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等理论的反思,必然引出"文明对话"的论题。从对现代化、西化、全球化概念的历史反思,提出"现代性中的传统问题"以及现代化的多元模式,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儒学是否有第三期发展前景"问题的认识;从"文明对话"、"文化中国",论证儒学创新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齐家治国、尊老敬长、“先天下忧”、创业兴邦、“终极关怀”是儒学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其核心便是对社会发展及人类自身的关心与爱护。面对当代社会的各种冲突与危机,可从儒学人文精神中获得诸多启示,并力求把“修身与教化”、“礼”、“富裕”、“民主政治”、“中庸”等应用于促进当代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使儒家人文精神得以继承、发扬,体现其应有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国家与人民的发展面临着复杂艰巨的内外双重困难的挑战。突破困局和坚持自我的前进道路上都需要源源不断的勇气、恒定不改的勇德。现实的勇力、勇气转化至抽象的勇心、勇志乃至勇德,“勇”的正面价值的发扬、负面作用的抑制,其中自有历史的路径与规律。周秦儒学诸子,特别是孔子、孟子、荀子,对勇与勇德问题都有专门论述,并将勇德精神高标为至德,区别出二分、三分类型各一种,两种四分类型以及其中蕴含的一种六分类型。周秦儒学对勇德问题初步的体系研究,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可资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4.
儒学产生于河洛 ,来源于礼乐文化。周公制礼作乐标志着中华儒学的产生。孔子继承和发扬周公思想创立了仁政礼治学说 ,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汉末郑玄使古今经文之争趋于统一。北宋程颢、程颐创立了儒、道、佛三学合一的洛学 ,南宋朱熹发展了二程学说铸就程朱理学 ,使中华儒学得以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庞大的内容体系中各个部分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在今天应采取科学的态度进行分析,决定取舍.  相似文献   

6.
文明对话与当代新儒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时代的新格局中,文明的背景和宗教的意义正在凸显,文化的全球性与地方性、现实性与根源性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消除隔阂需要理解,化解矛盾需要对话,文明之间的会通与对话已成为顺天应人的浩浩大势。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杜维明、刘述先,在与世界各大文明传统做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多儒学发展的新课题,拓展了儒学的论域以及走向国际学术舞台的空间,为新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现代新儒学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根本上是过于依附于传统,甚至讲道统。这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后果,包括:不能站在普遍的立场上思考;脱离时代,脱离现实,问题陈旧;方法论上缺乏新的开拓。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层的原因,主要是传统儒学存在的社会基础已经改变,而新儒学未能适应这一转变等。现代新儒学的上述不足,正是我们在哲学的创新上需要克服之处。哲学问题一般来说并不具有地域的性质。我们要善于学习中、西哲学史上的思维经验,面对时代,把握现象,发现问题。创新才是最好的传承传统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孔子所创立的以"和"文化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影响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海峡两岸同文同种、同宗同源,儒学已经成为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从分析儒家文化在闽台的发展和传承着手,指出儒学文化对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推动两岸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价值,故两岸同仁应大力弘扬儒学精华,为构建两岸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新加坡复兴与发展儒家伦理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概述了新加坡在复兴与发展儒家伦理过程的几个特点: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舆论宣传与制定相应社会政策的有机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推广教育有机结合;继承发展儒家伦理的精华与吸收西方文化的积极因素有机结合。这些有效的经验对于儒学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不无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就近期学者广泛探讨的儒学的定位、儒学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文章追溯儒学的思想历程和历史定位,认为探讨"何谓儒学",必须回到儒学之生活向度本身。儒学还原到本质就是生活。儒学的生活向度是儒家思想发生方式的哲学根源。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将和谐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可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保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创新对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均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是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正确认识和谐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内涵,把握和谐文化服务于科技创新的理念,对于发展社会经济、振兴中华民族,再创"中国奇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性这一历史境遇下,中国工业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典型代表的儒学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完成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是现代新儒家无法回避的时代重担,以中西文化对话关系为视野的现代新儒学只有避免西方现代化的通病,才能重建儒学现代形态的形上之学。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团文化包括社团内外的和谐,它能促进校园环境的和谐稳定,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弘扬和创造优秀的校园文化。因此,要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大力发展社团事业,弘扬社团文化,努力构建和谐社团文化。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P11-17)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和基本任务之一.政治文化,特别是主流政治文化作为政治文明的文化内涵与智力支持,是政治文明的灵魂和政治行为的中心导向,也是社会政治评价的基本标准.因此,政治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对于政治文明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需要构建一个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政治文化的价值指标体系,需要构建政治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高等教育的文化解读与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功能,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引领力量.但在现实形态上,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和谐发展在总体上还处于不自觉的状态,或者说还存在着某些影响社会和谐的消极因素.因此,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的人本化发展,进一步确立人本价值观,构建和谐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和谐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层次中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物质保障、政策支持和文化底蕴。高校应构筑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和谐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完善大学生科技运行机制,促进和谐校园制度文化发展,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丰富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内质,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清初 ,国家重新确立程朱理学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清初理学的重建并非仅仅是向旧的传统复归 ,而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相当积极意义的举措。它不仅填补了在思想和伦理领域出现的空白 ,而且弥合了民族之间思想意识的鸿沟 ,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和解与文化的融合 ,也使社会生产关系得到迅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当代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体制障碍与创新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存在诸多体制障碍,是造成农村文化落后的深层原因。农村文化体制创新,是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然出路,其路径主要有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创新农村文化宏观管理方式、改革农村文化微观管理体制和建立健全适应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19.
试论宁波创新文化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界定了区域创新文化的内涵,在对宁波创新文化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宁波创新文化环境构建的紧迫性,并就上述现状提出了构建宁波创新文化环境的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新本质上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科技活动,源生于工业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熊彼得问题"可以在后现代文化框架里批判和分析,但消解"熊彼得问题"则需要建立一种崭新的文化———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文化,并在两型文化中通过重建伦理规范、技术选择、创新评价和转变技术创新模式来完成技术创新活动的社会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