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汞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辉 《阴山学刊》2006,20(1):35-37
本文讨论了汞在土壤、水、大气、生物环境中的含量、形态、迁移、富集、污染等环境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汞对人体健康的重大影响。汞在环境中的循环途径是非常复杂的,各种形态的汞由一种转化为另一种,而毒性最大的是甲基汞(CH3Hg+)。更为严重的是,汞可富集于土壤、沉积物、鱼类和其他各种野生动物,或通过挥发作用进入大气圈。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PAHs在我国环境中的分布情况以及环境因素对PAHs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得到中国部分地区大气、水、土壤PAHs的含量情况,发现环渤海西部地区大气污染严重,水系中长江、淮河流域污染严重,北方土壤污染高于南方,北京、天津土壤处于严重污染水平.PAHs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主要受煤矸石、有机质、温度、p H、离子强度以及颗粒物粒径六种理化性质的交互作用,煤矸石的堆放与周边环境PAHs含量分布呈正相关;有机质通过吸附对低环PAHs有着较高的富集性;温度影响PAHs的累积、迁移和降解过程,温度越低,PAHs含量越高;增加或减少p H值可以促进PAHs纵向迁移,在碱性条件下土壤PAHs的纵向迁移行为更加明显;离子强度的影响作用存在争议;颗粒物的粒度越细,对PAHs的吸附量越大,浓度影响颗粒物吸附能力,浓度增加,吸附能力降低,总吸附量增加.因此,了解中国多介质环境中PAHs的分布情况,可以为深入了解PAHs在我国的污染状况以及迁移转化行为做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现象学的语境中,《论语》中“君子”和“小人”的含义大致可以归为三类:第一,不同的生存地位:君子指位尊者(士大夫),小人指位卑者(平民);第二,不同的生存状态:君子指本真的生存状态,小人指非本真的生存状态;第三,不同的生存追求:君子指追求“道”的人,小人指追求“利”的人。而且,在现象学的语境中解释“君子”和“小人”,可以揭示出现代汉语中君子、小人含义的现成化、单一化趋势的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科尔沁沙地不同土地利用状态下表土粒度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粒度分布对土壤风蚀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研究不同土地类型下的表土粒度特征及可蚀性粒度状况,对于了解不同尺度上的土壤侵蚀、土壤利用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科尔沁沙地沙化地区的不同利用状态下的耕地、草地的粒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土地利用状态的土地类型间表土的粒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退化耕地、退化草原、围封草原等曾经受到过或正在受着人类强烈影响的土地类型其表土表现出明显的粗化现象,即表土易蚀粒径颗粒物含量的减少和难蚀粒径颗粒物的增多.说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叠加在土壤风蚀之上可以明显的加大土壤表层粒度分布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新学术》2007,(1)
虚静,东方哲学和审美的重要命题。《道德经》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道德经》第十六章);而释学的“禅”也是“静虑”的意思。古代艺术理论中的“虚静”说,实际上是道释思想的“虚静”说在美学上的衍进。以“虚静”说切入对宋人花鸟小品的深度剖析,或许可以理解古人对宁静状态的精神追求,从而深刻体验宋人花鸟小品中所蕴含的诗意性境界。  相似文献   

6.
以宿州桃园煤矿为例,借助现场采样及实验分析方法,研究了矿区土壤和玉米作物中Cu、Pb、Zn、Cr、Cd和Mn的污染状况,并对玉米作物的重金属富集能力及其食用健康风险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煤矿区土壤仅Cd存在个别样品超标,其余元素均能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玉米作物存在明显的Pb、Cd超标现象,其样品超标率分别达到89.29%和60.71%;6种重金属元素在玉米作物体内的富集能力依次为ZnCdCuPbMnCr,其中Zn的富集系数高达32.31%;通过摄食玉米暴露途径可对当地居民造成较高的健康风险,其中儿童的健康风险高于成年人,各重金属元素的风险危害商依次为PbZnCuCdMnCr。  相似文献   

