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布依族是我国西南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中,布依族有3项入选国家名录,22项入选省级名录。在布依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笔者认为应注意充实薄弱环节、发挥聚集优势、注意人无我有原则等。  相似文献   

2.
布依族是我国西南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中,布依族有3项入选国家名录,22项入选省级名录。在布依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笔者认为应注意充实薄弱环节、发挥聚集优势、注意人无我有原则等。  相似文献   

3.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材料的组成部分,录像片在实际申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陈李济中药文化”项目为例,结合录像片拍摄具体准备工作,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文字向图像的转化,做出个案解读。针对有关制作要求,结合具体拍摄实践,本文还提出了拍摄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5.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基础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基础教育紧密结合,不仅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有助于基础教育焕发新活力。本文分析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点,着重阐述重庆市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基础教育的具体举措,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基础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法律规定的范畴.高校作为培养未来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如何发挥思政教育舞台作用,让非遗走进每个高校生的生活,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既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保护、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举措.本文以福建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探索以非遗为载体,创新高校社团活动新形式,繁荣高校校园文化,以期达到提升非遗保护意识,达到传承、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福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保护、发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福建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的契合性,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战略很有必要,这也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战略应从保护战略、应用战略、创新战略和人才战略四个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8.
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民俗学的学科追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是相通的,民俗学学科理论和实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民俗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场问题在于"基层社区"保护、"文化空间保护"和"民间社会保护"三方面.  相似文献   

9.
以居都仡佬语为例,阐明濒危语言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但不宜作为主体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濒危语言这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我们可以寻求其他更适宜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民间文艺为视角,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重点从民间文艺的特征、法律保护的合理性论证;当前司法实践困惑的本底原由等方面阐述,从而构建出民间文艺法律保护框架。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是"互联网+"时代传播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以安徽农业文化遗产为考察中心,通过清博指数官网查得,安徽农业文化遗产已开始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但传播中存在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参差不齐、缺专业化程度高的传播平台,农业文化遗产传播保护的内容不突出,传播形式和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究其原因,与安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不高、缺专业化的编辑制作运营人员有关.为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建议应建立以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为主题的专业化新媒体平台,提高新媒体平台编辑制作与运营水平.  相似文献   

12.
亳州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然而,近年来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从整体上看,主要存在缺乏整体有效的工作机制、投入资金不足、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等问题。而在具体开发过程中,有关部门也要注重规划、系统开发,进一步加大挖掘力度、创新开发模式,使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亳州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各民族的民间口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多民族文学史书写"两个场域共同的研究对象之一。目前两个场域所共同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全球化进程中口头文学的濒危与保护。通过考察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出现的口头文学"物质化"、"商业化"现象背后口头文学价值判断的某种误区,从两个场域的互动关系中,探讨与民族口头文学价值建构相关联的口头传统要素。由此反观"多民族文学史"书写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4.
在调查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借鉴相关分类标准对其进行汇总和梳理,并运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从资源价值、保护现状、旅游开发条件及潜力三个方面,筛选出16个指标,构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判断矩阵,得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思维方式与行为活动的整合体,其本质是非物质性的活态文化.并依附于人的存在而存在。通过高度人合性的过程,使得文化内蕴与文化表现形式有机融合并向外表达,共同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属性,并反映特定群体的文化生活特征与思维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衍生的物质产物和作品只是文化表现形式的载体,应区别于文化遗产本身。  相似文献   

16.
在非遗保护背景下,少数民族节日在不断发展变化。仫佬族依饭节作为仫佬族集体举行的酬谢、祈求神灵的祭祀仪式,在社会变迁下节日形式与内涵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以广西罗城仫佬族依饭节为考查对象,通过节日中政府主导、地方精英参与、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舞台展演、当地人演出互动、摄影与媒体的景观构建等多角度对节日进行建构与创造,使节日呈现舞台化、市场化,以此说明依饭节作为非遗成为区域文化产业被不断构建,是在现代化语境下被打造出来的地方文化品牌,是一种被发明的传统。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勾蓝瑶洗泥节为例,探讨非遗保护实践中社区参与能力培育的相关问题。由勾蓝瑶寨人民群众自主成立的表演合作社具有民间组织的雏形,且寨子中已有一批具有较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地方人士。从瑶寨目前情况来看,当地政府可以转变角色,为地方人民群众在非遗保护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笔者认为,地方人士在培育民间组织中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当地人民群众以“家族”为单位轮流参与非遗保护实践,地方政府积极构建洗泥节人才教育与培养机制。这是目前增强作为勾蓝瑶寨民间组织的表演合作社的活力、创新民间组织制度和吸引更多当地人民群众参与非遗保护实践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自21世纪始进入中文视野,2004年在辽宁地区重新引起社会重视,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诸多原因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消失。虽然保护和抢救的时机稍纵即逝,但是开发利用却可以长久地进行,其中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应注意民间文化遗产有形和无形的结合,开发和保护并重;整合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管理,同时合理引入旅游市场机制,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