乏有关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本法律制度,也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我国现有的制度对知识产权证券化形成制约,妨碍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实践.在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行主体的设立方面,受到我国公司制度的制约.在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证券发行与转让上,受到我国证券法律制度的制约.对于金融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证券化,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的有关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制定单行规则,时机成熟时再完善有关的基本制度.知识产权证券化同时也具有风险性,也要有防范风险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对环保投融资促进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环保投融资"作为"环保投资"来强调时,其涵义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事实上,环保产业的产生正是狭义的环保投资促使的,"环保产业的投资主体"是供给方,提供环保市场上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而"环保投资主体"是需求方,是环保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者,他们共同构成了环保市场.通过对近20年的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加大环保投资总量将会大大促进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市场容量是由环保投资总量决定的.也就是说,解决环保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就是完善和创新环保投融资机制.鉴于环保产业的特殊性,只有通过开发和利用那些具有政策强制性和利益导向性双重功能的筹集环保资金的措施和手段,才能真正扭转环保投资主要依靠政府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程遥  孙海彬 《学术交流》2006,(4):107-110
借鉴率先进行资本自由化和不动产证券化的美国、日本等国的经验,不动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有债券模式、基金模式、股权模式、信托模式。在我国,资本市场化和不动产证券化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提高投资者对不动产证券化的参与,采取尽快培养专门人才,放宽信托财产的投资标的,明确政府职责等措施,培育和完善不动产证券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主流观点认为,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的出现,有助于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然而美国次级债危机表明,金融创新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比人们想像的更为复杂。金融创新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是动态变化的,最初有利于金融稳定的金融创新,随着其发展完善,会影响甚至改变金融市场微观主体的行为动机,从而对金融稳定造成负面的影响。我们应当从美国的次级债危机中汲取教训,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注意采取措施抑制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微观主体行为的负面影响,不断变革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手段,进而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9.
产能过剩问题是微观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工业企业在原有产品结构下扩张规模并与需求结构产生错位是产能过剩问题的重要原因。工业企业创新和不同的创新模式不仅直接决定企业竞争力,而且对工业的发展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单纯通过城镇化对工业企业产能过剩的治理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有效地提高产能利用率,从根本上治理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但是,根本性创新会导致一定的失业问题而渐进式创新则需要较高的人力资本作为支持。因此,城镇化与创新在产能过剩的治理上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只有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辅之以新型城镇化道路逐步提高城镇劳动力人力资本,解决转型过程中的职工就业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持创新精神 ,突破由过去成功经验所形成的固有行为模式。应跳出固有的思维方式来审视市场 ,根据变化的市场不断改革成为企业发展障碍的战略目标、业务程序、企业内外部关系和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