7.
《尔雅》“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五个单元中收录了大量的动物专名.这些词语是人们把主观感觉到的客体形象思维类化,并借助语言外显的结果,因此我们在研究《尔雅》动物名词时,应该注意当时人们是如何将客观对象的物与主体意识中的感觉形象联系起来,并通过现存语言世界得以呈现.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尔雅》中动物名词,揭示隐含于其中的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直观具象思维模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屈原《天问》“厥萌在初”以下四句二问,训释颇存歧见。本文根据闻一多的训释认为,它们与紧接着的二问四句均质询羲、娲神话传说,故此八句四问,在《天问》内自成段落。“厥荫在初”是指羲、娲“诞出”葫芦。人,系植物所“生”,是许多民族肇始神话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末,学术界流行一种将高唐梦释为“白日梦”的观点,这是对弗洛伊德“白日梦”之说的误读和误用。并非白日做梦都是“白日梦”;梦与白日梦的区别在于是否处于睡眠状态,是否有视觉意象为主幻觉经历。以此辨之,楚先王“昼寝”而“梦见”神女是梦而非白日梦。古代文献中的“昼梦”是“昼寝而梦”或“昼寝,梦……”之省,因而将“昼梦”释为“白日梦”或将“白日梦”译作“昼梦”均属失当。古人对“昼寝”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而“昼梦”在古代精神文化现象中则具有特殊意义:它是异兆呈现的形式,是一种比夜梦更为神秘的心灵感应和神灵启示。高唐梦是楚国命运的象征意象,在绮丽的性梦背后隐藏着深邃的历史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10.
“虚静”是庄子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庄子看来,这是作为生命底蕴的气的一种本原状态。 每当庄子谈到“至人”、“圣人”、“神人”这些理想人格时,总在突出他们的特征:不待于物,不害于物,“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风破山,飘风振海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庄子在《齐物论》里讲到至人神妙之处时的描述。这主要是说妙极之体,体生命之道,处于一种气体本原状态.即虚静状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围城》与阿道斯·赫胥黎《滑稽圆舞曲》描绘了战争语境中陷入精神困境的中西知识分子群像。两部小说在空间书写上具有内在联系性,突出地表现在四组相互对应的空间意象上:伦敦穹顶模型与三闾大学、实验室与家宅、地下室与箱子、乡村与城市。这些空间意象折射出战时知识分子建构的乌托邦想象,关于社会的“圣化构想”或“悲观构想”,以及“疯狂症”或“失语症”。两部小说在叙事模式上都采用了圆形结构,与人物循环往复的挣扎状态互为呼应,与其间压抑、封闭的空间情境氛围相互契合。小说标题亦具有强烈的空间隐喻色彩,传递出中西小说家对战时知识分子“围困”处境和“滑稽”命运的共通体验与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上博楚竹书《鲁邦大旱》之“敚”,学者释为“说”,但考虑到解释的直接性及其“敚”祭的内涵等问题,似以径释为“敚”较妥。“敚”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对神灵的迫胁斥责;其二,对神灵的恭奉顺迎。两种做法相反相成,体现了春秋战国社会人们一种复杂的神灵观念。  相似文献   

13.
刘丽艳 《北方论丛》2003,(4):114-117
一般认为“们”作为表示多数的后缀可以附着在所有指人名词或代词的后面,但事实并非如此。通过对“们”使用范围的考察来对“们”的使用条件加以描述,可以解释和解决外国留学生对“们”的误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于茀 《北方论丛》2001,(5):46-48
郭店楚简1993年出土,经整理小组的勤奋工作于1998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各篇文字大致可以通读,不过尚有别未释文字,其中《缁衣》第六章未释之“ ”字,经重新隶定和考证,应认定了“弁”字。  相似文献   

15.
“二”当然也是一个只有两画的中国字,而不是那个由初等数学或者小代数中的“1+1”在规定体系中演释的逻辑结果。在这个封闭的规定体系中也有一个形状与“二”相似的只有两画的逻辑符号,我们叫它为“等号”,也就是“=”。虽然都是两画,但却反映出并决定了两个不同的哲学体系,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文化。据说在初等数学中,等号两边完全一样,以至等号两边可以互换,这是一种可以不加证明而任意采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及其美学文艺学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有活力学的与说理论体系。但是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它渐渐地显得困窘了。我们都还记得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美学热”的浪潮。在这股热浪中,与哲学的“异化热”相应的是美学的“人化(自然的人化与人的本质对象化)热”,随即影响到文艺学上的“人道主义热”,到1985—1986年以“文学的主体性”之争为尾声。当然作为其“间奏”有科学主义、心理主义、结构主义,1987年已有《太多的结构主义》(《文艺报》)问世,似乎都到了划上一个句号的时候。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况是,主体论的争论业已流产。心理主义的文艺学推行者以《大地与云霓》这样修辞手段来重复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阐释章太炎《齐物论释》中的语言哲学思想及其启发意义的基础上,从修辞哲学角度对庄子的“道不可言”这类悖论命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对中国现代客观论美学历史发展的研究中,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茅盾的美学思想。在茅盾的美学思想中,客观论美学的主要范畴和理论原则还处于一种素朴简略的状态,但是在基本倾向上却异常明确地、典型地表现出客观论美学的特征。茅盾对  相似文献   

19.
“迁移”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及其教育应用江林宋广文无庸讳言,本世纪后半叶教育界最流行的口号之一就是“为迁移而教。”这一方面源于教育心理学对这个“传统”问题的更进一步研究,更重要的恐怕是因为社会在知识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对人类“应对能力”的有效性设计。当今谁要...  相似文献   

20.
主体意识:介于个体与群体之间--中国新诗的两种人称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新诗两种人称(“我”和“我们”)的分析,考察新诗言说者的身份问题,以期描述新诗主体意识变换和迁移的情形,及其标识出的新诗两种诗学观念的抵牾。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我”与“我们”这对人称范畴,标划了新诗观念冲突的基本模式,能够对新诗历史上的某些诗学难题作出解释,尽管它并不能涵盖新诗本身的所有问题,尽管从人称的实际观察来说,不必过分拘泥于表面的“我”与“我们”在诗中指示的方向,因为情形常常是,有些“我”指向的是“我们”,有些“我们”所指的则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